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主要细菌的耐药性,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首次标本分离的1195例菌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438株,肺炎链球菌365株,肺炎克雷伯1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5株,卡他莫拉116株,A群链球菌8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规抗菌药物的MIC值;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与分析菌株对受试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在纳入分析的呼吸道常见六种中,流感嗜血杆菌占36.7%,肺炎链球菌占30.5%,肺炎克雷伯占12.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5%,卡他莫拉占9.7%等。肺炎链球菌和A群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均高度敏感(>95%),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菌株,PRSP(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分离率2.7%;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对测试的12种抗生素,未发现对三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但卡他莫拉比流感嗜血杆菌更耐药,β-内酰胺酶实验阳性率也更高,前者为31.0%(36/116)、后者为21.9%(95/438);几乎所有(99.3%)受试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显示敏感,在治疗肺炎克雷伯选择抗生素上,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敏感率高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但是不及喹诺酮类敏感如环丙沙星(89.5%)、左氧氟沙星(94.4%)敏感;1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6%(20/125),对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率均超过80%。结论引起本地区CAP(不含非典型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以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等,本地区初次诊断CAP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三代头孢菌素,重症CAP可联用阿奇霉素、呼吸氟喹诺酮类等广谱而强有力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当找到病原应根据药敏实验降阶梯治疗,选用窄谱、有效、安全、经济的抗生素,最终做到精准治疗。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监测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苍耳子鼻炎胶囊抑性作用分析。方法:采用培养基培养法,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为模型,通过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苍耳子鼻炎胶囊最低抑浓度( MIC),采用滤纸法对苍耳子鼻炎胶囊的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实验证明苍耳子胶囊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对不同微生物有抑活性, 3组微生物中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抑活性最高,对芽孢杆菌有抑活性,但其 MIC浓度较高。实验表明苍耳子胶囊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的 MIC分别为: 20mg/ml、 20mg/ml和 40mg/ml。结论:在 3种模型群中,苍耳子鼻炎胶囊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抑活性高,对芽孢杆菌的抑活性较低,提示在临床应用该药品时应充分了解感染来源,充分考虑药品毒性和有效性,有针对性的提高药品剂量,以期实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苍耳子鼻炎胶囊 抑菌性
  • 简介:摘要创新才能引领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有综合素养的创新人才。基于STEAM教育理念笔者尝试在“酵母繁殖”教学中,提供学生综合学科知识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自制花式馒头。笔者只提供基础材料必要指导,学生分小组自学发酵技能,花式馒头技能,以最美小组为目标,旨在激起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文艺术熏陶,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 标签: STEAM教育 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 人文熏陶创新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法在多重耐药(MDRO)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7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并检查出MDRO的患者中选取4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2017年1-6月收治的241例患者),与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2017年7-12月收治的226例患者),观察组经过6个月的PDCA法管理后,比较两组MDRO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院感染发生率为2.21%,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院感染发生率为17.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DRO患者开展PDCA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更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PDCA 医院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念珠外阴阴道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 2016年 5月~ 2018年 5月收治的 36例念珠外阴阴道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 21例,有效 13例,治疗显效率为 58.3%,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结论 合理用药能够有效提高念珠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降低副作用,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药物治疗
  • 简介:  48例SM感染病人分布于各临床科室,48例嗜麦芽假单胞感染病人多具有多种基础疾病及多菌种感染,  48例SM感染病人中呼吸道感染最多见

  • 标签: 假单胞 医院感染 嗜麦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抗感染治疗方案情况。方法对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进行骨科手术的65例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切口部位感染率最高,占比为50.8%,其次为下呼吸道,占比为18.5,皮肤软组织,占比为15.3%,导管相关感染占比最小,为4.6%。术后65例患者检测出病原65株,其中占比最高的是黄色葡萄球菌,为46.2%,其次为大肠埃希21.5%,阴沟肠杆菌13.8%,肺炎克雷伯杆菌10.8%,占比最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7.7%。结论骨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切口感染,需要做好预防控制措施,监测各个环节的身体状况,降低医院感染情况。

