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效食管动力(ineffective esophageal motility,IEM)在非糜烂性酸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成因及第四版芝加哥分类标准(CC v4.0)对IEM诊断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因酸反相关症状在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提示食管黏膜或结构无异常改变,且行食管高分辨测压检测和24 h食管pH值监测的63例患者纳入病例对照研究。根据食管高分辨测压检测结果,分别采用第三版芝加哥分类标准(CC v3.0)和CC v4.0进行分组,分为IEM组和正常动力组。主要对比分析同版分类标准下2组的食管高分辨测压检测结果、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和最终诊断,以及不同版分类标准下同一观察指标2组间的变化程度。结果63例患者中,非糜烂性胃食管反病(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NERD)14例、反高敏感(reflux hypersensitivity,RH)19例、功能性烧心(functional heartburn,FH)30例。采用CC v3.0时,IEM组20例,其中NERD 9例、RH 5例、FH 6例;正常动力组43例,其中NERD 5例、RH 14例、FH 24例。采用CC v4.0时,IEM组16例,其中NERD 7例、RH 4例、FH 5例;正常动力组47例,其中NERD 7例、RH 15例、FH 25例。采用CC v3.0时,IEM组食管酸暴露时间[3.45(1.55,6.40)%比1.20(0.40,2.30)%,Z=-2.940,P=0.003]、DeMeester评分[13.8(5.8,21.4)分比5.3(2.9,10.0)分,Z=-2.851,P=0.004]明显高于正常动力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10.15(7.52,13.65)mmHg(1 mmHg=0.133 kPa)比15.40(11.20,21.60)mmHg,Z=-3.241,P=0.001]、4 s完整松弛压[(3.79±0.57)mmHg比(6.05±0.50)mmHg,t=2.727,P=0.008]、远端收缩积分[334.65(208.25,438.92)mmHg·s·cm比1 258.70(919.00,1 750.10)mmHg·s·cm,Z=-6.305,P<0.001]明显低于正常动力组。采用CC v4.0时,IEM组食管酸暴露时间、DeMeester评分亦均明显高于正常动力组(P均<0.05),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4 s完整松弛压、远端收缩积分亦均明显低于正常动力组(P均<0.05),另外,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明显低于正常动力组[34.60(21.50,48.05)mmHg比49.67(36.75,61.10)mmHg,Z=-2.140,P=0.032]。结论在非糜烂性酸反相关疾病患者中,IEM与抗反屏障功能受损相关,且与食管酸暴露相关。相比CC v3.0,CC v4.0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得IEM患者异质性减少。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无效食管动力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高敏感 功能性烧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颈返试验(HRT)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以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测定(PiCCO)联合容量负荷试验(VE)获取的心输出量变异度(ΔCOVE)为金标准,将ΔCOVE≥15%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反之为液体反应阴性。所有患者进行HRT和VE,获取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及每搏输出量(SV)等血液动力学参数,其中包括HRT 15 s和60 s的数据,并与ΔCOVE相比,获得相关性指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RT后ΔCOHRT、ΔSVHRT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结果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液体反应阳性组36例,液体反应阴性组24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HRT前基线值1相比较,液体反应阳性组中HRT后15 s血液动力学参数CVP、CO、SV显著增加[CVP:(8.9±2.1)cmH2O vs(7.8±1.9)cmH2O,CO:(3.7±0.7)L/min vs(3.4±0.7)L/min,SV:(30.2±6.2)ml vs(27.2±6.7)ml,P<0.05],而液体反应阴性组无显著变化(P>0.05)。HRT 15 s与60 s相比,心率、MAP、CVP、CO及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E试验中,液体反应阳性组VE后MAP、CVP、CO及SV较补液前基线值2有所增加[MAP:(75.7±7.3)mmHg vs(72.0±7.6)mmHg,CVP:(9.1±1.5)cmH2O vs (8.0±1.8)cmH2O,CO:(3.8±0.7)L/min vs (3.5±0.6)L/min,SV:(30.2±5.6)ml vs (27.2±6.7)ml,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ΔCOHRT、ΔSVHRT与ΔCOVE具有相关性(r=0.82、0.83,P均<0.01)。此外,HRT中,以ΔCOHRT=11.7%为阈值,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95±0.03(95%CI:0.903~1.00,P<0.01),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7.5%;以ΔSVHRT=12.7%为阈值,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942±0.03(95%CI:0.884~0.999,P<0.01),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1.7%。结论HRT利用自体输液原理判断容量反应性,是一种无创、操作便捷、较可靠的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颈返流试验 容量反应性 感染性休克 心输出量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双一"高校医学研究生导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调研、文献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权值因子判断表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轮问卷总体权威系数为0.84;指标的Kendall's W协调系数为0.122,P=0.001,专家集中程度和协调性高度一致。初步建立了"双一"高校医学研究生导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构成。结论构建的"双一"高校医学研究生导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合理,为评价医学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双一流" 医学研究生导师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在短时间内蔓延至全国大部分省市且感染人数进行性增多,已正式明确有人传人的传染特点,现已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由于病毒的未知型,传染性强,暂无特效药物及长期的居家隔离等原因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甚至暴躁的心理状态,这些可以引起反酸、烧心、腹胀甚至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可能加重胃食管反病(GERD)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困扰其日常生活。为有效让GERD患者顺利度过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本文做一阐述,供广大临床同道借鉴。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传染病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价孕中晚期胎儿三尖瓣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三尖瓣反的80例孕中晚期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三尖瓣反流速度、三尖瓣反彩束占右心房比、右心房内径与左心房内径比、静脉导管A波流速,记录胎儿预后。其中,生理性反49例(对照组),产后超声或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或发现有影响胎儿心脏功能的非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31例(异常组)。结果异常组三尖瓣反流速度、三尖瓣反彩束占右心房比、右心房内径与左心房内径比明显高于对照组[(243.39 ± 100.31)cm/s比(120.23 ± 40.12)cm/s、(45.9 ± 12.3)%比(15.4 ± 2.3)%和1.30 ± 0.32比1.08 ± 0.04],静脉导管A波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7.96 ± 3.21)cm/s比(35.01 ± 4.5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9例患儿于出生后1个月内复查心脏超声,15例示三尖瓣反消失,34例示三尖瓣反有不同程度减轻。异常组31例中,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23例,非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8例;新生儿期死亡4例,胎死宫内2例,引产8例,出生后状况良好17例,生后1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反减轻或消失。结论产前超声检测胎儿三尖瓣反具有重要意义,可根据病因及反流程度评估胎儿预后。

