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被试判断的准确率验证Gaydar的存在及局部判断依据。方法向45名被试(绝对异性恋31人,非绝对异性恋11人)展示41位模特(绝对异性恋20人,非绝对异性恋21人)的面部照片,报告模特性取向及判断依据。结果①全体被试的判断正确率为56.7%,高于随机概率。②女性被试的灵敏度(t=-3.24,P<0.01)和阴性预测值(t=-2.291,P<0.05)均高于男性被试。③比较绝对异性恋与非绝对异性恋的正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高正确率组与低正确率组被试的判断依据,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Gaydar存在于异性恋和同性恋群体中,其中女性被试有更强的识别同性恋者的能力。

  • 标签: Gaydar 性取向 面部特征
  • 简介:针对单一特征步态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步态能量图(GaitEnergyImage,GEI)中动态部分和Gabor小波特征融合的步态识别算法.首先,通过运动目标检测及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等预处理操作得到步态轮廓图,再进一步从步态轮廓图计算得到步态能量图,并从中分割出动态部分.然后,利用Gabor小波从步态能量图的动态部分中提取不同角度的信息,将两步态特征融合在一起,对融合后得到的特征向量用改进的KPCA方法进行降维.最后,将降维后的融合特征向量输入到基于多分类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中,从而完成步态的分类和识别.经过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CASIA步态数据库上进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特征的步态识别方法相比,融合后算法的识别率提高了约10%.

  • 标签: GABOR小波 步态能量图 特征融合 改进的KPCA 支持向量机
  • 简介:提出一种步态能量图(GaitEnergyImage,GEI)的Gabor小波特征与协同表示的步态识别算法.首先通过运动目标检测,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等预处理操作得到步态轮廓图,然后进一步从步态轮廓图计算得到步态能量图.该算法将步态能量图的Gabor特征作为特征矢量,采用协同表示的方法进行步态识别.在实验阶段,通过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CASIA步态数据库的DatasetB上进行测试,证明上述算法具有运行速度快的优点,并且对于跨视角步态识别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 标签: GABOR小波 步态能量图 协同表示
  • 简介:面部特征点准确定位对于表情识别面部动画合成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时代自拍的盛行,人们对于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光照,角度和遮挡条件下的准确特征点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级联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面部特征点定位算法,在初步特征识别的基础上利用级联网络进行回归优化拟合,从而达到了精确定位的效果。

  • 标签: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级联 面部特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期望早期识别,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选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早期临床特征和表现,并进行治疗和疗效观察。结果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体温≥39℃,神经系统临床特征以易惊、肢体抖动、嗜睡、呕吐多见,少数可出现抽搐、无力症状;呼吸循环系统症状以呼吸和心率异常多见,少数可出现四肢末梢循环障碍、肺水肿、肺出血。经治疗后,126例患儿中,治愈117例(92.86%),未愈8例(6.35%),死亡1例(0.79%)。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早期识别 治疗
  • 简介:为实现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识别,以问卷的形式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反馈情况进行考查和归纳,提取教学意识能力、教学风格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7个有效教学特征因子,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数据处理。提取有效教学的特征值,对有效教学特征因子进行量化,得到有效的教学特征数据,进而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有效教学特征数据进行分类,建立标准有效教学模型库。将新的教师有效教学特征值通过模糊模式识别中贴近度的方法与模型库相匹配。如果不匹配,提出4种提升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后续的教学风格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模糊聚类 有效教学 特征因子
  • 简介:为提高无人车行驶过程中前方车辆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LIghtDetectionAndRanging,LIDAR)深度信息和视觉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sofOrientedGradients,HOG)特征的车辆识别和跟踪方法。目标首次进入视野时,聚类处理激光雷达深度信息并确定假设目标的候选区域,采用车辆尾部的HOG特征对假设目标进行验证。在HOG特征验证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Machine,LS-SVM)算法对样本集HOG特征进行训练学习,生成车辆分类器模型。对于验证后的目标车辆,采用激光雷达获取的深度信息对目标车辆进行持续跟踪。构建了2种车辆模型,结合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方法提取出车辆特征,生成目标模型。同时,提出了基于多特征马氏距离的目标关联代价方程,实现了多目标的关联;完成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车辆状态滤波和位置估计,更新了跟踪器模型。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实现了目标跟踪的3个状态:1)初始化模型的生成;2)跟踪过程中跟踪器的更新与预测;3)目标驶离视野时跟踪器的删除。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跟踪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激光雷达(LIDAR) 视觉 车辆识别 车辆跟踪 数据关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面部烧伤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面部烧伤患儿3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患儿护理过程,积累护理经验。结果本次研究的33例面部烧伤患儿均已痊愈,并且无感染与并发症情况出现,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面部烧伤患儿,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并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烧伤初期护理、休克期护理、抗感染护理、恢复期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面部烧伤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头面部烧伤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烧伤护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生命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头面部烧伤患儿采用烧伤护理干预,利于改善生命指标,增强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恢复。

