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清末民初的翻译文学,显示了中国人渐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接受的文化姿态,有力地促进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清末民初翻译文学的主要特点:其一,重视意译;其二,多译小说;其三,转译与改译突出;其四,精粗杂陈,译态各异;其五,翻译与评介同步。翻译文学对当时文学创作及有关的文学活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西学东渐 清末民初 翻译文学 意译 转译与改译
  • 简介:《歇浦潮》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以反讽的手法塑造了个性鲜明生动的人物群像。文章认为小说在传统的土壤中吸取了不少养料,有着相当成熟的艺术特质和寓教成分。《歇浦潮》为后世留下的是一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黑暗、道德沦丧、商场尔虞我诈、士绅追名逐利、各色人物利欲熏心、寡廉鲜耻的时代画卷。

  • 标签: 歇浦潮 上海 人物群像
  • 简介:从民族启蒙的角度分析了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多元化的救赎路径,诠释了皖籍知识分子对价值观念和话语形式的重塑。论述了陈独秀的革命启蒙话语,揭示了陈独秀在鞭挞儒家伦理观念中所寄予的排他性思维和普泛性价值信仰;对胡适的语言启蒙诉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胡适对儒家等级意识的抵制和建构文化共同体的心理认知;研究了高一涵的制度启蒙路标,阐发了高一涵主权在民的国家观念,探讨了联邦分权制的实施策略。通过对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启蒙路径的言说,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所扮演的先锋角色。

  • 标签: 皖籍知识分子 革命启蒙 语言启蒙 制度启蒙
  • 简介:民初大量的通俗小说带有十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主要是受吴文化影响所致。一方面,通俗小说阵营以吴地作家为主;另一方面,这些作家们之所以走向文学创作之路也同样与吴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具体到民初的通俗小说创作,这些作品中的情调反映出鲜明的吴文化特征,所用语言常常是比较浅显的吴地方言。

  • 标签: 现代文学 通俗小说 吴文化 地域性
  • 简介:民国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政党政治活动的第一个高潮,其外在形式很有些接近于西方式的竞争性政党政治模式,然而民初政党政治最终却以悲剧性的失败结束.民初政党政治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都与当时的特定环境密切相关,它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牺牲品.因此从社会生态环境学的角度入手,对民初政党政治的发生及失败进行分析,力求以全新的视角剖析这一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现象,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必要的.

  • 标签: 民初 政党政治 社会生态环境
  • 简介:<正>一、人群中的孤独者1924年春,初到北京的沈从文在表弟黄村生的帮助下,从前门外杨梅竹斜街的酉西会馆迁至西城的庆华公寓,后又搬到北河沿附近的汉园公寓。在"窄而霉斋"的公寓生活中,湘西青年沈从文开始了他最初的文学创作。

  • 标签: 沈从文作品 自叙传 孤独者 公共空间 青年诗人 文学创作
  • 简介:清末民初来温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主要有循道会的苏慧廉、苏路熙夫妇和孙光德,以及内地会的曹明道等。在饮食、服饰和婚嫁习俗这三个方面,英国传教士与温州民俗都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碰撞和冲突,同时,这些传教士在不放弃基督教文化以及对基督教文化充满优越感的前提下,努力调适自己的心态以适应温州民俗。这些传教士对温州民俗的妥协和适应主要是出于其生存需要和传播福音的功利性动机,而非对温州本土民俗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心悦诚服的接受。

  • 标签: 英国传教士 苏慧廉 苏路熙 温州民俗
  • 简介:清末民初小说理论出现了明显的分途现象,这种分途源于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展开对文学的影响。小说理论的背后是社会在知识资源方面的重新整合。这一现象所标示出的现代性意义:其共同基础是中国社会在人与物方面的巨大形变,民主思维的演绎,文化生产的体制化,现代生活的复杂性。

  • 标签: 小说理论 分途 现代性
  • 简介:自18世纪开始,针对社会大众的教育在许多国家兴起,尽管名字不一,但都以面向社会大众、提高社会整体水平为目标。清末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社会教化自觉承担起挽救社会人心的功能。随着清末民初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官员出洋考察,在“开民智”思想的驱动下,他们注意到了西方社会众多的社会教育机构,尤其是日本通俗教育模式,成为中国早期通俗教育的主要模板。另一方面,通过教育类杂志和报纸,外国社会教育的理论及活动得以呈现在一般的教育者面前。传统社会教化与通俗教育在形式上有诸多类似之处,因而两者实现较好的融合,既能在教育理念上体现近代普及教育的主张,又在形式和内容上使传统社会教化得以延续。

