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低辐射剂量扫描因其辐射损害较低,越来越多应用于CT检查,低浓度对比剂低毒副作用优势也受到研究者关注,但将两种技术相结合研究较少。本文就胸部CT增强扫描中低辐射剂量低浓度对比剂应用与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标签: 低辐射剂量 低浓度对比剂 胸部CT增强扫描 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US-GFNAC)检查过程中,针尖与结节移动状态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结节患者140例,分为恶性组良性组。恶性组患者80例,良性组患者60例,记录各结节一般参数,包括结节大小(长径、短径)部位(上极、中极、下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US-GFNAC检查。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测量针尖移动距离(D1)、结节移动距离(D2)、针尖在结节中相对移动距离(D3),分析结节移动状态与良恶性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与结节大小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D2、D3与结节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D1与良恶性结节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D2增大,D3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D2、D3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951、0.938。结论: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甲状腺结节移动状态与结节良恶性存在相关性,可通过结节移动特征辅助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 移动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预警护理干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风险预警护理干预,比较2组IAD发生率大便管理情况优良率、肛周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IAD发生率9.26%,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预警 护理干预 急诊重症监护室 失禁性皮炎
  • 简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常可导致脑部供血异常,是引起缺血性脑病重要原因,粥样斑块或血栓脱落则引起腑梗死,严重营可引起脑卒中。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狭窄科度范围,而且可以判断斑块形态、性质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喇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 血管造影(CTA )与冠状动脉造影(DSA )在冠心病诊断中效果符合率。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疑似冠心病或已确诊为冠心病 43 例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 CTA 与 DSA 检查,比较患者CTA 与 DS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结果,以 DSA 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效能,观察 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及冠 心病符合率。结果: 43 例患者共 274 个病变节段进行检测,以DSA 为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A 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灵敏度为 88.20%,特异度为 94.69%,准确性为 90.88%, 阳性预测值为 95.95%,阴性预测值为 82.92%; CTA 诊断冠心病符合率为 93.02%, 诊断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符合率为 91.47%,诊断斑块符合率为 95.7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A 血管 造影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较为准确,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诊断方法。

  • 标签: CT 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 符合率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面CT仿真结肠镜(CTcolonography,CT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5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纤维肠镜与CTC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镜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例由于肠道内残留物较多而无法准确显示癌灶,余58例中CTC发现结肠癌47例,直肠癌11例,其中4例为多发肠癌。CTC在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外形方面与手术结果高度相关。结论:CTC可准确显示结直肠病变,有助于结直肠癌准确诊断。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作用,如何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以我院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备为基准,从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处罚,从医疗体制改革下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应用入手,分析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之间关系。结果: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支持,两组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医学影像诊断需求推动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改革推动力,两者是相互辩证统一整体。结论:医学影像诊断需要强化医学影像技术额支持,通过临床诊断需求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为主,提高医学影像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水平,提高医院诊断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breasttomosynthesis,DBT)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digitalmammography,FFDM)平均腺体剂量(averageglanddose,AGD)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7—9月临床可触及乳腺肿块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患者共209例,其中100例入组DBT-HR模式行FFDMDBT大角度曝光,109例入组DBT-ST模式行FFDMDBT小角度曝光,比较DBT-HR与DBT-ST两种模式AGD均值差异。结果:DBTHR模式组头尾位(cranio-caudalview,CC)、内外侧斜位(mediallateralobliqueview,MLO)DBT与FFDMAG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BT-ST模式组CC、MLODBT与FFDMAGD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T-HR与DBT-ST模式CC、MLOFFDMAGD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TAG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DBT-ST模式时,DBT与FFDMAGD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DBT-HR模式时,DBTAGD均值高于FFDMAGD均值,但仍在规定辐射剂量范围内,因此DBT是一种安全、可靠检查技术

  • 标签: 数字乳腺 断层摄影 乳腺X线摄影 平均腺体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把 SPOC教学模式应用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教师对比了学院 2015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 46名学生以及 2016级采用在线课程学习方法 68名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通过这些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经过在线课程学习 2016级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都较 2015级未参与在线课程学习学生分数高,从而得出结论: SPOC教学方式有着明显教学效果,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成绩有很大作用,优化了教学过程。

  • 标签: SPOC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教学模式
  • 简介:影像学检查是肿瘤检查重要方法,但传统检查方法已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PET/MRI研制成功,实现了解剖显像与代谢显像结合,大大提高了肿瘤诊断效能。因此,多模态影像技术得到越来越多关注。

