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8例2糖尿,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体重正常组(体重指数<25 kg/m2)、超重组(25 kg/m2≤体重指数<28 kg/m2)、肥胖组(体重指数≥28 kg/m2),测定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根据HbA1c是否大于7%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根据HOMA-IR和血尿酸水平采用四分位法再分为亚组(Q1~Q4),比较各亚组指标之间的差异。对血尿酸水平与血糖、HbA1c、血脂、胰岛素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组与肥胖组血尿酸、HOMA-IR、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甘油三酯、LDL-C、FINS水平逐渐上升(F=0.911~36.668,P均<0.05);HbA1c未达标组血尿酸、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高于HbA1c达标组(t=1.444、2.204、2.083,P均<0.05);从Q1组到Q4组,随着HOMA-IR的升高,血尿酸、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逐渐上升(F=2.867、29.625、30.398、17.134,P均<0.05)。从Q1组到Q4组,伴随血尿酸水平升高,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FINS水平上升(F=9.428、8.707、12.409、39.010,P均<0.05)。血尿酸水平与空腹血糖(r=0.186,P=0.008)、餐后血糖(r=0.234,P=0.009)、HbA1c(r=0.183,P=0.009)、甘油三酯(r=0.449,P<0.001)、FINS(r=0.259,P<0.001)、体重指数(r=0.239,P=0.001)、HOMA-IR(r=0.161,P=0.022)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甘油三酯(T=3.195,95% CI: 4.213~17.806,P<0.05)、体重指数(T=2.793,95% CI: 1.172~6.805,P<0.05)、HbA1c(T=2.320,95% CI: 0.693~8.542,P<0.05)是2糖尿发生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2糖尿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肥胖、糖脂代谢异常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尿酸 胰岛素抵抗 体重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本共识建议一般成人2糖尿(T2DM)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为<7.0%,并对其他情况下的HbA1c目标值作出推荐。此外,本共识建议将二甲双胍作为T2DM患者单药治疗的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AGI)或胰岛素促泌剂作为单药治疗的备选。进行联合治疗时,建议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或慢性肾脏疾病(CKD)进行分层。如患者合并ASCVD,建议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联合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如患者合并CKD,建议联合用药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有肾脏获益证据的SGLT2i,在患者不能使用SGLT2i时可选择有肾脏获益证据的GLP-1RA。如患者合并HF,建议在条件允许时选择SGLT2i。如患者不合并ASCVD、HF或CKD,可根据基线HbA1c水平、低血糖风险、体重、经济状况、药物可及性等因素选择联合的药物。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化血红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在筛查早期 2 糖尿中 健康体检 对准确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 2 糖尿筛查 160 例受检者与同一时间段在我院门诊进行 2 糖尿筛查 160 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门诊接受 2 糖尿筛查研究组对象为对照组,在体检中心接受 2 糖尿筛查研究对象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 2 糖尿检出率、无典型症状情况。 结果: 研究组受检者 2 糖尿检出率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研究组受检者无症状 2 糖尿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健康体检可在早期筛查出无症状 2 糖尿患者,可以降低漏诊率,提高 2 糖尿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健康体检 筛查早期 2 型糖尿病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起病年龄对成年1糖尿(T1DM)患者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1糖尿转化医学研究数据库中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组的成年T1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程超过1年,入组时年龄≥18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采用成人T1DM胰岛素抵抗估算模型计算葡萄糖处置率(eGDR)作为胰岛素抵抗程度的评价指标,分析起病年龄与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采用偏相关分析剔除糖尿病程影响后,分析起病年龄与HbA1c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1)共入选872例T1DM患者,其中508例(58.3%)为女性;受访时平均年龄(33±11)岁,平均起病年龄(27±12)岁,平均病程(8±6)年。(2)总体人群代谢控制情况:平均HbA1c(8.9±2.6)%,达标率(HbA1c<7%)23.8%(208例);平均BMI为(20.8±2.8)kg/m2,体重达标率(BMI 18.5~23.9 kg/m2)89.7%(782例);26.3%(61例)患者血脂紊乱(甘油三酯≥1.7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平均血压(116±15)/(73±9)mmHg(1 mm Hg=0.133 kPa),达标率(<130/85 mmHg)88.4%(691例);血糖、体重、血压和血脂四项均达标的比例仅26例(3.0%)。平均eGDR为8.84(6.84,10.79)mg·kg-1·min-1。(3)与成年人起病组相比,儿童及青少年期起病的成年T1DM患者平均HbA1c更高(F=4.863,P<0.05),胰岛素抵抗更严重(F=3.177,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儿童期起病的成年T1DM患者HbA1c达标率和血脂达标率更低(F=2.943、3.404,均P<0.05)。结论中国广东省成人T1DM患者中,起病年龄越早,代谢紊乱越明显,胰岛素抵抗越严重,需根据患者起病年龄的不同而制定个体化方案。

