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临床分析

王德顺

王德顺

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湖南宜章4242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分析以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治疗后,经联合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的三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以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灌注;静脉化疗;胃肠道肿瘤;疗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我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目前,在我国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案,但是对于晚期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来说,这并不是根治肿瘤的理想疗法[2]。因此,针对晚期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且均为胃肠道患者78例,所有患者手术探查后不能行根治术。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47例和31例,患者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46.12±9.76)岁;病变类型:胃癌:34例,直肠癌:25例,结肠癌:19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单独静脉化疗的治疗方案。以患者的肿瘤大小为用药依据,第一天注射85mg/m2的奥沙利铂,第一、二天注射200mg/m2的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注射第一天,后续以5-氟尿嘧啶1200mg/m2化疗泵持续静脉给药46小时,14天重复2次化疗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6个周期。

试验组:以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基础,辅以腹腔灌注治疗。从留置的腹腔引流管中将利多卡因(5mL)、氟美松(5mL)和康莱特注射液(200mL)三种溶液混合,加热混合液后注入患者的腹腔内,致使药物的混合液充分接触患者的腹腔,患者应定时的改变体位。

1.3观察指标[3]

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有无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情况。以WHO实体瘤的评定标准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共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治疗后,经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在我国的肿瘤疾病中,以胃肠道肿瘤较为常见。在其发病的过程中,病灶面积会逐渐扩大,且发生转移,转移方向多以腹腔内的组织或是器官为主[4]。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其死亡率就位居恶性肿瘤排行榜的首位,是让医学界极为恐惧的“冷酷杀手”。近些年,虽然手术治疗提升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是疗效欠佳。其是因为胃肠静脉内的血液均以门静脉系统为回流重点,进而决定了肿瘤的转移方向,由腹腔向肝脏转移,最终加速了病情的发展。近些年,研究显示,我国胃癌患者的局部及腹腔复发率分别为16.7%~41.7%和42.5%~61.6%,且具有38.9%的肝转移率。因此,说明对患者进行后续的化疗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临床研究证实化疗对于肿瘤的腹腔内转移及复发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5]。

在传统的胃肠道肿瘤治疗中,均采用静脉化疗技术,此项技术不能提升腹腔内的药物浓度,无法杀死全部的癌细胞,进而限制了其临床疗效。但是,近些年新兴的腹腔灌注治疗弥补了静脉化疗的不足,其将药物混合液与腹腔内的病灶直接接触,提升了药物与癌细胞的接触机会,再通过热效应将癌细胞全部杀死。

在本研究中,经过一个疗程的分组治疗后,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治疗后,经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但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分析两组的三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发现,经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均说明腹腔灌注治疗有效地阻止了癌细胞向腹腔的转移,且提升了癌细胞的杀伤力。

综上所述,在晚期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以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三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正华.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在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7):54-64.

[2]刘渤娜,尤振宇,刘学飞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恶性肿瘤并腹水临床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3):31-38.

[3]曹汝耀,吕大鹏,李万岱.循环热灌注大剂量顺铂治疗胃肠道肿瘤腹水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56-57

[4]鞠振煜.周晓光.等.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J].药物与人.2015.2(2):88-89

[5]高丽珍,高峨嵋,白云飞,等.胃肠肿瘤根治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结合高频热疗序贯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比研究[J].肿瘤,2012,32(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