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动态心肌灌注CT成像(CTP),探究冠状动脉无狭窄者心肌灌注定量参数[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容量(MBV)]的数值范围。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因偶有胸闷或冠心病家族史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并经其证实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且自愿行动态CTP检查的34例受试者,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33~65(50±7)岁。入组受试者先后行静息-负荷动态CTP检查。依据心肌17段分段法,计算心肌各节段MBF、MBV值。统计分析整体水平无冠状动脉病变受试者的MBF、MBV参数值范围,并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冠状动脉供血区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冠状动脉无狭窄者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整体MBF、MBV值分别为(115.5±27.4)ml·100 g-1·min-1、(212.8±40.8)ml·100 g-1·min-1及(17.6±4.0)ml/100 g、(25.8±4.6)ml/100 g。右冠状动脉供血区MBF、MBV的绝对及相对储备值[MBF:(102.8±41.5)ml·100 g-1·min-1、107.7%±52.5%,MBV:(9.3±5.2)ml/100 g、62.1%±47.4%]均最高,但三支冠状动脉供血区参数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负荷状态MBF[(228.6±39.9)ml·100 g-1·min-1]及MBF绝对储备值[(113.3±46.2)ml·100 g-1·min-1]显著高于男性[(192.8±33.4)ml·100 g-1·min-1、(77.0±41.2)ml·100 g-1·min-1](均P<0.05)。女性MBF相对储备、静息态MBⅤ、负荷态MBV及MBV绝对储备和相对储备值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无狭窄者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MBF为(115.5±27.4)ml·100 g-1·min-1、(212.8±40.8)ml·100 g-1·min-1,MBV平均值为(17.6±4.0)ml/100 g、(25.8±4.6)ml/100 g。女性负荷状态MBF及MBF绝对储备值高于男性。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的关系,评价CT灌注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行胰腺CT灌注成像120例,其中正常胰腺34例,AP患者86例。采用德国SiemenssomatomSensation64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获取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P组平均BF、BV、TTP、PS分别为(113.57±50.04)ml·100ml^-1·min^-1、(146.61±45.11)ml/L、(148.88±21.16)0.1S、(119.53±52.36)0.5ml·100ml^-1·min^-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F、BV明显下降(P〈0.05),TTP、P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P患者的CT灌注参数BF、BV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存在相关性(P〈0.05),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AP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灌注参数BV、BF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存在相关关系,提示CT灌注成像在AP病情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癌结节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情况检查诊断当中,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内收治的30例肝癌结节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30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都需要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检查,并对比两组对象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对象的相关指标与参照组对象相比存在明显不同,数据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肝癌结节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情况检查方法选择而言,让其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肝癌结节 血液动力学 诊断 变化 灌注参数 CT
  • 简介:建立了CT系统模板参数标定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标定的参数,对接收数据进行了图像重构.最后对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论文予以评述.

  • 标签: 参数标定 图像重构 最小二乘
  • 简介:借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目的背景,用数学上的方法展开对模型的建立与优化。考虑到CT机器内部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即便能够熟练掌握各机器的操作与使用,但对于其成像原理和数据的处理也并不清楚。故对最基本的CT系统的成像原理和数据处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基于二维CT系统,研究分析其成像原理,对其误差以及精准性进行改进,使成像模型更加优化。

  • 标签: CT系统 成像原理 数据处理 理想化模型 矩阵转换
  • 简介:摘要CT系统可以对样本进行断层成像获取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但CT系统在安装时会存在误差,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典型的二维CT系统,根据已知模板确定CT系统的探测器单元间距、旋转角度和增益系数。再利用Radon逆变换,通过反投影滤波重建算法,重建未知介质的图形并求得其实际吸收率。

  • 标签: CT系统参数 滤波反投影重建 Radon 逆变换
  • 简介:针对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问题,要求利用已知结构模板标定系统参数,对未知介质进行探测成像,给出该未知介质相关信息,并设计新模板,建立对应的标定模型,以改进标定精度和稳定性。

  • 标签: CT系统 Radon变换 参数标定 投影定理
  • 简介:CT系统在安装时往往存在误差,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需要对安装好的CT系统进行参数标定,并据此对未知结构的样品进行扫描成像。基于此,本文建立了在特殊角度下接收器接收信号分布与X射线照射角度相关性的解析几何模型、模板切线与射线照射角度以及物体投影在接收器上位置分布关系的解析几何模型,并根据附件中的数据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确定了图像的实际位置,并用灰度矩阵确定各点吸收率。

  • 标签: 滤波反投影法 图像重建算法 衰变函数 灰度矩阵 投影图像重建
  • 简介:摘要CT系统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根据X射线衰减情况,构建物体影像,以详细获知样品内部信息。当前CT系统在各领域中应用广泛,优点突出,为保证其更好的应用,有必要对其相关知识进行研究。本文探讨CT系统成像原理,介绍标准模板计算方法,重点探讨系统参数的标定以及图像重构相关知识,以供参考。

