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乙酰肝素在脂肪肝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脂肪肝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造脂肪肝的模型,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乙酰肝素。结果在脂肪肝中,乙酰肝素的表达明显增强,且与甘油三酯的水平高低有关。结论氧化应激、缺氧诱导乙酰肝素的表达,且乙酰肝素参与脂肪肝的形成。

  • 标签: 乙酰肝素酶 脂肪肝 基因表达 甘油三酯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证实HPSE参与了心肺复苏后脑血管通透性改变,确定HPSE在HIE患者血管通透性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通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院内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12小时格拉斯哥(GCS)评分分3组。收集HPSE、颅内压等数据并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根据各组颅内压变化,明确脑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参与了心肺复苏后HIE的形成过程;2.证实HIE患者的HPSE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3.HIE的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成正向关系;4.HPSE参与了心肺复苏后脑血管通透性改变。结论:HPSE参与了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脑血管通透性参与。

  • 标签: 乙酰肝素酶,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
  • 简介:蛋白尿是众多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决定着对蛋白质的选择通透特性。肾小球基底膜中硫酸乙酰肝素在电荷屏障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乙酰肝素作为新近克隆出来的一种内切糖苷,与肿瘤的转移浸润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其通过选择性降解肾小球基底膜硫酸乙酰肝素侧链,也参与蛋白尿的发生。本文就其分子学特点、调控以及与蛋白尿性肾脏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乙酰肝素酶 蛋白尿 肾脏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人膀胱癌乙酰肝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Z.步法研究58例膀胱癌患者中乙酰肝素蛋白的表达水平,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为对照组。结果乙酰肝素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22例(37.9%),其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乙酰肝素蛋白的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癌患者发生和发展的预后参数。

  • 标签: 膀胱肿瘤 乙酰肝素酶 免疫组化
  • 简介: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同时又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疾病。早期诊断DN,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减少国家的医疗负担。目前尚缺乏更优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指标,

  • 标签: 乙酰肝素酶 糖尿病性肾病 蛋白尿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低氧状态下乙酰肝素(heparanase,Hpa)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胰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IAPaCa-2细胞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的影响。方法以HpaAS—ODN预先阻断MIAPaCa-2细胞Hpa表达并低氧培养,观察MMP-2、MMP-9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明胶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的变化,观察阻断Hpa对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氧培养条件下,MIAPaCa-2细胞MMP-2mRNA及蛋白表达略有上调,但是与常氧条件下培养对比,在6、12和24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ASODN阻断Hpa后,MMP-2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低氧后6hMMP-9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升高,12h(P〈0.05)和24h(P〈0.01)更加明显。阻断Hpa表达后,MMP-9mRNA及蛋白表达在各时间段均有下降,而在24h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氧后12h和24h,活化型的MMP-2和MMP-9均显著增强,当Hpa表达被抑制后,于12h(P〈0.01)和24h(P〈0.01)活化型的MMP-9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而各时间内,活化型的MMP-2活性均不受HpaAS—ODN的影响(P〉0.05)。结论低氧可刺激MIAPaCa-2细胞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强活性。预先阻断Hpa表达在12h和24h可抑制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MMP-9的活性,而对MMP-2则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胰腺癌 乙酰肝素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寡核苷酸类 反义
  • 简介:目的利用小鼠乙酰肝素pcDNA3.1(+)表达载体转染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a-F)和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a-P),研究其对小鼠肝癌细胞血道及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hpa质粒,以lipofectamine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其分别转至Hca-F、Hca-P细胞株.转染空载体的肝癌细胞作为对照.血道转移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30d后观察小鼠的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淋巴道转移实验:在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肿瘤细胞,30d后观察荷瘤鼠腋窝淋巴结或/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尾静脉注射转染有pcDNA3.1(+)-hpa质粒的高转移Hca-F和低转移Hca-P株,荷瘤小鼠的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分别为(37.5±2.63)个和(32.6±2.91)个,显著高于其各自空白对照组的(31.3±2.79)个和(14.2±2.38)个(P<0.05).皮下注射转染有pcDNA3.1(+)-hpa质粒的高转移Hca-F和低转移Hca-P株,荷瘤小鼠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3.3%和83.3%,显著高于各自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肝素基因过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血道及淋巴道转移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肝癌 乙酰肝素酶 血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Kiss—1和乙酰肝素(Hpa)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组,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用反转录-聚合链反应半定量分析Kiss-1和HpamRNA在研究组、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表达。结果研究组腺上皮细胞Kiss-1mRNA的表达在增殖期与分泌期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中增殖期腺上皮细胞Kiss—1mRNA的表达与分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腺上皮细胞HpamRNA的表达在增殖期与分泌期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中增殖期腺上皮细胞HparaRNA的表达与分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ss—1mRNA表达减弱和HpamRNA表达增强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侵袭过程有关,两者在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乙酰肝素酶 KISS-1
  • 简介: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enteropathy,PLE)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蛋白质从肠道丢失,特别是血浆蛋白经肠道黏膜向肠腔内异常大量排出,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类疾病[1].引起蛋白丢失性肠病的基础疾病包括各种炎症、肿瘤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等,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糖基化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矫正先天性心脏畸形的Fontan术[2]等,这些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sulfate,HS)从肠道上皮细胞膜基质侧特异性地丢失.本文就HS在PLE中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蛋白丢失性肠病 硫酸乙酰肝素 免疫性疾病 先天性糖基化病 FONTAN术 先天性心脏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对小儿心肌损伤情况。方法对32例氟乙酰胺中者进行血清心肌测定及心电图检查。结果中毒组心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同程度的氟乙酰胺中毒心肌升高程度有显著差异,增高的程度与中毒程度成正比。结合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电图异常者心肌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结论心肌含量增高为心肌损害的表现,心肌水平可作为心肌受损程度的判断。

