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对治疗前后不同阶段对症状改善情况及疼痛指数、关节弹响缓解情况及张口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疼痛指数、关节弹响、张口度情况随戴用时间明显改善,每次复诊时均较上次复诊好转。6个月后疗效情况,显效11例(27.5%),有效24例(60.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对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型咬合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关节强直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下颌关节强直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术治疗现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评判结果,优为7例(23.33%),良好14例(46.67%),进步9例(30.0%),经术后2~3年随访,30例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结论手术前必须首先确定关节内强直、关节外强直;关节内强直采用髁突切除术及下颌关节成形术治疗,关节外强直采用切断和切除颌间挛缩的瘢痕。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手术方法 关节内强直 关节外强直 疗效
  • 简介:10]对关节盘移位在症状人群和无症状人群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  无症状人群TMJ中存在较多的关节盘移位,  由于关节盘移位作为关节紊乱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在无症状人群中有较高的检出率

  • 标签: 下颌关节 关节磁共振 成像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下颌关节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其CT影像的表现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符合本次实验标准的患有下颌关节D-TSGCT(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CT特征表现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后发现,50例患者均有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并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表现为颅底骨质遭到破坏;5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表现为髁突骨质遭到破坏或吸收;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均表现为增强扫描影像有明显的强化。结论患有下颌关节D-TSGCT的患者,其CT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密度软组织肿块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明显强化的症状,同时可能会伴有颅底骨质和髁突骨质出现破坏或吸收情况。

  • 标签: 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 CT影像 颞下颌关节
  • 简介:摘要:多年以来,在我国口腔医学界一直都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下颌关节紊乱病。不仅仅在我国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下颌关节紊乱病都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无数人民口腔健康的一个高发疾病。在下颌关节紊乱病之中,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无疑是一个十分普遍且高发的疾病表现。对此,笔者将在本篇文章中,针对下颌关节紊乱病问题,进行细致的剖析与解读,从而归纳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改善意见和提高建议,推动我国的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医疗水平的有效提升。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锚固术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1993~1999年笔者应用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04例,韦贵康.双连椅手法整复治疗胸腰椎后关节损伤2178例.广西中医药,2.2.2旋法以棘突右偏为例

  • 标签: 关节紊乱 手法整复 整复治疗
  • 简介:  1993~1999年笔者应用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04例,韦贵康.双连椅手法整复治疗胸腰椎后关节损伤2178例.广西中医药,2.2.2旋法以棘突右偏为例

  • 标签: 关节紊乱 手法整复 整复治疗
  • 简介:摘要(中文)由于脊柱小关节错位,刺激脊神经或交感神经,导致以心悸、怔忡、心律失常为主诉的疾病为脊源性心律失常。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经心脏器质性病变诊疗后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很多临床工作者把眼光放到了脊柱本身。所以了解脊柱小关节紊乱型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和器质性心脏病鉴别诊断更好的为临床工作者带来更好的参考和今后的研究发展。