  • 标签: 抗感染治疗方案 骨科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散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 方法: 在 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 小儿便秘患儿 中随机抽取 66 例,按照使用药物的方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采用乳果糖 进行治疗 )与实验组(采用乳果糖 + 布拉氏酵母散进行治疗 ),每组 33 例,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 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分别为 ( 1.13±0.52 )次、( 1.15±0.56 )次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 7d 后,实验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为 ( 2.53±0.19 )次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每日 ( 1.72±0.18 )次 的大便次数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布拉氏酵母散对小儿便秘具有明显的治疗缓解效果。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乳果糖 小儿便秘 效果
  • 简介:【摘 要】集束干预策略是综合当前分散的 MDRO预防治疗策略,包括感染后严格隔离、强化手卫生观念、无菌操作严格、环境消毒、按照规定合理使用抗生素、检查耐药性等,在整个 ICU治疗过程中全面防止 MDRO传播,预防 MDRO感染。目的 探讨分析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重症监护室( ICU)多重耐药( MDRO)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9月~ 2019年 2月中心医院 ICU接收的的 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9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ICU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 MDRO总感染率及转归情况、 MDRO感染后每日平均费用及感染前后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 MDRO感染后的每日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感染前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感染后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实施集束干预策略能够有效降低 ICU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率及病死率,减少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耐药菌感染率 集束干预策略 临床效果 痊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埃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299株,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及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验证是否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果对299株大肠埃希,不同来源标本来自不同病区以及产生了ELBLs的比值,药物敏感性分析均作了详细统计(见表1、2、3)。结论临床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可作为首选药物。大肠埃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出较高的耐药性。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ELBL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55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尿液样本总数共3163例,共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355例,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355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对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为79.9%,对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度达到90%以上。结论我院尿液分离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阿米卡星等较为敏感,但是同时存在一定耐药性。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直观的洁净区洁净度浮游控制标准,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在浮游法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建立了直观、便捷的控制标准。结论控制标准直观、便捷,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指导日常监测和趋势分析。

  • 标签: 洁净度 浮游菌 控制标准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医疗设备及诊疗手段的持续更新。目的分析探讨风湿免疫科多重耐药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控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多重耐药感染的特点,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结果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5株病原,其中白假酵母的检出率最高,相应占比为34.29%(12/35),其次为大肠埃希,占比为28.57%(10/35),而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等的检出率分别为14.29%(5/35)、11.43%(4/35)、8.57%(3/35)、2.86%(1/35)。所有患者均经积极的干预和控制措施后,多重耐药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风湿免疫科多重耐药菌类型较多,以白假酵母检出率最高,因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与控制措施,以预防多重耐药的传播,最大限度的避免发生院内的交叉感染。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控制干预
  • 简介:AntibacterialactivityofLoHanKuorootextractalsoarefrom70%to100%ethanol(Fig.3). ,Fig.4showsantibacterialactivityofLoHanKuovineextract,theLoHanKuoleafandvinearenotutilizedatall. 

  • 标签: 叶茎根 抑菌组分 根抑菌
  • 简介:2018年11月6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榆黄蘑等珍稀食用,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品质好。长期以来,麻类作为传统的纤维原料作物,占生物量约85%的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麻类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限。利用麻类副产品做栽培基料,可有效促进麻类副产品资源化利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榆黄蘑、猴头菇、茶树菇、秀珍菇、真姬菇等珍稀食用,与未加入麻类副产物培养基相比,栽培周期缩短11%~21%,栽培生物学效率可达70%左右,高于棉籽壳栽培效率50%左右。首次发现麻类副产品培养基能提高木质素降解酶蛋白表达水平与酶活性,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为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提高食用生物学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工厂化栽培 珍稀食用菌 麻类作物 副产品 木质素降解酶 中国农业科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念珠外阴阴道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6例念珠外阴阴道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3例,治疗显效率为58.3%,治疗总有效率为94.4%。结论合理用药能够有效提高念珠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降低副作用,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测定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方法 根据CLSI2010年版标准,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的最低抑浓度( MIC)。 结果 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及大肠杆菌的敏感性分别为 95.0%、 65.0%、 75.0%、 40.0%、 65.0%和 100.0%、 95.0%、 95.0%、 20.0%、 80.0%。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 1巴坦对肺炎克雷伯及大肠杆菌的MIC50分别为 0.13、 2、 8、 12、 4mg/L和 0.13、 1、 6、 8、 3mg/L, MIC90分别为 3.65、 256、 64、 64、 128mg/L和 0.13、 14、 16、 64、 64 mg/L。 结论 美罗培南对肺炎克雷伯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头孢他啶的敏感率较低,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恒前牙外伤治疗中不同固定方法(方弓、牙弓夹板)的价值,以提高儿童恒前牙外伤治疗期间的固定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恒前牙外伤儿童患者(n=80),进行固定方法随机分组。实验1组40例儿童恒前牙外伤患者行方弓固定治疗,实验2组40例儿童恒前牙外伤患者行牙弓夹板固定治疗。对比实验1、2组儿童恒前牙外伤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实验2组,P<0.05。结论方弓固定治疗儿童恒前牙外伤牙周损伤小、治疗效果佳,是优选固定方法。

  • 标签: 方丝弓固定 牙弓夹板固定 儿童恒前牙外伤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