  • 标签: 氟乙酰胺中毒 心肌酶 心肌损伤 心律失常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硫酸乙酯肝素疗法在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硫酸乙酰肝素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采用随机表数字法将30只糖尿病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15)采用皮下注射0.5ml硫酸乙酰肝素(0.3mg/L),对照组(n=15)则采取皮下注射0.5ml生理盐水,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创面炎症反应和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5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10天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增生;术后15天新生肉芽组织基本完成修复,而对照组创面仍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0和15天,实验组FGF和TGF-β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实验组KGF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而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调节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达到创面愈合。

  • 标签: 硫酸乙酰肝素 糖尿病大鼠 创面愈合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 简介:概述了乙酰辅酶A羧化(Acetyl-CoAcarboxylase,[EC6.4.1.2],ACC)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以及以ACC为作用靶标的抑制剂的发展状况.根据抑制剂在体内与体外的抑制数据,讨论了化合物物理性质与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ACC抑制剂主要有芳氧苯氧丙酸酯类、肟醚类环己二酮类、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其中肟醚类环己二酮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CC抑制剂已经有几十种商品化的产品.目前新发现的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类ACC抑制剂可能成为新的除草剂热点.

  • 标签: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抑制剂 研究进展 除草剂 芳氧苯氧丙酸酯
  • 简介:肝素(HPSE)是一种糖苷内切,能特异性水解位于细胞表面、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硫酸乙酰肝素肝素可促进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参与免疫监视、胚胎植入等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HPSE促进肿瘤转移的相关机制和肝素抑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过程。本文对HPSE促进肿瘤转移的相关机制和肝素抑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素酶 肿瘤转移 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肝素干预对脓毒症小鼠肾脏肝素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性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80只,采用CLP法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肝素组、脓毒症组、脓毒症肝素组。在造模后4h、24h两个时间点分别采集标本,每个时间点每组各10只。分别在各个时间点采血、摘取肾脏采集标本。利用ELISA的方法检验IL-1β、IL-6、IL-10和TNF-α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以及BUN和Cr浓度。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肝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4hCr,24hBUN、Cr出现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肝素干预后,脓毒症组小鼠4hCr,24hBUN、Cr均显著下降。脓毒症组小鼠4h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肝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素干预后脓毒症组小鼠4h肝素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5)。肝素干预组的肾脏病理损害明显较脓毒症组轻。结论:肝素能够抑制肾脏内的肝素的表达,这可能是肝素保护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肝素酶 肝素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背景】烟粉虱作为世界性的多食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对烟粉虱解毒和靶标活性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羧酸酯(CarE)、谷胱甘肽S-转移(GSTs)和乙酰胆碱酯(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5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6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被抑制;1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12、48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2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d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3、12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8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1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受到抑制。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GSTs活性的诱导存在剂量和时间效应,80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24和48h,GSTs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其余各处理在任何时段GSTs活性均被激活而高于对照。辣椒碱各浓度处理对烟粉虱体内AChE活性的诱导存在时间效应,各处理均在处理后48h对AChE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结论与意义】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的解毒CarE和GSTs、靶标AChE活性具有明显影响,且存在剂量或时间效应,这可为辣椒碱在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辣椒碱 烟粉虱 入侵昆虫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研究综述运动对于乙酰辅酶A羧化调控的研究进展。长期运动上调ACC磷酸化的水平,抑制脂肪在肝脏合成,促进脂代谢,进而治疗因运动不足引起的疾病。连续的高强度间歇运动更容易产生运动适应,上调ACC磷酸化水平。抗阻运动可上调控衰老机体ACC的磷酸化水平。力竭运动不能直接激活ACC,但可以在运动的急性恢复期激活ACC磷酸化。运动对于人体是全方面的影响,ACC也不是孤立的。关于在运动中ACC如何发挥协同作用调控脂代谢的研究甚少,具体的机制仍需要探索。关于长期运动对ACC的调控机制已经有大量研究,其他运动对于ACC的调控研究较少。

