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分诊过程中院病情评估表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3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沿用既往临床所用院病情评估表进行病情评估的1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按MEWS评分法进行病情评估的1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分诊准确率,满意度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分诊准确率、满意率分别为98.0%、96.7%、98.7%,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分诊准确率、满意率为91.4%、90.1%、89.4%,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分诊准确率、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病情评估表在急诊患者分诊中应用的最大意义在于分值化患者病情,为临床分诊提供更为科学的分诊依据,使危重患者被尽早识别进而获得优先诊断。MEWS评分法病情评估效果优于临床沿用的院病情评估表。

  • 标签: 院前病情评估表 急诊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理解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变化要点,规范院急救中针对海水淹溺患者医护心肺复苏流程,强调医护默契配合,使淹溺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方法结合院抢救医护人员少,携带仪器有限等情况,制定心肺复苏流程,医护配合演练,达到熟练掌握,准确实施的目的。结论医护熟练配合,抢救工作有序开展,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海水淹溺 心肺复苏流程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在院急救过程中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进行院急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随机原理把100里患者分为两组,把在急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急救方法的组别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急救过程中除了常规急救措施外还加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应用的组别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以及急救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比研究组低。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急救过程中有这十分重要的意义,想哥哥一路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 院前急救 处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健康检查和婚前检查在孕优生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医院接受健康检查和孕检查的50对夫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另外没有接受健康检查和婚前检查的50对夫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夫妇的生育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健康检查和婚前检查后的夫妇,新生婴儿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妇在接受健康检查和婚前检查后能够明显提高生育满意度,减少婴儿的患病率,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优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检查 婚前检查 孕前优生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生物网片(prolift)盆重建术最佳护理程序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46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实施改良式prolift盆重建术的护理资料。结果4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prolift 前盆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三头孢抗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常用的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将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剂类型与予以比较,同时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给药方式及用药剂量进行比较。结果第三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为11.23,高于第一头孢菌素类药物且低于第二药物。第三头孢菌素抗菌类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用药主要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方式,且具有明显的药理学特征。结论第三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合理,熟练掌握第三头孢菌素的药理学特征才能更好地为头孢菌素的合理使用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第三代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护理工作人员和10名,分析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效果。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感染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各项指标均较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前有所提高,与实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在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PDCA 循环法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导管意外脱落的不良事件,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预防导管意外脱落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外ICU2016年1月—12月期间留置各类导管138例,导管意外脱落共计17次。将2016年1月—6月的62例纳入常规组,2016年7月—12月的76例为PDCA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而PDCA组采用PDCA方法,包括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出改进措施。比较两组导管脱管的例数与率。结果实施PDCA方法后,导管意外脱管率从19.35%下降到6.58%。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意外脱管的风险、强化导管安全、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管理法 导管 意外脱落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院急救对挽救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中心2011年3月-2016年3月院急救的72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院急救自主循环恢复的有18例,生存出院的有13例,现场死亡57例。事发不超过5min内获得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成功率为66.7%明显高于事发超过5min低于11min复苏成功率33.3%(P<0.05)。年龄60岁以下患者复苏成功率为75.8%显著优于年龄60岁以上患者复苏成功率24.2%(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急救对挽救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 标签: 院前急救 电击伤 心跳呼吸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病患者院急救的人性化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80例急诊危重患者,采用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急诊科院急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经院急救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院急救的运用中,可有效改善危重病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病患者 院前急救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不同气质类型学龄肥胖儿童的家庭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某地幼儿园入园体检时检出的单纯性肥胖儿童74例为研究对象,按其入组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营养控制、鼓励运动、健康教育等;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两组的护理均进行1年,1年后比较两组儿童的体重变化。结果经1年护理后,观察组的干预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9%(P<0.05);观察组内重度肥胖的患儿其干预有效率最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不同气质类型学龄肥胖儿童的家庭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儿童肥胖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单纯性肥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学龄哮喘患儿选择延续护理方式完成家庭护理后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9月—2018年03月收治的74例学龄哮喘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分组后进行家庭护理模式的研究;对照组(37例)选择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7例)选择基础护理模式+延续护理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学龄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以及哮喘发作概率展开对比。结果治疗两组学龄哮喘患儿在肺功能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学龄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对比,观察组FEV1%以及PEF%均获得显著升高(P<0.05);同对照组学龄哮喘患儿哮喘发作概率(24.32%)对比,观察组(2.70%)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学龄哮喘患儿在进行家庭护理期间,延续护理的有效实施,对于患儿肺功能改善以及哮喘发作概率降低可以获得理想效果,从而对于学龄哮喘患儿的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 标签: 延续护理 学龄前 哮喘 家庭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院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98例,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组。结果就创伤并休克患者的费用、平均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此结果经统计方法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急诊护理,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院前急诊 抢救效果 急诊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颌突矫正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下颌突畸形患者研究对象,而且金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对下颌突畸形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下颌前突 矫正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急救中心湖北恩施445000)摘要目的减少和预防山区院急救过程中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对2008~2010年我院急诊科记录在册有关院急救纠纷12例进行分析总结,加强院急救工作的全方位管理,通过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规章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医护业务水平,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结果院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急救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三个方面,开展人性化服务以来,未出现1例医疗纠纷,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进一步提高山区院急救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可防范院急救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山区院前急救 医疗差错与事故 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47-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儿童静脉输液中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静脉输液学龄儿童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24%,依从性好的有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和61.90%,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儿童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记名筛选方式,对我院进行子宫内膜样癌癌病变孕激素治疗过程进行观察与跟踪随访,并结合相关医疗设备对治疗前后进行病理评估,为子宫内膜样癌癌病变的治疗提供相关理论支撑。方法采取不记名筛选与医师提供的病例资料的方式选取30位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样癌癌病变孕激素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9月15日-2016年3月15日时间段内完成治疗,观察子宫内膜样癌癌病变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后进行详细的病理评估。结果经过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样癌癌病变孕激素治疗后有效控制20人、部分控制6人、4人控制无效,病理评估治疗后子宫上皮细胞细胞核、子宫内膜厚度、腺体结构复杂性、腺体变化等逐渐改善。结论子宫内膜样癌癌病变孕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样癌癌病变控制良好,病理评估各指标明显改善,值得深入讨论与研究。

  • 标签: 子宫内膜样癌癌前病 孕激素 病理评估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且患者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而治疗的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随着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其在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对早期食管癌及癌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内镜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的自我管理能力状况。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共抽取119例,对所有病患于发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以调查。结果高血压病患发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标准分为50.36分,其总体水平得分为(78.23±20.47)分,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结论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患并不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工作人员可针对病患的自我能力水平以及病患的相关影响因素对病患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导以及护理干预,以此来提升高血压疾病的控制率,降低以及防止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发病前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已选定本院诊治的98例特发性黄斑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不同的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56例行玻璃体手术,后者42例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视力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96.43%比对照组78.57%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19.05%(P<0.05)。结论特发性黄斑膜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安全性高,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玻璃体手术 效果 特发性黄斑前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