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层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脑网络枢纽长程和短程功能连接强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strength,FCS)的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对30例SIV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normal controls,NC)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计算获得脑网络枢纽图和长程、短程FCS图。比较组间脑网络枢纽长程、短程FCS值的差异,并评估其与认知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两组受试者脑网络枢纽主要分布在楔叶、楔前叶、舌回、中扣带回、后扣带回、梭状回、距状裂周围皮层等区域。与NC组比较,SIVD组双侧颞上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的长程、短程FCS值以及右侧脑岛短程FCS值降低;右侧额上回长程、短程FCS值和右侧楔前叶长程FCS值升高(P均<0.05)。SIVD组右侧脑岛短程FCS值(r=0.390,P=0.044)和右侧颞上回长程FCS值(r=0.438,P=0.022)与认知功能评分相关。结论SIVD患者部分脑网络枢纽存在长程和短程FCS的异常改变,特别是在脑岛和颞上回,这可能有助于揭示SIVD发病的神经机制。

  • 标签: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强度 脑网络枢纽
  • 简介:近年来,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根除HP治疗已为大家公认,国内外学者主张应用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加二种抗生素的三联方案.疗程7~10天,其疗效与患者依从性及HP对抗菌素的耐药性有关。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HP根除率高(≥90%),副作用少,服药简单,病人依从性好,费用便宜的理想方案。据报道,HP对阿莫西林或呋喃唑酮极少耐药或不耐药,此二种药物联合兰索拉唑根除HP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本文现将1998.2~1999.5我院的研究结果作一总结.旨在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根除HP方案。

  • 标签: 治疗 三联方案 根除率 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阳性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短程胰岛素泵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的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结果,根据治疗方式建立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分别给予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和短程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治疗前组间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组间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而低血糖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患者,采用短程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短程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持续高血糖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62例鼻咽癌患者应用化疗泵配合PICC化疗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0、堵管率3.23%、脱管率3.23%、意外拔管率为0、满意度96.77%。对照组感染率9.68%、堵管率12.90%、脱管率9.68%、意外拔管率9.68%、满意度80.6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应用化疗泵配合PICC化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可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鼻咽癌 化疗泵 PICC化疗 循证护理
  • 简介:同期放化疗(CCRT)前的诱导化疗治疗不可切除头颈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对可切除的头颈癌患者.术后CCRT前的辅助化疗的效果仍不明确。该文旨在评价局部晚期头颈癌术后CCRT前的辅助化疗效果。

  • 标签: 晚期头颈癌 化疗效果 术后 化疗前 CCRT 同期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胃癌恶性腹水患者共56例,利用计算机随机将这5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静脉化疗和腹腔穿刺抽液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没有显著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5.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57.1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28.57%,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胃癌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腹腔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治疗 恶性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放化疗(NCRT)联合手术与新辅助化疗(NCT)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WanFang、VIP数据库,搜集NCRT与NCT联合手术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临床对照研究,包括食管鳞癌患者9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CRT对比NCT组,经手术治疗后无肿瘤细胞残存(R0)切除率更高(OR=2.14,95%CI为1.03~4.45,P=0.040)、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更高(OR=4.19,95%CI为1.71~10.28,P=0.00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1.37,95%CI为0.76~2.48,P=0.300)和围术期死亡风险(OR=1.28,95%CI为0.58~2.83,P=0.540)相近;NCRT组的食管鳞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更好(HR=0.77,95%CI为0.64~0.92,P=0.005)。结论NCRT联合手术对比NCT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食管鳞癌能够有更高的R0切除率、pCR率,并不会明显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和围术期死亡风险,且能够更加明显的改善食管鳞癌患者的远期生存。

  • 标签: 食管肿瘤/新辅助放化疗法 食管肿瘤/新辅助化疗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化疗专科护理对降低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肿瘤患者为对象,均实施化疗,随机分组,由两组组成,即参照组、研究组,护理模式分别是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均为4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专科护理 肿瘤 化疗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化疗后呕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化疗后出现呕吐症状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进行分组(20例/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将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护理后呕吐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为0~2天的患者有17例(85.00%),卧床时间为3~5天的患者有3例(15.00%),观察组患者呕吐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化疗后呕吐患者的卧床时间及改善呕吐症状。

