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效农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宿迁市委、市政府和宿豫区委、区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实施水稻生产"四改"工程三年攻坚计划的意见,"四改"工程的主要内容是籼稻改粳稻、旱田改水田、直播改移栽、手栽改机插。宿豫区力争三年攻坚计划如期完成,到2013年全区水稻机插秧达到90%左右,到"十二五"末全面普及水稻机插秧,主要采取政策扶持试点示范、典型引路集约经营、因势利导强力推进等措施,全面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水平。

  • 标签: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机插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发展 高效农业 政策扶持
  • 简介: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之一,水稻种植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而水稻种植效益的获取,受到水稻种植技术应用的直接影响。为避免因水稻种植技术滞后而限制种植效益的增大,亟需通过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以高效率高质量水稻种植来带领农民致富增收。本文从水稻叶龄栽培技术的优化分析入手,总结三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具体应用,结合相关措施,提出促进水稻经济效益提高。

  • 标签: 经济效益,水稻种植技术 三控技术 叶龄栽培技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水稻生产技术为出发点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合作社的重要策略,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改善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优化水稻生产结构,不断改进水稻生产技术,提高水稻生产力。由于中国是大米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提高大米生产技术尤为重要。通过各种创新的种植方法和对水稻种植和生产的科学管理,我们可以保证水稻的质量,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 标签: 水稻 栽培技术 种植效益 策略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壤肥力下降、肥料利用率低下、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病虫害防治不力等。因此,研究如何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收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水稻 种植 秧苗培育
  • 简介:本试验以壶瓶枣为试材,研究枣果树上和采后转红机理的异同,通过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变相关酶及变度的分析,探讨采后枣果果皮转红与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着色面积的增大,树上枣果果皮变度变化较小,而采后枣果变度显著增大。树上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与PPO活性均呈缓慢增大趋势,而采后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下降,PPO活性增加,采后枣果皮酚类物质与变度呈显著负相关(r壶瓶枣=-0.952**),采后枣果果皮PPO活性与变度呈显著正相关(r壶瓶枣=0.786*),表明采后枣果转红是酚类物质的氧化作用且PPO是变主要酶。

  • 标签: 枣果 转红 褐变 酚类物质
  • 简介:孔菌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略),应用此剂量在对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桦孔菌多糖能够增强小鼠体内的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功能,4d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悬液0.5ml

  • 标签: 免疫功能 功能影响 多糖小鼠
  • 简介:患者,女性,60岁,因“右髋部疼痛4年,加重1月”入院。四年前患者出现右髋部疼痛不适,间歇性发作,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口服治疗,症状能够缓解,1月前,髋部疼痛加重,步行50m后即无法继续行走,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右髋关节骨关节炎,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转入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X线检查提示右髋关节关节间隙较1月前相比几乎消失(图1~2)。患者既往有不规律的腰痛病史,未予特殊治疗。体格检查:脊柱平直,无明显压痛,弯腰受限明显,Schober试验2cm,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右侧髋关节活动受限,屈曲60°,伸直5°,外展20°,内收10°,Harris评分42分。

  • 标签: 褐黄病性关节病 文献总结 Schober试验 HARRIS评分 髋关节骨关节炎 对症治疗
  • 简介:三角指藻是一种含有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洋单胞藻。为了从细胞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采用反复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和匀浆法分别对三角指藻细胞进行破碎,并测定油脂提取率。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的最大细胞破碎率分别为91.5%,56.7%和81.2%;油脂提取率分别为18.1%,13%和13.4%。从操作的简捷性和经济效益来看,超声波破碎法优于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

  • 标签: 三角褐指藻 反复冻融法 超声波破碎法 匀浆法 油脂
  • 简介:本试验以壶瓶枣为试材,研究枣果树上和采后转红机理的异同,通过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变相关酶及变度的分析,探讨采后枣果果皮转红与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着色面积的增大,树上枣果果皮变度变化较小,而采后枣果变度显著增大。树上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与PPO活性均呈缓慢增大趋势,而采后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下降,PPO活性增加,采后枣果皮酚类物质与变度呈显著负相关(r壶瓶枣=-0.952.),采后枣果果皮PPO活性与变度呈显著正相关(r壶瓶枣=0.786*),表明采后枣果转红是酚类物质的氧化作用且PPO是变主要酶。

