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清代官绘本《哈密幅宽大且为纸本彩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在历经时代嬗变和地域移转后,其流转路径渐已模糊。本文结合相关史实,借助藏目录等,还原了其辗转迁移过程。《哈密》应该为清代官员呈报政务而绘制的随折上奏材料,阅览后存于清内阁大库红本库,至清末为筹建京师图书馆而将其从清内阁大库转存入京师图书馆,迄至抗战时期被迫与北平图书馆珍藏一同南迁至南京,后于国共内战后期转入台湾,先存于台北中央图书馆,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

  • 标签: 新疆 《哈密图》 古地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 简介:禅,无论是临济、沩仰、云门、曹洞、法眼,抑或剑客、老婆、诗人,都属宗风的差异,而这宗风主要则体现在锻炼学人及悟后风光之上,其实,无论哪种宗风都必具备禅的基本面相:工夫锻炼与行脚勘验。以前者而言,打坐参禅是基本功课,宋时,更具体化为行法鲜明的法名——默照禅与看话禅,l默照传于曹洞,到了日本,更明白揭橥为“只管打l坐”,所以认为禅不打坐,

  • 标签: 参禅 基本面 默照禅 锻炼
  • 简介:600年前明代的陕西咸宁弥陀寺“西方极乐世界之”,经故宫专家们鉴定后认为,该拓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尺幅最大、年代最久的古代拓片。该主体为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三尊圣像周围放光,端坐在莲台之上;云气缥缈中,有亭台轩榭若隐若现。

  • 标签: 明代 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西方极乐世界图 拓片
  • 简介:岁朝图记载了古代春节的各种习俗,比如扫尘、祭祖、傩祭、立桃人、挂桃符、挂年画、贴门神、贴春联、爆竹等等,堪称古人春节习俗的形象再现,为研究古代历史、民俗、绘画提供了实证。一春节是中国传统中最隆重的节日,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了数千年之久,团圆、迎春和接福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绘画反映生活,生活中的民俗现象进入画家的视野是一种必然。古时就有一类专门描绘春节的绘画,被称为“岁朝”。“岁朝”即“一岁之始”。《汉书·五行志》云:“岁首、正月、朔日,是为三朝”,即农历的正月初一。

  • 标签: 习俗 扫尘 生活 民俗 绘画 桃符
  • 简介:习禅如练剑,“十年磨一剑”,既指悟前的工夫,也指悟后的保任含养,没注意到行者的气魄与严厉是寻常人谈禅的毛病,忽略悟前悟后的工夫锻炼,更是多数谈禅者常有的误区。

  • 标签: 罗聘 点心 拾得 寒山 工夫 行者
  • 简介:在早年流传至加拿大的平阳府某道观壁画中,绘有一位道尊造型的主要人物,该人物曾一度被海外学者识为老子。本文通过梳理老子及道教朝元图像和相关文献,认为该道尊不可能是老子,而应该是宋圣祖赵玄朗,同时指出平阳府壁画中的六御主神构制是宋代真宗朝遗留下来的六御朝元谱系的宝贵资料。

  • 标签: 道教 壁画 朝元图 老子
  • 简介:本文由对尤宁相关论文的翻译及编译者的分析综合而成,旨在探讨芬兰学派的尤宁博士关于马丁·路德"性观念"的神学研究。首先分析了他指出的路德生活之中世纪后期关于性与婚姻的四个特点之后,其次,全文着力分析了他的七个方面的论述,指出了路德"性观念"思想框架背后的这些神学要点对于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性观念与婚姻观的重要影响。第三,探讨了路德是否比他的先驱者们对性更加肯定。就路德研究的学术历史而言,尤宁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 标签: 芬兰学派的尤图宁 路德 婚姻 神学
  • 简介:聚焦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院的7幅清代绘画《天后圣迹》,对该的传承情况、基本内容、使用功能、艺术水平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等进行综合考察。指出荷兰藏《天后圣迹》的使用功能很可能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天后圣母事迹志》一样,作为皇室成员或高级官员的私人收藏与交流之用。并认为此当为京津一带的画师所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方的地域文化特色。

  • 标签: 天后圣迹图 妈祖 地域文化 阿姆斯特丹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雍和宫与嘉木扬·布丹大师(文章中,简称:老师)的关系,对社会和谐、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作用;体现雍和宫的历史地位及其一代高僧对'草原丝路'的贡献。

  • 标签: 雍和宫 嘉木扬·图布丹 蒙藏佛教
  • 简介:易只是主动找到记者希望发表作品的,这在10年记者经历里可以称为“家”的采访对象中还是第一位,因而在最初见面时还曾怀疑过他的动机,但当他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摆在记者面前时才发现,他是一位真正的画家——他的画来自于民族乡村山寨,笔下的少数民族朴实而生动,每一幅画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正是迷人的民族文化。“外省的报刊登了我的画,我想我们贵州的报纸也需要。”易只这样对记者说。

  • 标签: 易只 绘画艺术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 简介:2009年12月7日,我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新闻中心的焦瑾琦、张云飞等3人冒着-10℃的严寒,踏着冰天雪地,到了五台山车沟村西的公路北面,看到了一座八角二层幢式石塔。该塔塔座为束腰莲花座,边长0.65米,塔身通高4.3米。一层平面八边形,边长0.63米,八角石棱柱高1.95米,上为八角仰莲盖。二层也为八角石棱柱,上覆莲花宝盖,形制优美,

  • 标签: 五台山 曹洞宗 宗派 新闻中心 风景名胜 八角
  • 简介:据笔者多年调查,柳本尊化道十炼及其相关的造像,大足除宝顶山外,还有普圣庙、保家村和陈家岩石窟;毗邻安岳县东南50公里与大足界临的石羊场地区有毗卢洞、华严洞和山寺石窟三处,均无纪年镌记,虽然多认为是宋刻,但年代说法不一。此外周川其他石窟中尚未发现柳氏造像形迹,成都青白江弥牟地区亦论视无复遗迹,但清代《汉州志》还记有本尊出生事只言片语。过去学术界一般多认为中国汉地密教历经“会昌法难”走向衰落,乃渐至“绝响”。大足、安岳石刻造像表明,晚唐、五代年间四川柳本尊教异军突起,南宋赵智凤又创造性地把柳教弘扬光大,石窟造像中柳、赵二本尊均已居佛位。这就为研究中国密教史和佛教考古学提供了新资料,提出了新课题。笔者仅将近年来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组织勘查宝顶山石窟造像所得,以及多年来对大足、安岳柳本尊造像的调查所获,作一简报,就正于方家。

  • 标签: 柳本尊 摩岩造像 宝顶山石窟 石窟造像 左手 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