  • 标签: CT系统 参数标定 成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排容积CT双血供灌注参数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诊断,记录CT双血供灌注参数肺动脉流量(PA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灌注指数(P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多排容积CT双血供灌注参数对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长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患者PAF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3~T4期、淋巴结转移患者BAF值均高于T1~T2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T3~T4期、淋巴结转移患者PI值低于T1~T2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其他不同病理特征患者BAF、PI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BAF、PI值联合诊断肺癌肿瘤T3~T4期的AUC为0.863(95%CI:0.773~0.953),诊断价值较高;BAF、PI值联合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74(95%CI:0.786~0.962),诊断价值较高。结论BAF值升高、PI降低提示肺癌患者肿瘤分期程度高,有淋巴结转移风险。

  • 标签: 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多排容积CT 双血供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能量CT碘定量参数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灌注及肝功能的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28例作为肝硬化组,并以1∶1配比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行双能量CT增强扫描。比较两组肝脏灌注参数[门静脉血流碘含量(PVIC)、肝动脉供血比重碘分数(AIF)、门静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p)、动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a)]、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参数峰值(PV)、正性增强积分(PEI)、信号增强率(SER)]和肝硬化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肝脏灌注参数、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Child-Pugh分级和肝脏灌注参数、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PVIC、Ip低于健康对照组,AIF、Ia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PV、PEI、SER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中,Child-Pugh C级患者PVIC、Ip低于A、B级患者,AIF、Ia高于A、B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C级患者PV、PEI、SER低于A、B级患者(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与PVIC(r=-0.516)、Ip(r=-0.534)、PV(r=-0.671)、PEI(r=-0.582)、SER(r=-0.635)呈负相关(P<0.05),与AIF(r=0.725)、Ia(r=0.649)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肝脏灌注参数会出现异常表达,并与Child-Pugh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双能量CT碘定量参数可为临床评估肝功能储备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双能量CT碘定量参数 肝脏血流灌注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后处理大脑中动脉不同监测位置对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溪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行全脑CT灌注成像检查患者35例的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资料,每例数据进行3次图像后处理,分别选取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中动脉M2段作为输入动脉的监测位置。取右侧颞极连续3个层面绘制感兴趣区(ROI),测量全脑灌注成像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排空时间(TTD),取3个层面的平均值,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监测位置为C1的各个灌注参数分别为CBF(75.699±15.491)mL·100 mL-1·min-1、CBV(4.892±0.725)mL/100 mL、MTT(4.375±0.745)s、TTD(3.926±1.049)s;监测位置为M1的各个灌注参数分别为CBF(74.219±12.722)mL·100 mL-1·min-1、CBV(4.982±1.072)mL/100 mL、MTT(4.475±0.871)s、TTD(4.115±1.164)s;监测位置为M2的各个灌注参数分别为CBF(71.431±14.743)mL·100 mL-1·min-1、CBV(4.797±1.021)mL/100 mL、MTT(4.620±0.936)s、TTD(4.105±1.249)s。监测位置为C1与M1间的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监测位置C1与M2间的CBF、MTT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BF:t=2.600,P<0.05;MTT:t=-2.510,P<0.05),而两者间CBV、TTD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监测位置M1与M2两者间的CBF、MTT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BF:t=2.277,P<0.05;MTT:t=-2.371,P<0.05),而两者间CBV、TTD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选择不同监测位置对全脑灌注成像参数值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全脑CT灌注成像后处理时,应尽量选颈内动脉C1或大脑中动脉M1段作为监测位置。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 灌注成像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双能扫描投影 脑血管循环 梗死,大脑中动脉
  • 简介:【摘要】CT 系统可用于多种疾病检查,应用十分普遍。但是 CT 系统在安装时往往存在误差,大大影响了成像的质量,可能会对疾病的诊断造成误差。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改善该问题的方法,因此需要对安装好的CT系统进行参数标定,即借助于已知结构的样品(称为模板)标定CT系统的参数,并据此对未知结构的样品进行成像.再根据图像得到样品的直观信息以及对样品的其他深层信息的挖掘。

  • 标签: Radon逆变换 相关性分析 中心切片定理 最优化模型
  • 简介:摘要近年来,CT成像在医学、工业等领域都体现了及其重要的地位。CT成像利用样品对射线能量的吸收特性对生物组织和工程材料的样品进行断层成像,由此获取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

  • 标签: CT成像 参数标定 线性方程组 图像重建算法 Radon变换
  • 简介:CT系统是医学诊断的重要工具.由于CT系统安装时往往存在误差,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需要对CT系统进行参数标定.根据给定的模板及其接收信息,提出了一个"纵横定位模型"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等参数.根据所求得的参数,使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为了去除反投影算法的星状伪迹,使用了R-L滤波器,从而得到了图像的几何形状和位置.

  • 标签: CT系统参数标定 纵横定位模型 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脑出血患者59例,分别在人组时、人组后7d、14d、28d应用CT灌注测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参数数值,计算脑出血侧(患侧)与其健侧镜像部位各参数的比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rCBF、rCBV7d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MTT与TTP7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缩短,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且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波动性的变化规律。

  • 标签: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