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面部脂肪室靶向移植的解剖入路,并探讨其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通过解剖8具(16侧)尸体,明确脂肪室边界和相邻血管神经的走行,根据解剖结果分析确定靶向脂肪移植的推荐进针点和入路。对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要求改善面部凹陷或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女性患者,采用靶向移植的入路进行颞部和面中部脂肪填充,患者年龄(36.1±7.6)岁。记录移植的脂肪量。术后3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根据移植部位存活情况在3~6个月行二次填充。在移植末次6个月后,采用三维扫描仪评估脂肪存活率等。结果解剖研究发现在额部存在皮下浅层脂肪室,颞部和面中部存在深、浅2层脂肪室结构,根据解剖特点,建立了以额部发际内和口角内侧黏膜等为进针点,针对面部深、浅脂肪室位置的靶向脂肪移植技术。临床46例患者颞部移植脂肪量为(17.84±8.47) ml,面中部为(26.81±10.36) ml,移植末次6个月后三维扫描结果显示,颞部脂肪留存(11.2±2.44) ml,存活率63%;面中部留存(16.09±4.48) ml,存活率60%。患者总体满意率93%(43/46)。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液化、栓塞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面部靶向脂肪移植的解剖入路的明确,提升了面部脂肪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脂肪组织 脂肪室 解剖学 脂肪移植 靶向治疗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采用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行挽救化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47 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将病人分为实验组( n=24 )和参照组( n=23 )。参照组病人选择多西他赛治疗,实验组选择培美曲塞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近期治疗有效率以及药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近期治疗有效率 % 与参照组病人的近期治疗有效率相对比无显著差异 ( P > 0.05 ) ;而实验组病人的药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慢性病毒性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发挥正向的积极抗感染作用;另一方面,机体通过免疫负调控机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以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而慢性病毒性感染中,免疫抑制作用过强则会阻碍机体正常抗感染效应的发挥。本综述就该过程中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对靶向于PD-1/PD-L1的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免疫治疗 慢性病毒性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肝胆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相关分子标记物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本共识从外周血和组织学方面对其在诊断、治疗分子分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详细总结,针对近年来研究成果明确的肝胆系统肿瘤相关分子标记物和基因表达,提出了专家指导意见。同时,对肝胆肿瘤相关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和第二代测序的实验室检测标准、结果解释、报告内容和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出了规范化建议,旨在为一线临床人员普及肝胆肿瘤分子诊断和治疗最新知识的基础上,为科学合理地选择个体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可执行的依据。

  • 标签: 肝胆肿瘤 分子诊断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本共识针对近年来研究结果较为明确的肝胆肿瘤相关蛋白质、基因表达层面的分子标志物在诊断、治疗分子分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指导意义等做了详尽的总结,提出了专家指导意见。同时对肝胆肿瘤相关血清学、组织病理学、二代测序等实验室检测的标准、结果判读、报告内容及全过程质量管理等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旨在为一线临床工作人员普及肝胆肿瘤分子诊疗最新知识,并提供科学、合理选择个体化精准诊疗方案的可执行依据。

  • 标签: 肝脏肿瘤 胆道肿瘤 分子标志物 临床诊断 疗效评估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水分子团结构与功能的探索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水分子团的结构、改变方法、特性及研究展开综述,并对小分子团水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小分子团水 结构 特性 功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转移是一个关乎多个基因和生物分子的复杂的、多步骤生物过程。临床治疗乳腺癌主要通过手术、化疗和放射等,可以控制原发肿瘤的生长,但转移性疾病仍然是肿瘤学中最大的临床挑战。这些方法在预防复发或治疗乳腺癌转移方面仍不十分有效。本文对乳腺癌转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包括转移级联和扩散模型、肿瘤血管生成、细胞的分解和迁移、原发肿瘤,破坏血管壁,适应新环境,器官向性和休眠细胞。癌细胞与正常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转移级联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广泛的信号传递和刺激生物分子和基因,介绍了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