  • 标签: SPECT/CT PET/CT PET/MRI 图像融合 分子影像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防护是医学检验实验工作基础内容,其目的主要是以科学规范措施预防生物危害产生。医学检验实验室主要包括生物标本采集、染色、涂片、镜检、培养、生化、药敏、血清检查、基因检测等内容,工作流程中,操作人员极易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危险因子等。故生物安全防护工作非常关键,需操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与规范,杜绝实验室生物危害发生。文章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所面临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其防护水平。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 实验室 生物安全 管理与防护
  • 简介:急性贫血常伴有心脏功能代偿性增强,以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慢性贫血往往无症状,易被忽视。关于慢性贫血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近年来国外有为数不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镰状细胞性贫血及肾衰竭贫血患者,其他慢性贫血研究甚少。本研究58例慢性贫血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变化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初步研究,探讨慢性贫血左心结构及功能影响。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慢性贫血 左心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血糖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4 月~2020 年 8 月在我院就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 42 例,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利培酮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培酮组 FBG、 2hBG 上升幅度与氯氮平组相比,明显更低(P< 0.05),利培酮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氯氮平组相比,明显更低(P< 0.05)。 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均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但相较而言,利培酮患者血糖水平影响更小,且用药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利培酮 血糖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实施体位护理干预患者非切口疼痛与腹胀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共收治7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临床治疗护理数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体位干预护理,观察患者非切口疼痛、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轻度腹胀12例,中度腹胀6例,重度腹胀2例,腹胀发生率为25.64%(20/78);背部疼痛26例,肋间痛42例,膈痛15例,颈肩痛32例,无主诉疼痛症状者29例,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62.82%(49/26)。结论:体位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减轻患者腹胀与非切口疼痛具有较好效果,可以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体位护理 非切口疼痛 腹胀
  • 简介:目的:评价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在肿瘤患者肋骨转移病灶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行SPECT/CT融合显像并经随访明确诊断为肿瘤肋骨转移21例患者共42个病灶,以及明确诊断为肋骨损伤性病变12例患者22个病灶,病灶正常肋骨作为对照,测定SUVmax,采用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SUVmax平均值为24.05(SD=11.84),对照组为5.25(SD=1.63),损伤组为13.71(SD=5.61),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肋骨病变(转移、损伤)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最佳诊断阈值为7.96,灵敏度为95%;肋骨病变中,肋骨转移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阈值为20.45时其灵敏度为57%,特异度为91%。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中SUVmax值可作为肿瘤肋骨转移辅助诊断依据。

  • 标签: 肿瘤转移 SPECT/CT 标准化摄取值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MRI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乳腺X线摄影检查阴性,并接受常规超声及MRI检查乳腺疾病患者257例共305个病灶,以术后病理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与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MRI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总检出率分别为97.38%90.49%。MRI导管内病灶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98.21%75.00%,P〈0.05),两种方法肿块型病灶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97.19%93.98%,P〉0.05)。常规超声MRI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37%、74.62%、76.07%,90.24%、58.71%、62.95%,常规超声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特异度准确率高于MRI(P〈0.001)。常规超声MRI诊断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0.74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MRI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均具有较高检出率,其中MRI导管内病灶检出率优于常规超声,但常规超声与MRI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效能相仿,因此常规超声可作为乳腺X线摄影阴性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对Graves病(Graves’sdisease,GD)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GD患者100例HT患者150例,均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部淋巴结发现率。结果:GD组HT组颈部Ⅰ、Ⅲ、Ⅳ、Ⅴ区淋巴结偶有增大,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Ⅱ区在GD组HT组均较常发现增大淋巴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vs.94%,P〉0.05);颈部Ⅵ区淋巴结HT组发现率明显高于G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vs.11%,P〈0.05)。结论:颈部Ⅵ区淋巴结发现,GD与HT鉴别诊断,尤其是超声表现相似的GD与HT甲状腺功能亢进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 桥本甲状腺炎 GRAVES病 颈部淋巴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 )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51 例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患者,在无 X 线电视透视下行 TBLB ,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 例弥漫性肺疾病中有 16 例明确了病因学诊断,确诊率达 31.4% ,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结核 5 例( 31.3%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3 例( 18.8 % ),肺泡细胞癌 2 例( 12.5% ),转移性肺癌 2 例( 12.5% ),肺真菌病 1 例( 6.3% )结节病 1 例( 6.3% ),肺泡微石症 1 例( 6.3% ),闭塞型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1 例( 6.3% )。结合临床诊断病例共 28 例,诊断率达 54.9% ,结缔组织病肺受累 9 例, UIP10 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2 例,癌性淋巴管炎 2 例,炎性假瘤 l 例,未能明确诊断 7 例( 13.7%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方法,特别是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断中除外结节病、肿瘤某些特殊类型感染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肺疾病,间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