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GEP-NENs患者,深入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预后等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内镜切除治疗患者39例,其中8例加以外科手术实施辅助治疗,直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者78例,放弃手术治疗者1例。跟踪随访全部患者,较低疾病的类癌症状恢复比较理想,内镜切除术后复发者有1例;高级别的神经内分泌癌预后效果不理想,存在相对较高的复发率、转移率。结论:临床在对GEP-NENs 患者治疗过程中医外科手术为首选,部分情况给予内镜切除术,但是无论何种手术均要利用超声造影细致观察且充分评估后再实施。神经内分泌癌具有较高的复发及转移率,且预后极差,所以需要多学科综合分析后制定治疗计划。

  • 标签: 内镜切除术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胃肠肿瘤发病率高,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因疾病本身特性及手术等原因,患者围手术期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这将增加手术风险、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患者病死率,降低放化疗易感性及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围手术期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治疗,将有效改善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本文主要介绍胃肠肿瘤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筛查、评估、评价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把握、适应证选择、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进展。

  • 标签: 胃肠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监测在胃肠间质瘤(GIST)靶向治疗效果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和伴肝转移的GIST患者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病理组织学诊断为GIST;(3)术前影像学评估发现GIST侵犯周围器官或局部转移,估计难以达到R0切除、或肿瘤最大径>10 cm、或伴有肝转移、或预计手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而未行手术者;(4)首次接受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分。排除标准:(1)基因检测显示为PDGFRA基因18外显子的D842V突变;(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5倍正常值上限;(3)血清总胆红素>1.5倍正常值上限;(4)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或血小板计数<75×109/L,或血红蛋白<60 g/L;(5)肌酐>1倍正常值上限;(6)入组前12个月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7)妊娠或哺乳期女性;(8)患有其他严重的急慢性生理或精神问题,经研究者判断,认为不适合参加研究。剔除入组后不能耐受伊马替尼治疗方案、或有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按方案服药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时,使用定量聚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DOG-1表达量,并把DOG-1/β-肌动蛋白值>3×10-5作为GIST的CTC阳性界值。分析CTC阳性率、伊马替尼治疗效果(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CTC阳性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将治疗后1个月的"DOG-1降低量/DOG-1基础量"作为评估靶向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计68例GIST患者入组,39例为局部晚期GIST,29例GIST伴肝转移;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31~74(51.2±11.8)岁。全部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2个月后,有43例评估为部分缓解,11例为疾病稳定,无完全缓解病例,14例评估为疾病进展,伊马替尼有效率为79.4%(54/68)。伊马替尼治疗期间,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22.1%(15/68),其中3级粒细胞减少12例,4级药疹3例,均予以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68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的CTC阳性率分别为66.2%(45/68)、41.2%(28/68)和23.5%(16/68)。CTC阳性与肿瘤大小、是否有肝转移、核分裂象及危险程度分级有关(均P<0.05)。将靶向治疗有效组与靶向治疗无效组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有效组CTC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而无效组CTC阳性率却呈升高趋势。检测治疗后1个月的CTC改变趋势预测GIST靶向治疗效果的AUC=0.823(P<0.001),当治疗后1个月的DOG-1含量下降>57.5%时,可作为判断治疗有效的指标,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100%。结论检测外周血CTC可以评估GIST患者靶向治疗的效果,可以为进一步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循环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第5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更新,重新定义了G3。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G3(NET G3)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C)的鉴别诊断是重点也是难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最新版WHO和2020版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提出二者的鉴别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包括肿瘤的形态分化、增殖活性、基因改变及疾病进程。但即使有了以上鉴别诊断方法,在病理诊断工作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困境与挑战。在此进行简要阐述,共同探讨,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G3 神经内分泌癌
  • 简介:摘要胃肠肿瘤发病率高,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因疾病本身特性及手术等原因,患者围手术期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这将增加手术风险、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患者病死率,降低放化疗易感性及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围手术期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治疗,将有效改善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本文主要介绍胃肠肿瘤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筛查、评估、评价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把握、适应证选择、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进展。

  • 标签: 胃肠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2018年收取的120例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给予临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和个性化因人而异的合适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适宜的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是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出现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因人而异的适应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是相同的,可肿瘤的大小却不相同,因此,不能够只选择单一化的手术形式。