  • 标签: 护理干预 化疗 呕吐
  • 简介:目的:探究术中动脉灌注化疗(intraoperationarteryinfusionchemotherapy,IAIC)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06年3月-2007年9月就诊于我科的91例年龄≤75岁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术中经瘤体的主要供血动脉及腹腔共给予5-氟尿嘧啶1000mg及丝裂霉素10m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后单纯行常规手术切除,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FAP方案(5-氟尿嘧啶600mg/m2d1、丝裂霉素30mg/m2d1、顺铂20mg/m2d1-5)化疗,总疗程4-6次。结果:实验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6%、76.09%、58.70%。3年局部复发率、腹腔转移率、肝脏转移率分别为26.09%、15.22%、21.74%。对照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60.47%、32.56%。3年局部复发率、腹腔转移率、肝脏转移率分别为46.51%、25.58%、18.60%。中位生存时间实验组为36个月,而对照组为27个月。两组间3年腹腔转移率差异较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动脉灌注联合腹腔灌注5-氟尿嘧啶及丝裂霉素,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同时降低局部复发率。并对腹腔转移率的降低可能有意义。

  • 标签: 动脉灌注化疗(IAIC) 腹腔灌注化疗 胃癌 5-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与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应用于Ⅲ期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取2015年11月23日至2016年5月26日82例Ⅲ期胃癌患者,以完全随机、平均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同步放化疗,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新辅助化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肿瘤切除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概率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数据为60.98%,P值小于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概率40.48%、肿瘤切除概率90.24%,相比对照组均更优,P值小于0.05;两组并发症对比价值不明显,P值大于0.05。结论Ⅲ期胃癌采取新辅助化疗与术后同步放化疗效果较佳,可提高应用有效性,延长患者生命。

  • 标签: Ⅲ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术后同步放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等系列化疗药敏或耐药的关系及可行性。方法采用MTT法分别进行体外药敏或耐药试验,检测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癌细胞和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对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结果除HCPT(羟基喜树碱)外,癌细胞对其它9种化疗药物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抑制率;癌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对前5个由高到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大致相同,癌细胞分别与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0.05)。结论对无法取得组织标本确定药敏结果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药敏或耐药试验的检测是可行的,并能为临床扩大优化个体治疗方案提供实用而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肝癌 化学治疗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Ⅲ期食管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与放化疗序贯疗法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Ⅲ期食管癌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TB组)和序贯疗放化疗组(XG组),每组各纳入患者70例,TB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方式进行治疗,XG组患采用放疗化疗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1年、3年生存率。结果①放化疗同步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放化疗序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6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过程中同步治疗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4.3%,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49.1%,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63.1%,序贯治疗组患者发生分别为51.4%、45.7%和64.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步治疗组患者1年为72.9%,3年生存率为51.4%,显著高于序贯组的48.6%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同步治疗食管癌与序贯治疗比较,具有同等的治疗有效率且能获得更好的1年、3年患者生存率,而并不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新辅助化疗(NC)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化疗疗效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开腹组行开腹手术治疗,NC组术前添加规范化NC,治疗后行开腹手术,各48例。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术中术后指标采用(±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C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端长度显著高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端长度(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NC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新辅助化疗联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能够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端长度,改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化学疗法,辅助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后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于同步放化疗后,给予巩固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8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9.76%、骨髓抑制发生率4.88%、1年生存率78.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躯体、精神、社会功能分别(23.40±1.20)分、(23.51±0.20)分、(22.18±0.72)分及(20.49±1.1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后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限,提升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联合化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方法:对64名进展期胃癌术后的局部晚期胃癌病人进行研究,并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有32名病人。其中对照组进行一个半月的化疗,研究组进行1个月的同期放化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和病人的总生存率以及无复发生存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对照组,1年、2年的总生存率以及无复发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胃癌术后 同期放化疗 单纯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