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银锌霜联合糜蛋白治疗肢体混合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规定时间内本单位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烧伤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30例,分别于治疗后7、14、21天观察创面大体情况,14天统计创面坏死组织溶脱率,并统计2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X²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锌霜联合糜蛋白对混合度烧伤创面的治疗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方法合理有效,能为患者减轻病痛,简单经济,有效地缩短病程。

  • 标签: 烧伤 银锌霜 糜蛋白酶 伤口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以往研究证实,CREG是一种与M6P/IGFⅡR直接结合的溶酶体蛋白,并依赖于与M6P受体的相互作用有效转运至溶酶体。目的:分析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和M6P/IGFⅡR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及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双染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观察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和M6P/IGFⅡR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应用gain-of-function和loss-of-function模型,通过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方法,观察CREG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及细胞内定位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细胞免疫荧光双染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证实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和M6P/IGFⅡR有直接相互作用关系;应用gain-of-function和loss-of-function模型进一步证实,CREG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无影响,而影响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提示外源性CREG蛋白定位于溶酶体,且与溶酶体组织蛋白和M6P/IGFⅡR有相互作用关系,并影响M6P/IGFⅡR的细胞内定位。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ALP)、骨硬化蛋白(SOST)与骨代谢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OC)、β胶原蛋白(β-CTX)、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治疗,并检测比较在患者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1、6、12个月的各项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对观察组患者的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ALP、SOST、OC、β-CTX、PIN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各项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随着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ALP、SOST、OC、β-CTX、PINP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上升,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OC、β-CTX、PINP呈正相关性。结论血液透析患体内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均呈现异常降低,经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均有改善,且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OC、β-CTX、PINP呈正相关性。

  • 标签: 肾透析 碱性磷酸酶 骨硬化蛋白 骨钙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损伤早产儿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特异性烯醇化(NSE)水平变化及其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脑损伤早产儿120例和同期健康早产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出生后3 d和出生后7 d检测血清S100B、MBP和NSE水平,观察各指标水平变化,比较健康早产儿与脑损伤早产儿之间以及不同脑损伤严重程度早产儿之间血清S100B、MBP和NSE水平的差异,统计分析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血清S100B、MBP和NSE水平与脑损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出生后各时间点,脑损伤早产儿组血清S100B、MBP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早产儿组(t=8.458~24.963,均P<0.05);出生后各时间点,不同严重程度脑损伤早产儿之间血清S100B、MBP和NS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041~18.417,均P<0.05),重度脑损伤早产儿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脑损伤早产儿组和轻度脑损伤早产儿组,且中度脑损伤早产儿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脑损伤早产儿组(t=6.537~34.962,均P<0.05);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血清S100B、MBP和NSE水平均与脑损伤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性(r=0.817~0.883,均P<0.05)。结论早产儿血清中S100B、MBP和NSE水平与脑损伤的发生呈正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婴儿,早产 脑损伤 血清 钙结合蛋白 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早期诊断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低氧状态下乙酰肝素(heparanase,Hpa)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胰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IAPaCa-2细胞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的影响。方法以HpaAS—ODN预先阻断MIAPaCa-2细胞Hpa表达并低氧培养,观察MMP-2、MMP-9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明胶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的变化,观察阻断Hpa对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氧培养条件下,MIAPaCa-2细胞MMP-2mRNA及蛋白表达略有上调,但是与常氧条件下培养对比,在6、12和24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ASODN阻断Hpa后,MMP-2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低氧后6hMMP-9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升高,12h(P〈0.05)和24h(P〈0.01)更加明显。阻断Hpa表达后,MMP-9mRNA及蛋白表达在各时间段均有下降,而在24h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氧后12h和24h,活化型的MMP-2和MMP-9均显著增强,当Hpa表达被抑制后,于12h(P〈0.01)和24h(P〈0.01)活化型的MMP-9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而各时间内,活化型的MMP-2活性均不受HpaAS—ODN的影响(P〉0.05)。结论低氧可刺激MIAPaCa-2细胞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强活性。预先阻断Hpa表达在12h和24h可抑制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MMP-9的活性,而对MMP-2则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胰腺癌 乙酰肝素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寡核苷酸类 反义
  • 简介: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钙凋磷酸和钙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钙凋磷酸和钙蛋白活性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皮层钙凋磷酸和钙蛋白活性增加,洛伐他汀可降低皮层钙凋磷酸和钙蛋白活性。结论洛伐他汀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这两种的活性有关。

  • 标签: 洛伐他汀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钙凋磷酸酶 钙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ALP)、α-L-岩藻苷(AFU)和γ—谷氨酰转移(GG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联合检测83例原发性肝癌和50例健康人血清AFP、AFU、ALP和GGT,并分析水平差异。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LP、AFU和GGT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AFP、ALP、AFU和GG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碱性磷酸酶 &alpha -L-岩藻苷酶 &gamma -谷氨酰转移酶
  • 简介:摘要: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参与生命的所有过程,如遗传、发育、繁殖、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应激、思维和记忆等。蛋白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目前国民所接触到的仅是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变性蛋白质,至于用高新技术创造发明出来的高活性蛋白质了解者则甚少。