  • 标签: 三尖瓣闭锁不全 胎儿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怀孕期间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二尖瓣反(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和评价MR最重要的影像学方法之一,本文对二尖瓣解剖结构及MR的超声心动图评价详细阐述,以便为MR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和筛选以及手术策略制定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形态 二尖瓣反流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内镜治疗逐渐流行,但目前缺乏应用的行业指导。为了规范GERD的内镜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胃食管反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疾病协作组牵头,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讨论,并召开了4次专家研讨会,制订了本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涉及GERD的诊断、内镜治疗前评估、内镜治疗方式选择指导及效果评价,以及GERD内镜治疗后的管理和随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内镜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世界范围内,胃上部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全胃切除术仍然是胃上部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常用手术治疗方式。然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不可避免出现营养代谢障碍。近端胃切除术由于保留胃部分功能,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优于全胃切除术。随着早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检出率的提高以及研究者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入,近端胃切除术重新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并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多。然而,传统的食管胃吻合方式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反性食管炎。对此,各种抗反消化道重建方式应运而生。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就近端胃切除术抗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选择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提供依据。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近端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病(GERD)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胜杰康公司磁性括约肌增强器(SS-MSA)临床试验的纳入排除标准,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前瞻性入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19例GERD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SS-MSA植入术。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32.2±7.3)岁(范围:22~50岁),身高(170.7±6.2)cm(范围:160~179 cm),体重(65.2±10.3)kg(范围:47.5~90.0 kg)。术后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24 h酸暴露总时间和反总次数;次要疗效指标为受试者每天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平均剂量,以及手术前后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GERD-Q)的各项评分。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患者GERD病史时间为19(54)个月[M(QR)]。手术时间为63(22)min,住院时间为3(2)d。未发生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发生轻-中度吞咽困难14例,1~3个月逐步缓解;腹泻1例。1例患者术后1个月因严重吞咽困难接受磁环取出术,无腐蚀、穿孔、移位等。5例患者术后1年GERD-Q评分[11.0(4.5)分比6(1.0)分,t=4.274,P=0.013]、24 h酸暴露总时间[6.2(4.8)%比0.1(0.9)%,t=5.814,P=0.004]、DeMeester评分[23.72(16.20)分比0.96(3.10)分,t=6.678,P=0.003]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质子泵抑制剂复用率术后1、3、6、12个月时分别为6/18、5/15、3/10、1/5。结论SS-MSA植入术安全简单,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1年随访结果满意,可以作为治疗GERD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胸外科手术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 食管括约肌,下段
  • 简介:摘要煤矿综采工作面作业过程中开展过断层作业时容易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为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并影响综采工作面的正常开采作业。为此,文章分析了断层区域煤岩完整性,并提出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的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 标签: 综采工作面 过断层技术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地处温带(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所以雷电活动比较强烈。漫长的输电线路穿过平原、山区、跨越江河湖泊,遇到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各不相同,所以遭受雷击的机会较多。据统计,我国电力系统各类事故、障碍统计中,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输电线路对于保“网”的重要地位,所以如何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 标签: 雷电,线路,事故,安全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县级气象部门开展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简要概况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基础条件,接着分析了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几点做好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 基础条件 问题 对策
