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尿的最佳方法,以减少对尿道的损伤。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骨科收治因外伤致下肢骨折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病人。对照组在患者有排尿感后用20ML注射器抽空气囊内生理盐水后缓缓拔出尿。实验组前反复回抽气囊内生理盐水2~3次后将原液回注0.3~0.5ML。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在时的疼痛程度、后排尿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时的疼痛、后尿路刺激征、血尿及排尿顺畅性均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尿方法简单、方便,减轻病人时的痛苦及后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拔除导尿管 尿道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寻找非计划把关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优先风险指数;风险优先排列,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干预,比较实施前后非计划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30)。结论应用FMEA能有效地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发生率。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非计划性简称UEX,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UEX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危及生命,甚至引发医疗纠纷1。目的对我科2013年全年发生的UEX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预防UEX的措施,减少UEX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13年我科发生的3例气管的案例进行重点原因分析。结论总结UEX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该论文总结脑外科气管套管病人安全的时机和前后护理的方法。方法带时间在1个月以内的患者用软胶塞封闭套管外口的1/2,观察呼吸24h无异常即予;带时间在1个月以上的患者采取逐步更换细管的办法,病人呼吸平稳,经完全堵24~48h无异常即可拔。选择适当的时机以增加病人的安全系数,早切开,早拔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病人的住院天数,使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管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插管患者术后早期氧气雾化吸入缓解咽喉部不适感的效果观察。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的损伤,术后给予雾化吸入能够缓解。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常规麻醉的基础上,结合氧气雾化吸入方法。结果A组70例患者中,30例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发生几率为43%,而B组患者70例共有3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几率为46%,C组患者60例出现有3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几率为50%。将三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全麻术后的恢复期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都能够缓解患者的咽喉部得不适感,能够缓解患者术后口述口渴的症状,还能帮助患者有效的排痰。要不断对患者进行观察,明确其早期病情变化,高度关注呼吸循环并发症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预防。要从患者自身情况入手,拟定科学化、人性化干预方式,全面降低风险,保证患者可以稳步度过麻醉恢复期。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拔管 麻醉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周留置针非计划的原因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某三甲医院连续17个月内的外周留置输液状况及非计划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外周留置针发生非计划性管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发生输液并发症;二是输液患者自身要求.其中因并发症造成的非计划占较大比率,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包括输液不畅,红肿,渗血、渗液和堵,其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占并发症中的58.3%.结论非计划性率较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患者的要求率,同时应积极寻找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规范输液操作,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最终降低临床的非计划率.关键词留置输液并发症;非计划;防范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5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反应。方法选用我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接收的心血管介入患者作为对象实验,根据临床资料分成两组,即A组,未麻醉直接鞘;B组,先麻醉后鞘,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接收的1700例患者中,出现综合征的患者共200例,其中,130例患者为时心率减慢,其余70例心率加快。B组患者总鞘综合征发生率和A组相比较低,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易出现综合征,以心率快型、心率慢型为主,根据其综合征类型行不同措施处理,以纠正心衰和血液容量,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心血管 介入治疗 拔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生儿气管插管前后现代护理措施较常规护理措施的优势。方法统计分析比较2008年3月—2009年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4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新生儿在现代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下所能规避的风险、不良反应和优势;将此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20例,其中试验组新生儿采取气。插管现代护理措施,对照组新生儿采取气管插管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通过现代与常规的护理措施出现喉头水肿、喉梗阻、口干口渴、支气管痉挛、炎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的人数。结果试验组仅有17.5%的新生患儿通过现代护理措施产生了喉头水肿、喉梗阻、口干口渴、支气管痉挛、炎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优势。结论新生儿患者在气管插管前后采用现代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喉头水肿、喉梗阻、口干口渴、支气管痉挛、炎性反应及急性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能保障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规避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能。

  • 标签: 新生儿 气管插管拔管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标识及固定等一列措施对预防非计划的效果探讨.方法将2013年完成手术和已经发生的非计划列数作为对照组,2014年作为实验组从2014.1.1开始对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均严格实施管道安全管理策略规范管道护理标识、改良管道固定方法、强化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结果2013年手术10900例,非计划性发生3列,2014年手术13400发生非计划0列,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论对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实施标识清楚,改良固定方法明显减少管道滑脱,增强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也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关键词管道标识;管理;非计划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1-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96例行心脏介入术后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致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结果15例患者出现致迷走神经反射。结论致迷走神经反射有诸多因素,加强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标签: 拔管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危重患者的各类导管安全,快速识别各类导管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减少非计划性的发生率,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的管理。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两年的不同之处。结果得出结论,并针对我院出现非计划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ICU患者中发生非计划性的原因。方法对ICU中患者发生非计划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与导管固定不当、患者躁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及护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有关。结论ICU护士应充分认识到非计划性对患者的影响,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可能防止非计划性的发生。

  • 标签: ICU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腹腔镜胆道术后期(术后55天)"T"排除后出现了胆瘘,现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女,35岁,因慢性胆囊炎、胆囊内多发结石于1999-07-01接受了经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术,术中经胆囊造影证实胆总管内也有多发结石,随即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除结石,并置入"T"形引流管。术后7天带着"T"形出院。术后第55天(1999-08-24)来

  • 标签: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T”引流管 胆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麻插管术后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其在麻醉苏醒期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地佐辛组于术前约20分钟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对照组相应给予生理盐水1ml,观察并记录患者前10min、时、后5min、后10min的MAP、HR、SpO2,以及时至后半小时内患者躁动的情况。结果地佐辛组患者在全麻期MAP、HR较为平稳,心血管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明显减轻全麻气管心血管反应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地佐辛 气管拔管 麻醉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非计划性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60例ICU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的非计划性管事件进行记录,并对非计划性导致的并发症或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两组患者的责任护士分别进行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6.7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非计划性导致1例并发症,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死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8.33%);观察组责任护士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评分(96.25±3.8)分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5.86±3.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性管事件的发生率,其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集束化 护理 ICU病人 非计划拔管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