  • 标签: 跨国影响 游历 报刊 社会教育 社会教化
  • 简介:刘韵琴在1915年至1916年间,创作了大量以爱国、启蒙为旨归的反袁小说。这批作品与当时立意消闲、娱乐的小说风尚迥然有异,具有鲜明的"工具化"倾向,是与袁世凯复辟帝制进行斗争的产物。事实上,无论是刘韵琴的小说观念还是小说创作,与晚清"小说界革命"有一脉相承的话语空间和政治逻辑。她的小说趣味浓厚,引人入胜,能以谐趣之手段来导民以政见,从而在清末民初的女性小说创作中自成一家。

  • 标签: 刘韵琴 反袁 小说
  • 简介:本文对辛亥革命后到1913年的北京中学教育的有关情况进行梳理,探讨北京中学教育从调试转型到步入正轨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变化,从而勾勒出民初北京中学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图景。

  • 标签: 北京中学 转型 近代教育
  • 简介:中国的艺术教育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西周时以“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六艺,后来孔子又确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发扬了“乐教”的传统。而艺术教育的提法却是一个晚近的概念,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教育的确立与发展而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的。但是关于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的研究仍相当薄弱,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对相关史料缺乏全面的发掘与整理。

  • 标签: 艺术教育 教育期刊 民国时期 评介 晚清 近现代教育
  • 简介:唐廷枢是晚清洋务运动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在实掌轮船招商局期间,恪尽职守,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活动,如采取资本主义先进管理方式改组轮船招商局,首创官办机械船舶维修业、船舶保险业,兼并外国轮船公司与签订"齐价合同"等措施,不仅推动了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而且对晚清的航运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唐廷枢 晚清航运业 轮船招商局
  • 简介:晚清学部成立后,为促进部内各级官员从旧教育观念向新教育理念的转化,提高其办理新教育的素养,按学部组织机构的规划,学部成立了教育研究所.学部教育研究所的设立,以加强教育行政与教育学术的联系为宗旨,以定期开办讲演与讲座、参阅教育资讯为主要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能.其研究业绩虽不甚丰富,但它对教育研究及其机构的体制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任.

  • 标签: 晚清学部 教育学术体制化 教育研究所
  • 简介:福建作为晚清首批被迫开放的省份,是鸦片贸易最为盛行的地区之一,也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主要传教地区之一.宣扬真善美的传教士与病民蛊国的鸦片贸易在福建相遇,产生剧烈的碰撞与冲突.晚清来闽传教士通过建立戒烟所、反鸦片宣传,对近代福建的禁烟运动具有正面意义.

  • 标签: 晚清 福建 传教士 禁烟运动
  • 简介:清代女作家弹词是指以女性作家为主体的创作形式和案头文本,而并非流行在江南一带的市井演艺形态.1840年到1910年之间的女作家弹词创作更多地凸现了女作家的时代意识,在社会大变迁到来之际,以女史的昂扬姿态,生发出揭发世情世态、论世救世之主张,而辛亥革命前夕女革命家秋瑾创作的标志着弹词小说"振兴女权"的思想上升到新的高度.

  • 标签: 清朝晚期 女作家 弹词 《榴花梦》 《凤双飞》 《侠女群英史》
  • 简介:从传统到近代,中国社会应对痰病的重点基本上经历了从避疫、治疗到防疫的转变,即在认识上,由消极内敛的个人行为转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国家行政介入的公共行为。近代的防疫除了更强调预防以外,也确立了清洁、检疫、隔离和消毒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模式,同时还将种痘等免疫行为纳入到防疫的范畴之中。在这一转变中,传统的一些有关防疫的认识并未与近代防疫观念直接相抵触,而且有些还对近代防疫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铺垫作用。晚清的社会精英们对西方防疫举措的认识不尽相同,而且对其中不同行为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差异,但到了清末,这些举措基本均作为科学、文明和进步的象征成为了主流的近代防疫的基本内容。他们在接受这些观念时,往往是将西方的制度当作了救治中国社会和种族贫病的灵丹妙药,而很少去考虑其实际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 标签: 晚清 避疫 防疫 卫生行政
  • 简介:《樊山政书》是樊增祥(1846———1931)担任知县直至布政使期间的为政记录,其中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甚多,包括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教育行业的管理与人才的选拔、"存古"与趋新并重思想等方面,体现了晚清时期地方官员在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时的积极有为,亦为我们理性、科学地对待社会变迁中的新旧思潮,有效地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借鉴。

  • 标签: 樊山政书 樊增祥 晚清教育
  • 简介:在中国近代小说批评史上,邱炜菱是大胆为小说批评张目、为小说批评家争学术地位的第一人。在康门弟子中,他是“小说界革命”酝酿阶段有志于此道的骨干。在对古典小说的评价方面,邱炜菱持论比梁启超宏通、公允,显示出史家的素养与识见。其品评新小说作品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梁启超留下的历史缺憾。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邱炜蒸在小说批评方面的成就,却被梁启超的巨大历史光环所遮蔽。

  • 标签: 邱炜菱 晚清 小说批评
  • 简介: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历史必修、选修教材中,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时期的不断弱化都未直接表述。

  • 标签: 中央集权 晚清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