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中利用MR下颌关节张闭口位检查的作用价值。方法:样本对象为20例(40侧下颌关节)于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科室接受检查的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使用高场MR扫描,采用下颌关节专用线圈或头线圈在斜矢状闭口位、开口位以及斜冠状闭口位上应用自动旋回波以及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SPGR)进行扫描,确定患者的状。结果:40侧关节均获得比较清晰的MR图像,能够比较清晰了解患者的关节盘位置情况;FSPGR序列能够比较清晰显示关节盘的形态,但关节盘后带与双板区间分解与关节盘前缘与翼外肌结构显示不佳。结论:MR下颌关节张闭口位检查对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MRI检查 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检查 诊断
  • 作者: 杨洋 范帅 徐丽丽 蔡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
  • 简介:摘要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颌面部的常见疾病,患者多存在张口受限、关节疼痛或者关节弹响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困扰。疾病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科学诊断和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TMD患者的治疗优先采取保守、可逆的治疗方式,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可达到改善症状、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本文将就目前TMD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康复医学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为TMD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诊断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关节松动术+超短波治疗仪应用在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100例TMD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5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纳入50例,行关节松动术+超短波治疗仪治疗),评价组间最大张口距离、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ricton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张口距离更大,VAS、CMI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TMD患者行关节松动术+超短波治疗仪治疗,能够改善张口受限、疼痛等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松动术 超短波治疗仪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在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M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98例和联合组102例。常规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1.74±5.13)岁,实施稳定性咬合板治疗;联合组男64例、女38例,年龄(30.65±5.28)岁,实施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观满意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OI)、下颌关节功能量表(Helkimo)评分、静息状态下表面肌电图[左侧肌前束(LTA)、右侧肌前束(RTA)、左侧咬肌(LMM)、右侧咬肌(RMM)]。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98/102)]、外观总满意率[93.14%(95/102)]高于常规组[82.65%(81/98)、75.51%(74/98)](χ2=9.586、P=0.002,χ2=11.857、P=0.001)。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2.09±0.45)分]、Helkimo评分[(1.27±0.35)分]均低于常规组[(3.26±0.53)分、(2.04±0.33)分],TOI[(3.87±0.52)cm]高于常规组[(3.35±0.48)cm](t=16.852、15.944、7.341,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LTA[(2.31±0.33)μV]、RTA[(2.18±0.36)μV]、LMM[(1.37±0.24)μV]、RMM肌电值[(1.25±0.25)μV]均低于常规组[(2.87±0.35)μV、(2.79±0.38)μV、(1.68±0.23)μV、(1.74±0.26)μV](t=6.639、6.646、5.314、7.746,均P<0.001)。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TMD患者效果显著,能缓解咀嚼肌痉挛,恢复下颌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张口受限程度,且能提高美容效果。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性咬合板 手法复位 表面肌电图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采取1.5T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采取1.5T核磁共振诊断的结果,分析患者诊断关节盘移位情况。结果:1.5T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显示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均有所不同,一侧可复一侧不可复性前移位13例;单/双侧可复性前移位14例;单/双侧不可复性前移位22例等情况。结论: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采取1.5T核磁共振对于早期关节关节盘移位等情况有较好的诊断结果。建议临床广泛应用1.5T核磁共振诊断早期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 核磁共振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五官超短波治疗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2023年院收治的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弹响度、MMO对比及Fricton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弹响度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最大主动开口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Fricton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五官超短波治疗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五官超短波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阻生牙拔除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中,将优化拔牙护理运用其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54例阻生牙拔除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分别实施常规化全程护理(对照组)和在该基础上的优化拔牙护理(研究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症状中,研究组相对更少,对照组相对较多,P

  • 标签: 阻生牙拔除 全程护理 颞下颌关节
  • 简介:摘要:下颌关节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疾病,影响着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下颌关节疾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进展。通过对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治疗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疾病,影响因素,治疗进展
  • 作者: 田美 张双双 孙国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第五门诊部,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京 210008
  • 简介:摘要肿瘤样钙盐沉着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病理状况,其特征是在关节内或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形成钙盐沉积,鲜见下颌关节区受累。本文报告2例下颌关节区肿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的诊疗过程及随访结果,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青少年龋齿正畸患者下颌关节关节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进行青少年正畸针对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颌关节关节病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可知,患者的口腔不良习惯、常食硬食及龋齿与下颌关节关节发病率呈正相关;心理健康水平、牙齿吻合程度与下颌关节关节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发生下颌关节关节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有不良口腔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牙齿吻合程度、心理健康水平,在患者的后期治疗中可将本次的青少年正畸针对性护理措施中的几点作为护理措施实施的重点,以达到避免患者再次发生下颌关节关节病的临床目标。

  • 标签: 不同护理措施 正畸 颞下颌关节病 青少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研发颈托结合头帽弹性外固定方法治疗下颌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下颌关节脱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4例,采用颈托结合头帽弹性外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64例应用传统绷带外固定方法治疗。观察两组舒适性、一年内复发率。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手法复位成功,患者术中无严重不适,复位时间短,患者无明显痛苦。结论:对比治疗舒适性、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治疗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颈托 颞下颌关节脱位 传统 外固定 设计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12名多导睡眠图(PSG)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儿童与36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儿童的下颌骨皮质骨宽度(MCW)进行了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PSG诊断为OSA儿童与健康儿童(3.2±0.5mm;P=0.003)相比MCW较薄(2.7±0.4mm),MCW与OSA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β=0.74,P<0.01),MCW与OSA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诊断为OSA的儿童下颌皮质宽度减小,这可能反映了SDB与骨稳态的改变相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整脊推拿手法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1月-2023年4月经我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对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标、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定指数与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为81.5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整脊推拿 治疗效果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采用腰骶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时的效果与优势。方法:基于2020年2月到2022年5月我院康复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80例患者,针对入选患者结合入院后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腰骶部正骨手法,常规组应用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基于改良McnNab、JOA和ODI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3天时的疼痛感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在预后各项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治疗方面腰骶部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疾病疼痛感,同时对于患者的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患者的远期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紊乱 腰骶部正骨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筋膜内热针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顽固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顽固性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筋膜内热针。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冲击波治疗后予以腰椎局部筋膜内热针治疗对顽固性腰椎小关节紊乱有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并可以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筋膜内热针 放射式冲击波治疗 顽固性腰椎小关节紊乱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郭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东华医院,重庆400032
  • 简介:盛夏时节,大家都宅在家里,实在是太热了,根本没有食欲,自然要找点凉拌的食物来解渴,所以,一到晚上,大家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喝着冰镇啤酒,一边吃着烤肉,倒也是一种享受。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对他们的胃有很大的影响,会引起更多的消化道疾病。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肠胃的功能减弱,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消化性溃疡。

  • 标签: 伏天饮食;肠胃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