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直接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考察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7.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结论直接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护理管理效果良好。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院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5例院急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应用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院急救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急救出错率、院死亡率以及院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的护理技能、心理护理、沟通能力、服务态度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急救中应用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救出错率及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 责任制全程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切除术(Dixon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3例行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直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3~10天发生临床吻合口瘘3例,均为下段<8cm。经临床禁食禁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周内痊愈出院。结论Dixon手术是直肠癌保留肛门的一种最好的手术方法,保留了肛门,直肠下段的感觉及排便功能。

  • 标签: 直肠癌 经腹手术 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院急救中价值。方法将符合急性AMI临床表现及相关体征,诊断标准,心电图的患者80例,发病时间为10分钟内(呼救120),分为治疗组I组(B受体阻滞剂组),II为对照组,同时各组给于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仃,替格瑞洛,入院后观者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清乳酸,心力衰竭,指脉氧氧饱和度,以及心肌标志物改变时限,观察时间点分别用药后30分钟,1小时二个基准点,B受体阻滞剂组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改变竭,以及心肌标志物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B受体阻滞剂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B受体阻滞剂 心机梗塞 院前急救 恶性事件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脑损伤患者在院急救过程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我急救中心出诊的颅脑损伤疾病患者88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在院急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院急救过程中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急救中心院急救护理模式的满意度、院急救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急救反应时间、急诊反应时间、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救中心院急救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5%,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显著(P<0.05);院急救期间仅有1例不良事件的发生,少于对照组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急救反应时间、急诊反应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院急救过程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急救和急诊反应时间,减少不良事件,为入院接受治疗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

  • 标签: 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全程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院急诊护理干预与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创伤性休克病人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院急诊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创伤性休克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性休克病人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院前急诊护理干预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应用在院急救救护车和急救物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接受的因危重症实施院急救的62例患者,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再采取细节管理措施,对比两组的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整体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院急救救护车以及急救物品采取完善的细节管理措施能够促进整个急救工作水平的进步,不仅提高了急救患者对院急救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够增强院急救效果,对于确保实施急救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值得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救护车 急救物品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腹股沟疝疾病的医治中应用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医治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本次探讨的对象均为于我院进行手术医治的腹股沟疝病人,收集的起止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15年1月份与2018年8月份。从该时间段中抽取两组研究例数共56例。将病人资料打乱后以例数相对等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的28例患者采用平片疝修补术医治,研究组的28例患者采用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医治。分析应用不同的医治方案后对病人并发症、下床时间以及镇痛药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病人术后仅有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几率7.14%明显低于参照组46.43%,P<0.05。研究组病人下床时间(7.4±1.6)小时短于参照组,且仅有1例病人术后使用镇痛药,使用率3.57%低于参照组病人P<0.05。结论应用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可有效的缩短病人下床时间,且还能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与镇痛药使用率。

  • 标签: 腹膜前间隙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专职化院急救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市急救中心收治的36例院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专职化院急救,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专职化院急救对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80%的患者呼救-达到现场时间<10min,仅有2例患者的呼救-达到现场时间>30min,而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3.33%。结论采用专职化院急救可大大缩短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专职化 心肺复苏 成功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其中对照组采取急诊急救方法,观察组先采取院急救,在进行急诊急救。通过两组的死亡率和急救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急救和急诊急救,具有很高的抢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利用随机数表分组,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急诊中,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护理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柳州市学龄儿童听力状况,以便对听力障碍及中耳疾病儿童进行早期发现、治疗和干预。方法应用丹麦国际听力耳声发射仪及美国伟伦MicroTymp3中耳筛查仪,对11651名2~6岁儿童进行DPOAE+声阻抗听力联合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阳性者行进一步诊断性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结果11651例2~6岁儿童中筛查阳性人数为1951名,初次筛查阳性率为16.75%,转诊至我院复诊人数为450人,其中诊断有听力损失的278例(61.78%),正常的172例(38.22%)。结论对2~6岁儿童进行定期的听力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声阻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优生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乡镇卫生院进行孕优生健康教育的40例待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没有进行孕优生健康教育的待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待孕妇的各项指标结果。结果观察组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缺陷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通过优生健康教育能够极大的提高孕妇的妊娠质量,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孕期保健知识,能够降低新生儿缺陷率,有助于实现优生优育。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教育 优生优育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优生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符合生育政策在汉滨区计生服务站参加免费孕优生检查的计划怀孕夫妇368例,根据其孕优生检查情况进行统计观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相应对策。结果孕优生健康检查368例对象当中,23.4%的人存在风险因素,这与当前孕优生检查率低、优生优育工作开展面临困难以及妇幼保健工作质量下降等方面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针对当前孕优生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对于提高孕检查率,实现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层 孕前检查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急救物品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在院急救的物品管理过程中,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收集,并且比较。结果通过在院急救物品管理过程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提升提升其管理效果,错误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急救物品管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并降低急救错误率,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物品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软组织缺损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婚前检查+孕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的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入本站进行孕体检的5056对育龄夫妻为B组研究主体。选择同期入本站进行婚前检查+孕优生健康检查的5056对育龄夫妻为A组研究主体。对比其优生优育效果。结果A组的各项孕产知识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新生儿缺陷率为0.14%,B组为0.67%,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育龄夫妻行婚前+孕优生健康检查可确保优生优育效果,提高其对孕产知识的掌握度,减少新生儿缺陷情况,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婚前检查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0日至2018年1月10日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疑似乙肝患者110例,分别使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将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化学发光的HBcAb、HBsAg两项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率以及总检出率、血清表面抗原灵敏度均高于酶联免疫(P<0.05)。结论化学发光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出率和灵敏度均较酶联免疫更高,可加大其在临床中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法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宁心汤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的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人文关怀护理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治疗恶性肿瘤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进行配合,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恶性肿瘤 影响分析
  • 简介:(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梧州543000)摘要研究证实,HPV与宫颈癌及癌病变关系密切。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对HPV检测方法进行比较。HC2检测是高危型HPV的诊断标准。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子宫颈癌 HC2检测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