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综述ICU家庭参与护理的基本概念,国外实施ICU家庭参与护理的方案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ICU家庭参与护理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应用推广现状进行文献分析,介绍现有ICU家庭参与护理理论,实施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法律伦理、文化差异等注意要点。结论 建议未来可通过借鉴国外理论框架,制定符合我国ICU实际情况的家庭参与护理理论体系并开展临床实证研究。

  • 标签: 重症监护室,ICU ICU家庭参与型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ICU重症肺炎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ICU重症肺炎治疗的共100例新生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10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有效性、各项体征改善时间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4.00%,显著低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2.00%;观察组患儿各项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儿各项体征改善时间;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8.00%,远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结论: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ICU重症肺炎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及临床效果,对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 ICU重症肺炎 新生儿护理
  • 简介:家庭是大多数儿童生活的重要资源。一般来说,在没有接受系统教育时,健全儿童会学到很多残疾儿童无法掌握的技能。对于残疾儿童来讲,居家的日常生活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操作机会和反馈,以传授由于残疾而导致的各种特殊技能。

  • 标签: 家庭参与 儿童生活 残疾儿童 技能
  • 简介:摘要作者介绍了参与共治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根据磁性医院标准建立共治委员会,引导激励ICU的临床一线护士参与护理事务管理与决策。经过3年的实践,ICU护理管理模式达到参与共治,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增强,工作投入水平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参与共治 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安全文化感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急诊患者出院后压疮管理中应用家庭参与远程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 70 例实施对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家庭参与远程护理模式,进行压疮管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护理知识认知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均 < 0.05 。 结论: 在急诊患者出院后压疮管理中应用家庭参与远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对压疮管理的认知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 急诊 压疮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样本均选自2020.7——2021.12之间,均为于我院抽取的NICU早产儿,随机性的将这72例样本划分为两个组别,并给予不同护理措施,分别为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行家庭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对基础性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更佳,组间相较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更高,组间相较P<0.05。结论: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NICU早产儿 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护理知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在老年2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名已确诊的2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人,出院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3个月内,统计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FPG),从按时服药、少糖饮食、规律作息、活动锻炼等方面评价依从性。结果:出院后采取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数(F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糖尿病患者应用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后具有明显的良好效果。

  • 标签: 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康复在精神发育迟滞合并营养不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38例精神发育迟滞合并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干预与家庭参与式康复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发育商、血清铁(Serum iron,SI)、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合并营养不良 家庭参与式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家庭参与护理时长对早产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4 月 -2019 年 12 月所收治的 120 例 早产儿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 60 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 家庭参与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 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生理机能、精神状态、身体状态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指标 ; 观察组患儿 不良反应发生率 5%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13.3% ,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家庭参与护理时长对早产儿护理效果的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了患儿 及其患儿 家属的负性情绪,同时减少 了患儿出院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进一步提高了患儿 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家庭参与 早产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在新生儿病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内收治的住院新生儿10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50例为对照组,在病房治疗时进行常规护理,50例为观察组,采用病房家庭参与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父母的新生儿知识掌握情况、1个月内再次入院的比例。结果: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父母对该疾病的认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传统护理模式的早产儿3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予家庭参与护理的早产儿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家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家长基本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内,观察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护理可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降低再入院率。

  • 标签: 家庭参与型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护理对NICU早产儿生长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遴选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收治100例的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别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参与护理,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NICU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前,NICU早产儿的平均体重、头围和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0d后,实验组平均体重、头围和身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家长满意度(90.00%)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家庭参与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NICU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优。

  • 标签: 家庭参与型护理 NICU 早产儿 生长情况 家属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家庭病房中家庭参与护理对家属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率、母亲焦虑情绪的相关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新生儿无陪病房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住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转入新生儿家庭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即责任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指导,并在责任护士指导和示范下,学习并承担患儿主要的日常护理。比较两组家长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率、母亲焦虑评分(SAS)。结果:观察组育儿胜任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母亲刚入院时的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较对照组SAS评分下降更显著(P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家庭病房 育儿胜任感 母乳喂养率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参与护理在胃溃疡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 对胃溃疡患者94例进行研究,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入院,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加用家庭参与护理,比较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44.21±12.25)分,生活质量得分为(224.00±18.78)分,高于对照组的(130.72±10.18)分和(204.22±17.16)分,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家庭参与护理的运用,可促进胃溃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胃溃疡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支持并参与肺心病的家庭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治疗缓解期出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家属参与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家庭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与其一位家属签订共同参与病人家庭护理活动的协议,最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有家属陪同一起参与护理措施的患者,护理措施完成率高且生活质量,在躯体,心里,情绪及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未住院16例多于对照组(8例),住院一次、两次及三次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家属的参与和配合能有效提高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家庭护理 家属参与配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内收治的住院新生儿 10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 50 例作为对照组在病房治疗的时候进行常规护理,剩余 50 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病房家庭参与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家长的新生儿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不同护理方式实施后,实验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更好,家长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对比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护理能够为患儿营造一个适合的生长环境,生长发育得到有效护理干预,同时新生儿家长对于新生儿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更好,相关技能更熟练,利于出院后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 知识掌握 生长发育 应用效果 使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属参与是否可以改善PICC护理质量进行讨论。方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观察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高,家属参与具有实际价值。

  • 标签: PICC护理 家庭护理 家属参与
  • 作者: 肖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江苏 仪征2119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家庭参与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21年6月-2022年12月作为时间区间,选取该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腹膜透析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红篮球分组方法开展分组,常规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1例实施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依从效率30例(96.7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极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腹膜透析;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