  • 标签: 不同运动方式 乙酰辅酶A羧化酶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组蛋白去乙酰抑制剂(HDACIs)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药物,它通过调节染色质和某些非组蛋白的乙酰化状态,调控基因的转录,并发挥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近期临床试验发现,HDACIs对某些类型肿瘤,尤其是血液恶性肿瘤有良好疗效。本文主要在血液恶性肿瘤的组蛋白去乙酰化及靶向去乙酰抑制剂治疗进展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血液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转移MYST2在胰腺癌细胞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及其对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54例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距离手术切缘>5 cm)。对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和BXPC3进行敲低处理(ASPC1敲低组和BXPC3敲低组),对CFPAC1和SW1990进行过表达处理(CFPAC1过表达组和SW1990过表达组),未经处理的为ASPC1、BXPC3、CFPAC1和SW1990空载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不同病理分化程度患者的胰腺癌细胞,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和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BXPC3、CFPAC1、SW1990,以及敲低组、过表达组和空载对照组的MYST2蛋白质水平。采用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比较敲低组、过表达组与空载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侵袭和集落形成能力。对54例患者的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MYST2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MYST2不同表达水平对诊断胰腺癌的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54例胰腺癌患者病理切片中,高分化13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15例,未分化2例,胰腺癌细胞MYST2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为3.12±1.67、2.87±1.59、2.12±1.03、1.08±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1, P<0.05)。4种胰腺癌细胞系ASPC1、BXPC3、CFPAC1、SW1990的MYST2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1.41±0.47、1.40±0.93、1.13±0.62、1.71±0.46比0.82±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5、1.577、1.319、1.832,P均<0.05)。BXPC3敲低组MYST2水平低于BXPC3空载对照组(0.39±0.12比0.75±0.34),ASPC1敲低组低于ASPC1空载对照组(0.43±0.22比0.82±0.48),CFPAC1过表达组高于CFPAC1空载对照组(1.38±0.45比0.82±0.37),SW1990过表达组高于SW1990空载对照组(1.34±0.65比0.51±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4、1.378、1.319、1.934,P均<0.05)。ASPC1敲低组细胞增殖较ASPC1空载对照组缓慢,80 h增殖峰值低于空载对照组(1.02±0.77比4.31±2.45);BXPC3敲低组细胞增殖较BXPC3空载对照组缓慢,80 h增殖峰值低于空载对照组(0.91±0.24比2.84±0.53);SW1990过表达组胰腺癌细胞增殖较SW1990空载对照组快,80 h增殖峰值高于空载对照组(3.10±0.67比1.04±0.17);CFPAC1过表达组胰腺癌细胞增殖较CFPAC1空载对照组快,80 h增殖峰值高于空载对照组( 5.45±1.13比1.01±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7、1.316、1.292、1.501,P均<0.05)。在迁移能力检测中,ASPC1敲低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少于ASPC1空载对照组(34.08±17.62比118.76±5.31),BXPC3敲低组少于BXPC3空载对照组(18.62±9.64比57.90±12.67);SW1990过表达组多于SW1990空载对照组(134.84±24.65比37.82±6.73),CFPAC1过表达组多于CFPAC1空载对照组(65.79±27.46比11.68±5.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75、1.322、1.437、1.219,P均<0.05)。在侵袭能力检测中,ASPC1敲低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少于ASPC1空载对照组(9.79±5.75比45.76±12.71),BXPC3敲低组少于BXPC3空载对照组(23.46±11.13比84.92±17.65),SW1990过表达组多于SW1990空载对照组(156.42±34.50比42.13±22.17),CFPAC1过表达组多于CFPAC1空载对照组(112.64±47.82比39.09±17.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4、1.635、1.423、1.119,P均<0.05)。在集落形成数量方面,ASPC1敲低组少于ASPC1空载对照组(13.15±6.42比86.79±35.17),BXPC3敲低组少于BXPC3空载对照组(14.93±9.30比52.93±15.76);SW1990过表达组多于SW1990空载对照组(129.10±57.31比62.42±37.43),CFPAC1过表达组多于CFPAC1空载对照组(157.98±66.45比74.35±34.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8、1.290、1.274、1.462,P均<0.05)。胰腺癌组织MYST2评分高于癌旁胰腺组织[(3.04±2.23)分比(1.32±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9,P<0.05)。当MYST免疫组织化学总评分为3分时,曲线下面积最大(0.888,95%可信区间0.827~0.948),约登指数为0.56。结论MYST2与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有关,其高表达可促进胰腺癌发展。

  • 标签: 胰腺肿瘤 组蛋白酰基转移酶 MYST2 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