  • 标签: 枣果 转红 褐变 酚类物质
  • 简介:【背景】纹甘蔗象原产于菲律宾,严重危害椰子等棕榈科植物和甘蔗,目前该虫已传入我国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尚未在海南省发生。【方法】为尽早预防该虫传入,本文简要描述了纹甘蔗象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RA)方法,从国内分布情况、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该虫入侵海南的可能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纹甘蔗象在海南省的风险评估值R=2.08,属于高风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将其列入海南省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同时提出了该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和建议。【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可为尽早制定纹甘蔗象防范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褐纹甘蔗象 外来有害生物 入侵 海南省
  • 简介:为抑制板栗的变,本试验研究了pH值、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浓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比较了壳聚糖和传统试剂的防变效果,结果显示壳聚糖对板栗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褐变 板栗 壳聚糖 抑制剂 多酚氧化酶 螯合
  • 简介:摘要:新疆牛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牛肝片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新疆地区的牲畜中。本文通过对该疾病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通过宣传教育、环境管理和兽医干预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疆牛肝片吸虫病的发病率,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新疆 褐牛肝片吸虫病 发生原因 防治策略
  • 简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安全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奶牛乳房炎由于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了新疆牛的一种常发病,一旦发病对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会带来极大影响,也制约了新疆牛养殖规模的发展壮大。文章主要分析了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进而提出了预防牛乳房炎的措施,最后总结了治疗新疆牛乳房炎的常见方法,旨在为新疆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标签: 褐牛 乳房炎 预防措施 治疗
  • 简介:通过系统调查湘西州吉首市周边的柑桔粉类害虫,发现湘西州柑桔粉主要是黑刺粉,其次是柑桔粉,黑刺粉在湘西1年发生4代,存在世代重叠,柑桔粉主要发生在9月份和10月份,其它时间很少发生。黄板对黑刺粉和柑桔粉成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可作为监测和防治柑桔粉类害虫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柑桔粉虱 黑刺粉虱 发生规律 防治策略
  • 简介:【背景】沙巴拟刀角瓢虫和越南斧瓢虫是自东南亚地区引进的粉类害虫的优势捕食性天敌,然而其控制烟粉的有效性尚未明确。【方法】在室内研究了2种瓢虫幼虫捕食烟粉若虫时取食、爬行与休息等行为的时间分配,以及2种瓢虫幼虫和成虫在既定时间内对烟粉的取食时间和取食量。【结果】随着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大,其取食烟粉低龄和高龄若虫的时间和休息时间均逐渐减少,而爬行寻找猎物的时间逐渐增多。沙巴拟刀角瓢虫幼虫取食烟粉各虫态的时间显著长于越南斧瓢虫幼虫,取食量也显著大于后者;而沙巴拟刀角瓢虫成虫取食烟粉的时间长于越南斧瓢虫成虫,但取食量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与意义】2种瓢虫对烟粉都有较好的捕食作用,但其时间分配策略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田间烟粉的发生时期,选择合适的瓢虫进行释放。

  • 标签: 沙巴拟刀角瓢虫 越南斧瓢虫 烟粉虱 时间分配 捕食行为
  • 简介:采用mtDNACOI序列鉴定了新疆首府城市乌鲁木齐(东经86°40′-88°55′,北纬43°15′-44°20′)和位于该城市以东195km的烟粉暴发危害区吐鲁番市(东经88°05′-89°54′,北纬41°20′-43°35′)的烟粉生物型。通过对两地2008-2010年采集的11个样本群体(样本量均超过30头,每个样本群体检测10头以上)进行检测,结果表明,Q型烟粉已经传入新疆。2010年,由乌鲁木齐市花卉市场采集到的一品红种群HH-1与吐鲁番市温室采集到的辣椒种群LJ、番茄种群XHS、茄子种群QZ和烟草种群YC为Q型。另外,2010年采自花卉市场的一品红种群HH-2、2009年前采自野外杂草和温室的锦葵种群JK-S、棉花种群ZH-O以及采自吐鲁番市棉田的种群TC1、TC2和TC3仍然属于B型。

  • 标签: Q型烟粉虱 MTDNA COI 新疆 生物入侵
  • 简介:本文报道了橄榄星室木在林间和苗圃的动态变化情况,指出影响害虫消长的四个因素:抽梢、气候、天敌、寄主品种,并认为抽梢混乱是造成害虫防治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 标签: 橄榄星室木虱 发生发展规律 橄榄害虫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