  • 简介:在采煤工作中,随着粉尘的不断增加,空气污染现象不断加重。各个机械设备在运用期间,随着粉尘量的不断提升,影响规定中的标准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的产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维护现场与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为其提出有效对策,实现更好的防治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牵引后离断(SPLT)技术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重抗反双通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3例临床分期Ⅰ~Ⅱ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Siewert Ⅱ型)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5例,女38例;中位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45~79岁。103例患者中,49例行SPLT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设为SPLT组;54例行传统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反性食管炎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术中情况:SPLT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辅助分别为(261±48)min、(26±4)min、(114±42)mL、8.0(6.5,9.5)枚、1例;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4±42)min、(30±6)min、(118±46)mL、5.5(4.0,8.0)枚、9例;两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辅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Z=-4.05,χ²=4.72,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7,-0.47,P>0.05)。(2)术后情况:SPLT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1.5±2.7)d、4例;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2.5±4.3)d、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7,χ²=1.68,P>0.05)。103例患者中,1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左侧胸腔积液5例、吻合口漏4例、轻度肺炎2例、切口感染1例、乳糜漏1例。4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位置均在食管-空肠吻合口处,腹段食管受侵犯均>1 cm,术中均放置纵隔引流管经腹壁引出,通过肠内、外营养支持和充分引流后全部治愈。其余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3)随访情况:49例SPLT组患者中,4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4)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显示发生反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33%(1/43)。54例传统组患者中,5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4)个月。随访期间,4例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显示发生反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55%(4/53)。两组患者反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47,P>0.05)。结论SPLT技术可用于近端胃切除双重抗反双通道重建,与传统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比较,可降低中转辅助情况,增加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双通道 近端胃切除 自牵引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智能医学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并壮大成形的学科体系。早期人工智能,VR技术,移动通信等信息化技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手术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促进智能医学进一步发展;如今智能医学已应用于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手术操作、医院管理、药物研发、健康体系等医疗体系的各个方面。以5G医疗、医学云平台/大数据、先进材料合成、4D打印、AR/MR、超级智能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前沿科技将推动人类全面进入智能医学时代。

  • 标签: 智能医学 人工智能 手术机器人 移动通信 3D打印
  • 简介:摘要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它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力负担,避免主观化,有利于实现标准化。其主要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图像获取、图像分割、细胞识别与分类等几个关键的技术环节。近年来,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算法都进展迅速,这使得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从数字图像采集、白细胞分割到细胞特征提取、分类等方面都出现了重要的发展。其中,相对于传统的机器学习而言,深度学习技术在血细胞形态学识别方面的应用尤其值得关注。此外,显微血细胞图像数据库的不断涌现也为各种算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了解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关键技术进展将有利于推进其不断发展,更好地走向临床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从“传统的机器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不再依赖于人工提取特征,而是依靠其自动抽取数据的能力来实现。与国外血细胞图像数据库相比,国内数据库还有较大差距,应加强此方面的建设。

  • 标签: 白血病 人工智能 血细胞 形态学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用于研究、开发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兴科学,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完成需要人类智能的复杂任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语言识别、图像理解、遗传编程、机器人工厂和专家系统等专业领域。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不仅会引起患者外观与体型的改变,还会影响心理健康。临床中,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具有维持姿势的重要功能、脊柱外科手术有较长的学习曲线,使得脊柱侧凸的诊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大规模诊筛工作中易出现工作量大、易疲劳、高误诊率及漏诊率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发现AI技术具有的对样本数据内在规律和表征的深度学习能力,可应用于脊柱侧凸的诊断、筛查、手术决策、术中操作、预测预后和保守治疗等专业领域。然而,AI技术在现阶段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脊柱侧凸临床诊疗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足,包括数据采集不规范、技术研发难度大、技术固有缺陷、过度依赖及法律伦理等问题。借助文献数据库和相关数据共享网络,对近年来国内外AI技术在脊柱侧凸诊疗中的应用趋势和总体概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开展AI技术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将AI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诊治依赖于各类临床数据。目前,AI在哮喘筛查诊断、管理监测、分类评估和治疗等多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精准医学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就上述研究进行综述,探讨AI在哮喘领域的应用进展,并为其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哮喘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