  • 标签: 头面部烧伤 护理 儿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面部闪罐配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痤疮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面部闪罐配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对照组实施中药面膜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闪罐配合中药面膜外敷能有效的治疗面部痤疮。

  • 标签: 面部闪罐 中药面膜 痤疮 治疗 美容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因为各个企业单位生产和建设的需要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满足各系统的电力供给,电力系统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完善,而配电网铁磁谐振及弧光接地过电压现象的出现给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在电网规模没有达到生产所需要求的情况下,频繁及过量的电力使用给电网系统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电网安全的保证,更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根本,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把各项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就必须要对过电压等等不利于配电网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把控,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配电网铁磁谐振及弧光接地过电压特征识别,并找到其进行抑制的方法及策略,为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

  • 标签: 配电网 铁磁谐振 弧光接地 过电压 特征识别 抑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闪罐结合中医护理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取中医护理门诊痤疮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由中医科护理门诊的专科护士进行治疗及护理。治疗组给予面部闪罐,每周2~3次,加以面部护理,饮食指导;对照组给予面部护理及饮食指导。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3例,好转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70%;P≤0.05。结论面部闪罐结合中医护理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基层单位及护理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学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他克治疗面部皮炎疗效,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 2015年 1月~ 2016年 6月,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皮炎患者 146例,分阶段治疗。结果:第一阶段治疗痊愈率 40.41%( 89/146)。患者治疗后皮损面积、瘙痒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87例患者接受了第二阶段治疗,治疗后随访 6个月,复发率 1.15%( 1/87),低于其他患者 28.74%( 2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第一阶段痊愈者年龄、 EASI、使用含激素产品时间、病程低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他克治疗面部皮炎疗效肯定,急性期用药痊愈率较高;分阶段治疗有助于降低面部皮炎复发风险,复发与患者等年龄、病程等因素有关。

  • 标签: 皮炎 他克莫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颜面部换药、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7例颜面部外伤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35.1%(13/37)为缝合伤,24.3%(9/37)为擦伤,32.4%(12/37)为锐器伤,8.1%(3/37)为化脓伤。创面最小的为0.6×0.2cm,最大为0.7×0.4cm,平均面积(0.6×0.3)cm。结论颜面部遍布着丰富小血管与神经既是人体暴露部位也是最易受伤部位,面部外伤对患者容貌影响较大,清创、换药过程中严格遵循美学要求,注意保护容貌,减轻出血与疼痛。

  • 标签: 面部外伤 换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面部烧伤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面部烧伤100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加强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临床普通护理。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感染以及治愈结果。结果100例患儿不管是在临床症状还是生活质量上均有所提高,所有患儿均没有出现感染及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为12.1±5.8天。经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患儿对护理和医疗的满意程度高为100%。

  • 标签: 面部烧伤 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属于比较常见的颌面部疾病,其中牙源性引起的间隙感染最为常见,应及早有针对性的对病灶牙进行相应处理,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应尽快对症处理。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治疗方法 感染 病原菌的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面部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面部烧伤患者中选择66例进行调查分析,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心理护理,各33例。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结果对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提示观察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则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面部烧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面部烧伤 心理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是人体中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部分,患者一旦受伤后,易出现出血过多,继发性感染等,并能造成休克、窒息及死亡等并发症。此时在现场抢救时应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减轻其疼痛,做好基础护理和伤口护理。针对已入院的此类患者,必须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迅速作出判断,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口腔颌面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对50例严重颌面部外伤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抢救护理对策。提示严重颌面部外伤病人,因其受伤的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极易发生窒息危象,针对两大窒息,即阻塞性窒息与吸入性窒息及时实施有效地抢救,才能确保此类病人呼吸道通畅。严重颌面外伤气道管理的好坏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 标签: 严重颌面部外伤 窒息 病人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