  • 标签: 糖尿病,1型 起病年龄 代谢控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估利拉鲁肽与达格列净对 新诊断 超重或肥胖 2 糖尿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及其与糖尿特异性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糖尿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对178例HbA1c>7%、年龄≥60岁的2糖尿进行调查。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相关性,并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的的老年2糖尿的健康信息素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13.14±3.24),与糖尿特异性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r=-0.34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健康信息素养与生理方面的生存质量相关(β=-0.230,P=0.034),与心理方面的生存质量相关(β=-0.351,P=0.001)。结论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2糖尿健康信息素养越好,其生理方面与心理方面的糖尿特异性生存质量越好,医护人员应重视健康信息素养对患者的实际意义,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 健康信息素养 血糖控制不良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 三位一体护理 干预在老年 2糖尿 中的应用。 方法 我们将 80 例老年 2 糖尿分为干预组和比照组分别为 40 例,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医院 - 社区 - 患者三位一体护理方法给予综合性干预, 8 个月后分别给这 2 组观察他的治疗情况。 结果 发现 2 组干预后他们的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都十分明显, 2 组相对照后都没有明显的差别; 2 组干预后生存质量都有了不同效果的改善,但干预组在改善程度和对治疗的影响上明显高于比照组。 结论 应用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 2 糖尿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诊治效率。

  • 标签: 三位一体 护理干预 老年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路径化健康宣教对2糖尿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7月在该院进行2糖尿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路径组,各50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路径组患者进行路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认知水平,并对其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其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其两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路径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干预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其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路径组患者FBG、P2hBG及HbA1c水平分别为(6.69±0.76)mmol/L、(8.45±1.11)mmol/L及(5.75±0.71)%,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2糖尿采取路径化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认知水平,且该健康宣教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对延缓患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路径护理 健康宣教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健康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对老年 2糖尿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84例老年 2糖尿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来自 2018年 1月至 12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42例)与对照组( 42例),分别应用社区护理和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90.5%)较之对照组( 71.4%)更高,治疗依从率( 92.9%)较之对照组( 71.4%)更高, FPG、 2hPG、 HbA1C水平较之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 92.9%)较之对照组( 69.0%)更高,统计学分析显示 P< 0.05。结论:对老年 2糖尿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健康知识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进而有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得到许多患者的认同,适宜在临床中借鉴推广。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社区护理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彩色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2糖尿颈动脉血管管壁弹性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2糖尿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20~74(46.6±9.3)岁;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观察组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A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B组)和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C组),依据下肢动脉有无斑块将C组分为下肢动脉斑块组(C1组)、下肢动脉无斑块组(C2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血糖及颈动脉IMT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4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5人、女39人,年龄20~74(44.3±12.0)岁。运用UFPWV采集脉搏波速度(PWV),计算颈动脉收缩早期PWV(PWV-BS)及收缩晚期PWV(PWV-ES),分析各项参数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A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9.51±1.25)m/s、(10.79±1.64)m/s,B组分别为(8.47±0.91)m/s、(9.81±1.05)m/s,C组分别为(7.97±0.77)m/s、(9.07±0.74)m/s,对照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6.10±1.00)m/s、(7.40±1.20)m/s,A组、B组、C组及对照组间颈动脉PWV-BS、PWV-ES测量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中,C1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7.83±0.85)m/s、(8.82±0.59)m/s,C2组分别为(8.14±0.64)m/s、(9.34±0.79)m/s, C1组PWV-ES显著高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1),而两组间PWV-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PWV技术可定量评价2糖尿颈动脉弹性变化,并可通过PWV-ES的改变评估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糖尿病,2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彩色脉搏波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互动式健康教育规范初诊老年2糖尿胰岛素注射的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8例初诊老年2糖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互动式健康教育规范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C)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2018年1-8月收治的T2DM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50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组(NC组)50例,比较两组之间O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水平。结果CAS组的OC水平显著低于NC组[CAS组为(11.86±4.46)ng/mL、NC组为(23.94±4.52)ng/mL,t=-9.640,P=0.001],LDL-C显著高于NC组[CAS组为(2.89±0.82)mmol/L、NC组为(2.55±1.16)mmol/L,t=2.03,P=0.049]。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年龄、LDL-C、HbA1c均呈显著正相关(r=0.285、0.190、0.173,P=0.000、0.020、0.035),与OC呈显著负相关(r=-0.603,P=0.000)。结论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OC密切相关,OC水平降低可能是T2DM患者CAS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骨钙素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LDL 胆固醇,HDL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利格列汀聯合胰岛素对2糖尿(T2DM)合并肾病患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T2DM合并早期糖尿病患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胰岛素强化+利格列汀),对照组48例(胰岛素强化)。两组患者均在降血糖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胶囊80 mg口服以降低尿蛋白,治疗1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24 h尿微量白蛋白(M-A1b)、胱抑素C(Cys-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体重指数(BMI)、胰岛素用量。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降低(P < 0.05);治疗组LDL-C、T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DL-C和TG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HOMA-IR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HOMA-β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升高,治疗组胰岛素用量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后两组CR、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M-A1b降低(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调节血脂,在糖尿病患中应用可协助降低尿蛋白。 

  • 标签:   [] 利格列汀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尿蛋白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