  • 标签: 蛋白质 高活性 弱碱性
  • 简介:摘要泛素-蛋白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是真核细胞内除自噬-溶酶体外的另一种蛋白质降解系统。UPS可以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减少因错误折叠蛋白堆积而导致的衰老疾病发生。UPS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和调节功能作用于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变形过程,在精子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另外,精子的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穿透、受精后精子线粒体的消除等重要生殖过程也与UPS紧密相关。本文就近年来UPS在精子发生和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不孕症关系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泛素化 精子发生 受精 不孕症
  • 简介:摘要蛋白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是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广泛表达于肠上皮细胞中。在结直肠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多种蛋白,可以激活肿瘤细胞或间质细胞中的PAR2,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的行为。在本综述中,作者关注于PAR2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调控的信号通路,对PAR2的作用机制展开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蛋白泛素化是生理条件下调控蛋白质稳定性和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E1/E2/E3连接和去泛素化蛋白泛素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而去泛素化则可能会诱导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发生。泛素特异性蛋白作为去泛素化家族中的主要成员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部分泛素特异性蛋白已经被用于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泛素特异性蛋白在肿瘤演进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期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多的研究参考。

  • 标签: 肿瘤 泛素化 综述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唾液胃蛋白及胆汁酸检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104例GERD患者为GERD组,再将其分为食管表现组、食管外表现组、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4个亚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43名,收集两组晨起及午餐后2 h唾液,用ELISA方法检测唾液中总胃蛋白(TPP)及总胆汁酸(TBA)浓度,比较其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唾液TPP、TBA检测的诊断效能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GERD组晨起唾液TPP,午餐后2 h唾液TPP、TBA浓度分别为27.1(9.7,50.3)μg/L、32.4(14.0,58.7)μg/L、(18.4±2.3)μ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7.0(5.1,9.1)μg/L、7.4(5.2,9.4)μg/L、(12.6±5.0)μmol/L](P<0.01)。两组晨起唾液TB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各亚组间的TPP、TBA浓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午餐后唾液TPP检测的诊断效能中等,当午餐后唾液TPP>41.33 μg/L时,其诊断GER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73.3%,而唾液TBA检测无明显诊断效能。结论唾液胃蛋白检测对诊断GER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唾液胆汁酸检测对GERD无明显诊断价值。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唾液 胃蛋白酶 胆汁酸
  • 简介:摘要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进展的一个重要病理过程,也是肝脏对自身损害的一种自我修复反应。肝脏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维持肝脏不向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进展的关键,减少ECM的合成或促进其降解是治疗肝纤维化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参与ECM降解的基质金属蛋白-2(MMP-2)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其逆转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逆转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离心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后丝氨酸蛋白(Omi)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n=6)、离心运动2大组(n=30),离心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一次性离心运动,分别于运动后即刻(E0组,n=6)、运动后12h(E12组,n=6)、运动后24h(E24组,n=6)、运动后48h(E48组,n=6)和运动后72h(E72组,n=6)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比目鱼肌待测;使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3(Caspase-3)的活性;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Omi、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蛋白表达和基因水平;Co-IP法检测XIAP和Omi的相互结合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离心运动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均明显升高;离心运动后Omi、XIAP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离心运动能明显增加XIAP和Omi的结合量。结论:离心运动能够激活骨骼肌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诱导Omi和XIAP的表达上调,促进XIAP与Omi相互结合,Omi可能在促使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介导作用。

  • 标签: 离心运动 骨骼肌 细胞凋亡 OMI XIA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羧联合地塞米松、糜蛋白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1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二组患儿均常规予抗感染、止咳、镇静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等综合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羧联合地塞米松、糜蛋白雾化吸入,比较二组患儿治疗后临床表现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咳嗽、气促、肺部湿罗音消失、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治疗组痊愈43例(93.4%),对照组痊愈33例(73.3%),二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7056,P=0.0096<0.01)。二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羧联合地塞米松、糜蛋白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有效。

  • 标签: 盐酸氨溴羧 地塞米松 糜蛋白酶 肺炎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鼓膜切开灌洗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效果.方法SOM患者120例140病耳,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耳,对照组患耳局麻,耳内镜直视下鼓膜在鼓膜紧张部前下或后下象限弧形切开鼓膜2~3mm,抽吸出积液;0.9%氯化钠溶液注入冲洗;观察组切开鼓膜后注入地塞米松针5mg和α-糜蛋白针30mg混合液进行冲洗.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时间9个月至3年,平均(13.34±4.56)个月.观察组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耳内镜直视下行鼓室镜鼓膜切开术,注入地塞米松针和α-糜蛋白针混合液进行冲洗,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内镜 鼓膜切开 地塞米松 Α-糜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