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真菌鼻窦的临床特征,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2例侵袭真菌鼻窦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内镜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4年,治愈77例,好转20例,复发5例。结论鼻腔解剖异常是非侵袭真菌鼻窦的主要致病因素。内镜手术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有效手段,术后复发与手术的彻底、术后鼻腔鼻窦处理有关。

  • 标签: 真菌病 非侵袭性 鼻-鼻窦炎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真菌-鼻窦的发病机制,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侵袭真菌-鼻窦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均行功能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1~3年,复发2例。结论鼻腔鼻窦解剖结构的异常是非侵袭真菌-鼻窦的主要致病因素,内窥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真菌性 非侵袭性 鼻-鼻窦炎 鼻内窥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真菌鼻窦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39例侵袭真菌鼻窦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经行内镜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4年,4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并反复冲洗术腔后治愈。结论:侵袭真菌-鼻窦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特征,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术后内镜定期复查、术腔清理及鼻腔冲洗可减少术后复发,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鼻窦炎 真菌病 鼻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手术在诊治侵袭真菌鼻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侵袭真菌鼻窦患者应用内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结合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讨论。结果17例患者经1—3年随访无复发获治愈,1例未定期随访复发,后经再次手术治愈。讨论在本组病例中笔者认为内镜技术具有良好的视野,可全方位的开放各组鼻窦,清除病灶。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侵损操作,并缩短诊治时间。定期随诊可避免和减少复发。该技术可作为治愈侵袭真菌鼻窦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非侵袭性 真菌性 鼻窦炎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真菌鼻窦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与手段。方法分析我院行鼻窦内窥镜技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42例手术径路及使用抗真菌药物对愈合的影响。结论内窥镜技术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有效方法,术后注意定期换药及术腔清洗,是否应用抗真菌药对疗效影响不大。

