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在概念、理论、实质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护理工作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护理队伍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的护理继续教育很有必要。护理继续教育是继护士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教育。我院从2012年起就护理继续教育进行了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实施多种形式、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实施对继续教育的规范化管理。通过以上实践,规范了学习行为,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水平、临床操作及急救能力、整体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理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标签: 继续教育 新探索
  • 简介:【摘要】新冠疫情对国民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伴随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受国际方面的影响,疫情在当下仍有发生,护理人员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受新冠病毒性质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工作压力。家人因素、环境因素、工作因素等均对护理人员情绪与健康存在着影响,对此为缓解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文章对新冠疫情下护理人员抗压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提升护理人员心理与工作抗压性,更加高质量的参与到护理工作中。

  • 标签: 信管疫情 护理人员 抗压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探究。方法 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取防护措施,研究组应用防护措施,探究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 研究组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职业危害自我防范、职业危害环境、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态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形成的原因主要包含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 简介:摘要:介入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如感染病原体、接触有害物质和辐射。为了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戴防护手套和服装、使用安全通风设备、遵守辐射安全准则等防护措施的重要性。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履行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 标签: 介入科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医疗机构的飞速发展,门诊导诊人员的工作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门诊导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医院形象的建立以及医患关系的构建,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门诊导诊医护人员 综合素质 能力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某企业石墨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年-2021年某石墨烯企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接尘人员的连续2年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企业共有石墨烯作业人员2019年54人职业健康体检异常15例,异常率27.8%,其中右心功能异常7例,肺功能异常8例。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心功及肺功异常率有升高趋势(P<0.05),2021年49人职业健康体检异常13例,异常率26.5%,但两年体检结果对比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随着石墨烯的广泛应用,工作人员接触与暴露石墨烯的机会增多,本文旨在研究石墨烯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两年体检结果对比无显著变化。

  • 标签: 石墨烯 职业健康体检 结果连续分析 职业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中的护理安全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中 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0例)和对照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出院时对比两者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 94%,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 74%。以上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联合安全管理具有更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患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16名管理为研究对象,按护理管理模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的风险意识、安全识别能力、服务态度、基础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消毒室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情况。

  • 标签: 安全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开始和治疗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月和2021年1月。参考随机分组原则把全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医院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病人安全管理,对比管理后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20.31%(其中,医疗纠纷、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分别占比7.81%、3.13%、9.38%)、4.69%(其中,医疗纠纷、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分别占比3.13%、1.56%、0.00%),组间比较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病人安全管理 乡镇医院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安全管理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200例患者(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中,100例选自安全管理应用前(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纳入对照组,100例选自安全管理应用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纳入观察组,统计分析2组护理质量、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安全管理的科学运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安全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安全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家属满意度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细节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护理安全管理 细节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80例神经内科患者,基于平行对照组法分组,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与强化安全教育,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00%)比对照组(22.50%)低,差异明显(P

  • 标签: 神经内科 强化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于2020年开展安全管理,随机抽取23例2020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手术患者为研究组,于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后拟定安全管理计划,并认真落实。另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未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在我院就诊的23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