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不同症状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焦虑的差别,为心理治疗对策提供试验依据。方法206例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的TMD患者和201名无症状志愿者,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根据患者主诉分组。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TMD患者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及总分高于无症状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躯体化=3.79,P躯体化=0.000;t抑郁=2.14,P抑郁=0.033;t焦虑=2.91,P焦虑=0.004;t敌对=3.93,P敌对=0.000;t精神病性=2.48,P精神病性=0.013;t总分=2.80,P总分=0.005);女性TMD患者的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女性无症状志愿者(t状态焦虑=3.52,P状态焦虑=0.001;t特质焦虑=4.26,P特质焦虑=0.000),两组男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状态焦虑=0.36,P状态焦虑=0.718;t特质焦虑=0.76,P特质焦虑=0.453);(2)不同症状TMD患者在躯体化和状态焦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躯体化=2.714,P躯体化=0.046;F特质焦虑=3.007,P特质焦虑=0.031),具有单纯疼痛症状者躯体化得分高于单纯弹响患者(P=0.005),单纯弹响及疼痛伴弹响患者的特质焦虑得分高于疼痛伴开口受限者(P=0.016)。结论TM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比无症状人群低,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方面。女性TMD患者有明显焦虑特征。单纯疼痛TMD患者躯体化比单纯弹响者更为明显。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心理社会因素 症状自评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78例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2组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确诊的TMD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间正性刺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负性刺激量及总刺激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人际、意识等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TMD患者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保持患者精神舒畅,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松弛咬合板治疗下颌关节紊乱病伴深覆牙合的疗效。方法采用松弛咬合板治疗42例下颌关节紊乱病伴深覆牙合患者。结果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治疗1个月后的总治愈率分别为33.00%,26.67%,18.18%,44.45%;3个月后的总治愈率分别为83.33%,73.33%,45.45%,70.37%;6个月后的总治愈率分别为94.44%,80.00%,54.55%,81.48%。结论临床采用松弛咬合板治疗下颌关节紊乱病伴深覆牙合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外法复位对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颌关节脱位患者9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口内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外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46例,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复位成功44例,成功率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外与口内两种手法复位治疗下颌关节脱位疗效相当,但口外法复位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 标签: 口外法复位 颞下颌关节脱位 临床疗效
  • 简介: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在临床上多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近年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有一定联系。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复杂,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使用CBL+PBL的教学模式对TMD的相关心理因素进行学习和探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 标签: CBL+PBL的教学模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下颌紊乱综合症(TMD)是一个综合术语,它包括累及咀嚼肌和(或)下颌关节的众多临床问题,也被称为颅下颌关节病。其影响进食和语言功能,大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探讨我院收治的下颌紊乱综合症患者,经口腔科和针灸科通过咬合板和电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发现,在解决患者张口受限咬合板能迅速取得效果但是在解决疼痛方面祖国医学的电针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咬合板

  • 标签: 颞下颌 关节 咬合板 电针 疗效
  • 简介:下颌关节是人体最复杂关节之一,其位置深在,常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方法加以研究.传统的二维影像检查方法由于影像重叠及失真,影响其准确性,而锥形束CT克服了这些缺点,能够在三维方向上对下颌关节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断及病理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缺牙伴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同期治疗方案。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0月,5例缺牙伴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平均年龄41.8岁(28~51岁),术前经MRI检查确诊为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全景片、锥形束CT(CBCT)确定缺牙位置及缺牙区骨量,临床检查开口度均小于一指,关节区有明显疼痛。术前采用Simplant11.04软件辅助设计种植体植入方案,并制作种植导板,术中关节盘锚固术和导板辅助一期牙种植手术先后进行,术后3个月行二期种植手术,半年后进行冠修复。结果:术后关节盘位置、开口度恢复良好,关节区无疼痛,缺牙区牙冠形态、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期望种植修复牙列缺损但伴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患者,将关节盘锚固术和种植手术同期进行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开口受限 种植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垂直向异常患者中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正颌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55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80例,女性175例,年龄10-45岁,常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口内全景X线片及下颌关节开闭口斜矢状位磁共振,并对关节结构情况进行观察,其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255例正畸就诊患者中,高角患者98例,关节结构异常76例,异常比例77.6%,均角患者132例,关节结构异常81例,异常比例61.4%,低角患者25例,关节结构异常19例,异常比例76%。结论:下颌关节结构异常在正畸就诊人群中的比例较高,其中以高角患者患病率最高。

  • 标签: 正畸 颞下颌关节 结构异常
  • 简介:目的建立不同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环境下的动物模型,研究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TMD)软骨关节基质成分Ⅱ型胶原、多糖聚糖体、胶原酶,以及IGF-1、TGF-β1、TNF-α、IL-2与IL-3的变化情况。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正常与+Gz下的下颌软骨细胞,提取总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Ⅱ型胶原、多糖聚糖体、胶原酶,以及IGF-1、TGF-β1明显减少,TNF-α、IL-2与IL-3显著增高。结论在+Gz下,下颌关节软骨基质成分受到严重影响,修复能力下降,炎性反应增加。

  • 标签: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颞下颌关节软骨基质成分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压脊柱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椎后关节紊乱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整压脊柱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压脊柱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整压脊柱法 胸椎间后关节紊乱 抬肩顶推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治疗主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3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经治疗治愈17例,好转12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是一个慢性、渐进性加重的疾病,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此病的发病率并延缓其发展进程。

  • 标签: 腰椎后关节突紊乱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浮针疗法对治疗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53)和实验组(n=53),参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给予浮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参照组77.4%,复发率3.8%显著低于参照组2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浮针疗法对治疗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 标签: 颞颌关节炎 浮针疗法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