  • 标签: 鼻窦内窥镜技术 真菌病 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侵袭真菌鼻窦采取内镜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侵袭真菌鼻窦患者资料50例,50例患者全部接受内镜治疗,总结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VAS评分以及内镜LundKenedy评分情况、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患者治疗之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之前,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之后的LundKenedy评分显著低于治疗之前,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0例患者治愈率为96.0%,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泪管阻塞并发症以及脑脊液漏现象,同时腔内没有产生脓状分泌物以及真菌团块,此外患者的头痛、鼻塞以及脓涕等临床症状全部消除。结论针对侵袭真菌鼻窦采取内镜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减少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临床研究。方法从本院中抽取出来自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68例侵袭真菌鼻窦患者作为本次的试验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手术单纯内镜手术,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内镜手术之后,再加入鼻腔冲洗液,之后开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具体疗效。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出现流鼻涕、鼻塞、面颊疼痛和头痛等各种症状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改善程度要大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手术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配合鼻腔冲洗液治疗,疗效会更加显著,症状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非侵袭性 真菌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37例侵袭真菌鼻窦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中36例一次治愈,1例上颌窦炎于术后3个月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1年,内镜下窦腔黏膜均为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无黏性分泌物。结论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能彻底清除病灶,保持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便于术后定期复查及术腔清理,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鼻内镜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真菌鼻窦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实施内镜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能够保存患者鼻窦的生理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侵袭真菌鼻窦患者89例入组研究。随机分组对比。对照组44例,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行内镜手术治疗。选取临床疗效、病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分析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有效。结果:组间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对比结果,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可改善临床症状,避免病情复发,安全高。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病情复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侵袭真菌鼻窦患者使用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侵袭真菌鼻窦患者36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18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和实验组(18例,使用内镜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实验组的鼻窦症状消失时间、窦口开放良好时间、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侵袭真菌鼻窦患者采用内镜治疗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有效减轻其症状,缓解其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治疗 VAS
  •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且易操作的急性侵袭真菌-鼻窦大鼠模型,以促进对急性侵袭真菌-鼻窦的实验研究,指导临床。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免疫抑制+右侧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B组,右侧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C组,免疫抑制+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D组:对照组。A、B、C组大鼠连续3d内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4组大鼠均于第1次滴菌后第4天处死。取内眦静脉血监测大鼠免疫抑制情况,对鼻部组织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免疫抑制组大鼠血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接种烟曲霉当天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其余两组变化不明显。病理结果显示A组90%(9/10)大鼠鼻腔鼻窦组织被烟曲霉侵袭,10%(1/10)肺部可见侵袭;B、C、D组大鼠无鼻部烟曲霉感染,但C组中20%(2/10)大鼠肺部可见烟曲霉侵袭真菌培养结果显示A组71%(5/7)大鼠鼻部组织烟曲霉培养阳性,其他组均为阴性。结论单纯对大鼠进行免疫抑制或单纯造成大鼠鼻腔堵塞均不易造成大鼠鼻腔被真菌侵袭;免疫抑制基础上,对大鼠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后再滴入烟曲霉可以成功建立急性侵袭真菌-鼻窦模型,其成模率高,模型稳定,操作简易,有利于对此疾病在免疫、病理、药物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标签: 侵袭性鼻窦炎 烟曲霉 大鼠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扩大的内镜鼻窦手术对侵袭真菌-鼻窦治疗的成效。方法选择侵袭真菌-鼻窦患者60例,均为我院耳鼻喉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负压置换治疗(对照组,n=30)与采用扩大的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收治的侵袭真菌-鼻窦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侵袭真菌-鼻窦患者,应用扩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总有效率,具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效。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鼻窦扩大术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医疗技术在被应用于侵袭真菌鼻窦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便为内镜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医疗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方法跨年份选择一批侵袭真菌鼻窦患者,具体的患者通过随机选择选出,不做特殊要求,但是要保证年份有一定跨度,以便于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参考价值。方法共选出80名侵袭真菌鼻窦患者,并将患者通过数表排列法再次分组,分为对照实验组和实验观察组两组,组名与将要进行的实验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对这两组病患加以文字上的区分。每组40人,让对照实验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手术式侵袭真菌鼻窦治疗方法,而让实验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全新的内镜技术侵袭真菌鼻窦治疗方法,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一定的观察,并分别对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视觉分析量化表评分以及内镜检测评分,以得出相应检测数据。结果95%的实验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而对照组仅有60%,这一结果表明实验观察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对照试验组。而实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3-6个月后的前后视觉分析量化表评分依旧要高于对照试验组,而这一差异性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而内镜检测评分的数据方面依旧是实验观察组高于对照试验组,此数据同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内镜治疗方法治疗的侵袭真菌鼻窦受创面积小,流血少,恢复周期短,治疗效果较为全面,不易复发,并且较为适合应用于临床治疗。因此可以推广并沿用到其他的医疗领域。

  • 标签: 鼻内镜术 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 临床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侵袭真菌鼻窦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40)与观察组(n=40),常规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其临床效果较之常规组明显更高,且复发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侵袭真菌鼻窦患者行内镜手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减少术后复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非侵袭性 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0年采用内镜手术治疗侵袭鼻窦65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3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侵袭真茵鼻窦与鼻腔局部因素密切相关,内镜检查和鼻窦CT是诊断真茵鼻窦的重要方法,内镜手术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 标签: 鼻窦炎 鼻内镜 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侵袭真菌鼻窦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治疗方式和内镜治疗,治疗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2.8%和75%。综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鼻腔内镜评分和VAS评分,治疗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的鼻腔内镜评分和VAS评分分别是1.36±0.17和2.99±0.18,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治疗组并发症的几率比较低,是7.1%。结论:针对侵袭真菌鼻窦的患者给予内镜方式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最大程度的缓解临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鼻内镜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手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侵袭真菌-鼻窦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采用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60例患者中55例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1例术后复发而再次手术。结论内镜手术是治疗侵袭真菌-鼻窦有效手段,值得临床研究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真菌性鼻-鼻窦炎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