  • 标签: 乳腺癌 转移 分子机制
  • 简介:摘 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呋塞米治疗小儿 肾病综合征( NS )患儿 的 临床 效果。 方 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 收治 的 NS 患儿 86 例 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 , 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有 43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利尿消肿、维持酸碱平衡、抗凝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泼尼松 肾病综合征 小儿 肾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用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本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 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用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联合治疗,对比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无差异,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联合治疗,不仅可改善心功能,还可改善血流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钙 尿激酶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 15例和联合治疗组 30例,观察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前后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TPP)、血小板计数(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 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前 ATPP、 PLT、 PT均无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 ATPP、 PLT、 PT均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后 ATPP、 PT均高于治疗前, PLT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 ATPP、 PT均高于对照组, PLT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栓通;低分子肝素钙;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Xueshuantong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patients with TIA from March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asures. 1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30 patients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activated thromboplastin time (atpp), platelet count (PLT),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lways Efficienc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pp, PLT and P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pp, PLT and P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atpp and P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LT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atpp and P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Xueshuantong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he clinical effect is obvious, the prognosis is good, it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血栓性疾病预防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物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高危孕妇有24例,把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2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只进行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物理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最终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孕妇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得到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血栓性疾病预防中通过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物理治疗的预防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的纤维蛋白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联合治疗 血栓性疾病预防 高危孕妇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62例,依照抽签法分组,各31例。对实验组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计算2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低分子肝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培本健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观察组(n=30),常规组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实施培本健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93.33%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采取培本健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方式更加行之有效,同时病情恢复也更快,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培本健脾汤 低分子肝素 肾病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儿童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白癜风患儿120例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卡力孜然酊,研究组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308nm准分子激光,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治疗起效时间的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两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白癜风的治疗应用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整体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可靠,具有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儿童白癜风 复方卡力孜然酊 308nm准分子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8例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患者早期注射抗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加外涂以及伤口切开排毒等治疗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分为肝素治疗组和非肝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伤肢肿胀程度、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皮肤黏膜或消化道出血情况、输血情况、咬伤局部症状、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伤肢肿胀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时,肝素治疗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高于非肝素治疗组〔×109/L:210.0(160.0,252.0)比136.0(104.0,198.5),P<0.05〕;而两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 d时,肝素治疗组血浆凝血酶时间(TT)较3 d时明显缩短〔s:30.3(20.4,37.0)比34.7(24.0,73.4),P<0.05〕,且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非肝素治疗组〔g/L:0.60(0.31,1.07)比0.20(0.14,0.60),P<0.01〕。肝素治疗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肝素治疗组〔21.7%(5/23)比64.0%(16/25),P<0.01〕;肝素与非肝素治疗组分别有11例和18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及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肝素与非肝素治疗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6.91±1.92比7.48±2.2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周至1个月,均无死亡及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病例。结论对于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在注射抗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加外涂以及伤口切开排毒等基础上,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等综合治疗,有利于肢体肿胀及炎症消退,减少输血,促进凝血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抗蝮蛇血清 出凝血时间 竹叶青蛇咬伤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 8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 A组与 B组。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相关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 1月后, B组肌酐、尿素氮、 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优于 A组( P<0.05)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5%,显著高于 A组的 69.77%,两组存在较大差异(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激素 ;环磷酰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hormone and cyclophospha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one month of treatment, the quantitative levels of creatinine, urea nitrogen and 24-hour urine protein in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group B was 95.3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9.77% in group A,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hormone and cyclophosphamide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该院呼吸内科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用药安全性"为活动主题,采用鱼骨图法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后患者用药正确率、服药时间准确率、药物副作用知晓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用药宣教、用药流程、护患交流、护理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等方面满意率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用药知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率。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 品管圈 低分子肝素 用药安全性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痤疮和痤疮红斑的疗效。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医学美容科就诊寻常痤疮患者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20~45岁,平均29.68岁。观察组25例用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间隔3周,共4次;对照组22例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共12周。结果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观察组22例,占88.00%,对照组7例,占3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7,P<0.05)。痤疮红斑治疗有效率,观察组17例,占68%,对照组5例,占2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7,P<0.05)。结论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和痤疮红斑安全有效。

  • 标签: 寻常痤疮 疗效比较研究 超分子水杨酸 强脉冲光 阿达帕林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分娩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 2017 年 1月 -2019年 1 月间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 6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观察组,两组分别有患者 33例,分析两组各治疗指标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周期、流产孕周以及分娩出血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分娩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