  • 标签: 手术治疗 胃肠肿瘤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简介:目的调查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及化疗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6例胃肠肿瘤患者进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调查,内容为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水平、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体得分为(71.50±16.08)分,仅132例(22%)患者得分指标大于80%。患者的营养状况、文化程度和医保力度等与其总体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合并慢性疾病、造口和转移隋况等与其总体自我效能呈负相关(P〈0.05),其中造口、合并慢性疾病、营养状况和年龄等是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最主要的预测因子。结论大部分胃肠肿瘤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仍处于中低水平,在设计和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重视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帮助患者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肠肿瘤 自我效能 护理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1~6月诊治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4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安宁照护。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6 w后,使用McGill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宁照护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在生理、心理、存在、社会支持四个范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照护能有效提升癌症末期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 标签: 安宁疗护 生存质量 恶性肿瘤
  • 简介:21世纪第一个10年即将过去.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研究获得了众多成果.单纯依靠“刀法纯熟”的“外科”医生演绎精美手术或“浴血奋战”就可以治疗肿瘤的崇高形象受到质疑。观念的更新对外科医生、尤其是普通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外科医生 胃肠肿瘤 诊治 世界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在本院诊治的胃肠道手术后患者96例,并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执行包括心理干预、早期活动的干预、术后体位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以及是否存在腹部膨隆、胀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肛门不排气等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呕吐、腹胀、肠梗阻等不良反应和食欲差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较快恢复胃肠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肠功能恢复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运动护理对胃肠恶性肿瘤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3月9日-2018年3月9日期间选择胃肠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59例,其中试验组患者为30例,采取早期运动护理,对照组患者29例,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等观察,同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病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理想,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病率10%,护理满意度96.6%,对照组分别为24.1%、65.5%,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恶性肿瘤手术预后中,对早期运动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其胃肠功能,在降低并发症发病率的同时,确保患者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

  • 标签: 早期运动护理 胃肠恶性肿瘤 手术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方式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后期胃肠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采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的48例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外科治疗结局等一般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行实时根治性手术,经1~2年的随访,38例治愈,占总病例的79.17%,10例患者病情反复,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占总病例的20.83%,死亡5例,所有死亡病例均为恶性肿瘤转移,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比较(χ2=2.5357,P=0.111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6例恶性肿瘤患者1年以上存活30例。结论采取手术治疗是当前治疗胃肠肿瘤的首选方法,治愈率较为理想,但因胃肠肿瘤患者缺乏明显的临床特征,致使术前确诊率较低,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首先对患者行良恶性肿瘤判别,再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此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对胃肠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2018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成采用腹腔镜术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方案的对照组,每组都是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率等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常规手术,在提升疗效的同时,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率,安全有效,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微创手术 胃肠道 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无论是疾病术语、诊断规范、治疗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概念入手对最新诊断技术做了评述,希望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诊断 消化系统
  • 简介:国内自从20世纪90年代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以来,胃肠肿瘤的微创手术已在最近十余年得到迅猛发展。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已成为腹腔镜消化系肿瘤手术中最成熟的手术方式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而对于胃癌,目前认为早期胃癌是行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且多数学者认为腹腔镜下行胃癌D2根治术在技术上亦是可行的。那么,随着技术上的不断成熟与进步,我国胃肠肿瘤的微创手术将如何谋求进一步发展,又将面临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和方向?这是值得微创胃肠肿瘤外科医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 标签: 肿瘤外科医师 微创手术 胃肠肿瘤 腹腔镜技术 早期胃癌 直肠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药联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常规应用雷莫司琼治疗,观察化疗后缓解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中药药源广泛,价格低康,针刺简便易行,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针药联合 肿瘤 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小型肿瘤的技术优势以及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胃肠道小型肿瘤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小型肿瘤的优势。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63.89%,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双镜联合应用于胃肠肿瘤小型的治疗,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好,无明显并发症,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 胃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胃肠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析其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对97例胃肠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对病人术前营养支持方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调查。结果69.07%(67/97)的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19.40%(13/67)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结论术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影响术后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左右手臂PICC置管对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304名右臂为优势臂的PICC患者分为两组,穿刺部位右臂为A组,共221例;穿刺部位左臂为B组,共83例。观察比较不同置管手臂对并发症发病率和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左右手臂PICC置管并发症发病率比较,经卡方检验,X2=0.40,P>0.05,显示无显著性差异;舒适度比较,经秩和检验,Z=-2.810,P(渐进显著性)=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舒适度较A组高。结论左右臂PICC置管各有利弊,护理操作不仅要考虑患者的临床需求,也应综合考虑患者生活习惯及舒适度,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 标签: PICC 不同手臂 并发症 舒适度 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