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骨骼肌作为最大的内分泌器官,通过营养和应激感受和肌源性细胞因子调节机体衰老进程和其他器官的功能。骨骼肌释放肌源性细胞因子和代谢产物,不但调节其他器官,如骨、脂肪组织、胰岛、肝及肌肉本身,导致许多老年病的发生;同时调节机体的代谢平衡和机体衰老及寿限。

  • 标签: 衰老进程 老年病 肌肉 肌源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调节 内分泌器官
  • 简介:本文为了检验人体失水降体重对肌肉力量及耐力的影响.对7位受试者进行了测试研究。测试包括失水前、失水后、补充水分后.人的体重、力量和耐力及血样等数据变化。结果表明,在失水使体重下降4%左右,3.5小时后,人体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 标签: 人体失水 肌肉力量 耐力 体重 失热量
  • 简介:摘要脑梗塞是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负担。脑梗塞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本文就避免脑梗塞患者肌肉萎缩的护理措施进行讨论。

  • 标签: 脑梗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臀部肌肉无痛注射新法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科臀部肌肉注射的200例患者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臀部肌肉注射法,观察组采用按压注射部位、快速进针、松弛局部肌肉、按压拔针的操作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臀部肌肉注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臀部肌肉注射 无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肉内粘液瘤的超声影像表现,研究超声影响的使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已经通过病理确诊为肌肉内黏液瘤的病人有关临床以及超声波检查后的有关影像资料。结果20例病人都是单发,病灶好发于人体的大腿肌肉(7/20),病灶不会突破肌肉的外模。通过超声影像可以发现病灶一般是不均匀低回声的表现,而且病灶的边界非常得清楚。病灶的特征主要为长轴的两端呈现“亮帽征”(18/20)和病变周边的“亮边征”(16/20)。结论肌肉内粘液瘤通过超声波拍摄影像,影像显示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超声影像能够发现肌肉组织中都是单发结节,并且可以发现结节的周围有“亮帽征”和“亮边征”特点就可以确诊为肌肉内粘液瘤。

  • 标签: 肌肉内粘液瘤 超声影像 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析在初产妇产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对其实施盆底肌肉锻炼配合会阴肌肉按摩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我院生产的初产妇,随机分2组,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实施会阴按摩;研究组盆底肌肉锻炼配合会阴肌肉按摩。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盆底肌功能、性功能)。结果:两组盆底肌功能比较,研究组更优(P<0.05);两组性功能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盆底肌肉锻炼配合会阴肌肉按摩予以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盆底肌肉锻炼 会阴肌肉按摩 初产妇产后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患者,男,62岁,于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屈曲,后跛行,且右上肢下臂、右下肢近端肌肉肿胀、硬、疼痛,入院前2日出现意识障碍,不认识家人,呕吐、二便失禁,伴头痛,发作呈间歇性,症状稍轻时,可认人,门诊以'意识障碍'收入我科.

  • 标签: 肌肉转移 脑膜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运动性疲劳一直是困扰提高运动成绩的一大难题,在训练中,愈是加大运动量、运动强度,就愈使运动员机体疲劳程度加深,就愈影响训练的质量。在消除疲劳的研究方面,虽说有不少方法可取,但是,疲劳仍然存在,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以。试想,倘若把训练的强

  • 标签: 训练设计 大运动量 运动成绩 运动员 肌肉收缩 运动强度
  • 简介:摘要软腭部肌肉在咽腔形态维持、软腭运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完整理解软腭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功能,对开展咽部手术至关重要。既往软腭部肌肉的精确解剖定位模糊,软腭部肌肉的神经支配存在争议,甚至矛盾重重,相关研究进展缓慢。随着咽腔手术范围的拓展,鼻咽、软腭、硬腭等手术的开展,了解该区域的解剖学进展具有广泛的临床需求。本文重点介绍了软腭部肌肉解剖结构、神经支配以及局部解剖决定咽腔形态的最新研究进展,而个体咽腔形态与其肌肉的骨性附着点密切相关。解剖学的深入认识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提高软腭部气道重建手术的成功率并保留最佳的软腭部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性肌肉萎缩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并伴有明显疼痛的可致上肢肌肉无力萎缩的周围神经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与感染、应激状态有关。其临床表现复杂,可累及臂丛的任何神经,以臂丛上中干、胸长神经和/或肩胛上神经最常见,臂丛下干少见。肌电图能帮助定位,神经影像可表现为神经增粗或沙漏样形态改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皮质类固醇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可能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综述 臂丛神经炎 神经性肌肉萎缩
  • 简介:摘要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是指由工作原因或工作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肌肉骨骼疾患,其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对于指导职业病防治,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各国纳入职业病名单的WMSDs种类及数量差别较大,对特定致病因素规定不一致。我们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WMSDs名单及特点,使用职业卫生领域的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10)对各国WMSDs名单进行标准化,为今后开展多国WMSDs职业卫生登记和疾病负担研究奠定基础,为我国修订职业病WMSDs名单提供参考。

  • 标签: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职业病 国际疾病统计分类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鼻腔鼻窦平滑肌肉瘤(LMS)的临床资料及CT、MRI图像特征。女4例、男2例,年龄范围8~74岁。3例鼻腔LMS均位于鼻腔中后部或后鼻孔区,病灶边缘光滑,膨胀性生长,向后突入鼻咽腔并堵塞对侧后鼻孔区。3例鼻窦LMS病灶中位于上颌窦1例、筛窦1例、后组鼻窦1例,均伴鼻外结构的侵犯。CT示鼻窦LMS骨质吸收破坏更显著。MRI T2WI示鼻腔LMS呈稍高或高信号,鼻窦LMS呈等信号,增强后鼻腔LMS较明显强化,鼻窦LMS显著强化。5例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为(0.91±0.25)×10-3 mm2/s。1例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鼻腔LMS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而鼻窦LMS易与其他恶性肿瘤混淆,确诊需依靠病理。

  • 标签: 鼻肿瘤 平滑肌肉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