  • 标签: 因素 功能性心律失常 脊柱小关节紊乱
  • 简介:摘要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法整复为主,本文通过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分析、“筋骨并重”在扳法运用及结合肌肉锻炼治疗的应用做了深入探讨,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手法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扳法 筋骨并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德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德昌6155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9-02由于当前环境的影响,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各种外在的条件致病因素下,小肠功能紊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小肠功能紊乱也可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就是肠胃综合征,发病时多表现为肠胃的运动与分泌机制失调,即没有器官上的病理改变,但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也一定要与外科的其他一些急腹症如阑尾炎、胃肠穿孔、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等区分开来,以免误诊。其主要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本文将针对引起小肠功能紊乱都有哪些因素及对应的治疗和防范措施会做出一一分析,使患者能够对小肠功能紊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患了小肠功能紊乱的病人有一个确切的治疗过程及对应的预防普及知识。1小肠功能紊乱表现在哪些方面?小肠功能紊乱是一个缓慢的起病过程,病程往往是长年累月发展来的,在期间会间接性或持续发作,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之间,在细小的可划分为咽、食管、胃,但往往在肠道的表现症状是最为明显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时也可能伴有一些身体局部神经性疼痛症状。1.1咽异感症是小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表现,患者会觉得咽部会有异常感觉,如灼烧感、阻塞感、异物感等体感不适,但是不影响饮食,这样的症状减轻和加重往往与心情的变化而有所关系。1.2食管痉挛,在进饮食时会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或食道疼痛,进食时由于刺激性的过冷或过热食物容易诱发这样的症状,一般症状的出现都比较短暂,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会有所不适,可以调整呼吸或进行喝水来减轻缓解不适[1]。1.3肠曲呈分节充盈现象,通常情况小肠早期的运动功能是快速的,到后期小肠的运动功能会慢慢减低,此症状是由于肠壁发生不规则节段性痉挛而呈分节状充盈。少数病例小肠呈弥漫性痉挛,使肠管呈痉挛性变细。1.4神经性厌食,主要表现为厌食或拒食,严重的患者会体重减轻。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低血压、体温过低、心动过缓、饥饿感丧失等症状。1.5粘膜皱襞改变,早期粘膜皱襞粗糙、紊乱、不现则,后期粘膜皱襞平坦、模糊、消失。2诱发小肠功能紊乱的因素是什么?自身饮食的不良习惯,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上班不吃早餐,吃的过饱或饥饿过度等,都可促使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部分切除对重型额顶部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重型额顶部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其中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47例为对照组,行肌部分切除术的另外47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通过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优良率分别为66%(31/47)、85.1%(40/47),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较优(P<0.05);此外术前两组肌厚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肌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额顶部颅脑损患者通过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肌部分切除共同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 标签: 颞肌部分 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德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凉山6155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5-02由于当前环境的影响,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各种外在的条件致病因素下,小肠功能紊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小肠功能紊乱也可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就是肠胃综合征,发病时多表现为肠胃的运动与分泌机制失调,即没有器官上的病理改变,但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也一定要与外科的其他一些急腹症如阑尾炎、胃肠穿孔、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等区分开来,以免误诊。其主要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本文将针对引起小肠功能紊乱都有哪些因素及对应的治疗和防范措施会做出一一分析,使患者能够对小肠功能紊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患了小肠功能紊乱的病人有一个确切的治疗过程及对应的预防普及知识。1小肠功能紊乱表现在哪些方面?小肠功能紊乱是一个缓慢的起病过程,病程往往是长年累月发展来的,在期间会间接性或持续发作,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之间,在细小的可划分为咽、食管、胃,但往往在肠道的表现症状是最为明显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时也可能伴有一些身体局部神经性疼痛症状。1.1咽异感症是小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表现,患者会觉得咽部会有异常感觉,如灼烧感、阻塞感、异物感等体感不适,但是不影响饮食,这样的症状减轻和加重往往与心情的变化而有所关系。1.2食管痉挛,在进饮食时会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或食道疼痛,进食时由于刺激性的过冷或过热食物容易诱发这样的症状,一般症状的出现都比较短暂,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会有所不适,可以调整呼吸或进行喝水来减轻缓解不适。1.3肠曲呈分节充盈现象,通常情况小肠早期的运动功能是快速的,到后期小肠的运动功能会慢慢减低,此症状是由于肠壁发生不规则节段性痉挛而呈分节状充盈。少数病例小肠呈弥漫性痉挛,使肠管呈痉挛性变细。1.4神经性厌食,主要表现为厌食或拒食,严重的患者会体重减轻。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低血压、体温过低、心动过缓、饥饿感丧失等症状。1.5粘膜皱襞改变,早期粘膜皱襞粗糙、紊乱、不现则,后期粘膜皱襞平坦、模糊、消失。2诱发小肠功能紊乱的因素是什么?自身饮食的不良习惯,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上班不吃早餐,吃的过饱或饥饿过度等,都可促使肠胃蠕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350例下颌骨骨折中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有445处,方法对350例下颌骨骨折病例,35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表2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例临床研究 骨折例
  • 简介:X线表现主要是小肠的张力和动力异常,小肠功能紊乱X线表现临床关系 ,小肠黏膜皱襞的改变以及分泌过多和积气等几方面的表现

  • 标签: 临床关系 功能紊乱 小肠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伴脂代谢紊乱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收集颈动脉斑块伴脂代谢紊乱住院患者156例,了解既往病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給予常规治疗和健康管理干预,系统化出院随访,每3个月门诊随访,复查颈动脉彩超和血脂情况,记录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健康管理12个月后,患者遵医行为提高,血脂达到正常水平,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降低。结论长期健康管理可控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颈动脉斑块情况。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脂代谢紊乱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探究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我门诊部收治的45例下颌骨缺损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予以修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修复手术后,43例患者未出现植骨床感染,植骨区创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感染,经全身抗炎治疗及局部处理后创口愈合,植骨成功率达100%。结论对不同的下颌骨缺损患者实施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法,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植骨成功率,促进创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颌骨缺损 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