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心医嘱审核干预与药物误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收集中心医嘱审核记录和药物误的发生情况,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医嘱审核有干预组的药物误配发生率为0.076%,而无干预组为1.064%。这表明医嘱审核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药物误的风险。结论 因此,建议医疗机构加强中心医嘱审核工作,探索合适的医嘱审核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静配中心,医嘱审核,干预,药物误配风险,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审核结果与不合理用药干预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时间段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本院的260例不合理用药医嘱为研究对象,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成功率。结果:经过质量控制管理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成功例数逐渐增多,并且成功率高于87.50%。结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显著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归于临床静脉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医院中心合理医嘱点评及管理标准探讨。方法:此次研究初试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选取此段时间内本院中心的150例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收集的不合理医嘱统一整理后列出导致不良因素发生的原因,并在2020年6月制定了相关的药师干预管理规范,并就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发生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的现象的改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管理后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管理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中心合理医嘱点评及管理标准。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中心合理医嘱60例,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并实施药师干预管理标准,分析管理效果。结果:不合理医嘱包括溶媒选择不当(53.33%)、药物用量不当(25.00%)、给药浓度不当(13.33%)、其他原因(8.33%)。实施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较实施前更低,(P<0.05)。结论:实施药师干预管理标准可降低不合理医嘱的发生情况,确保临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静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管理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审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我院临床药物治疗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1月-12月我院PIVAS全部静脉用药医嘱中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整理,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基本分为以下7大类,分别是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禁忌和不良相互作用、适应症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给药。结论:静脉中心药师在审核医嘱中能够及时发现不合理之处,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反复确认医嘱合理性、适宜性,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静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中心合理医嘱点评及管理标准。方法:将我院中心在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10367份病例进行全面筛查并对不合理医嘱全面点评。结果:10367份病例中有不合理医嘱点评有1693份,占比11.1%,各科室中脑病科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最高,为38.36%,其次为放化疗科,占比14.97%;不合理医嘱点评包含用药浓度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用药频率及疗程不合理等。结论:及时对医院中心合理医嘱进行全面点评并以此制定相应管理标准,可促使医嘱合理性不断提升,中心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同时临床治疗安全性也可因此得到高效保障。故而,医院还需不断加强对医嘱合理性管控力度,及时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以此制定相应改善措施、管理制度等,促使医疗安全性、质量性均不断上升。

  • 标签: 静配中心 医嘱点评 管理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医嘱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21年1月-12月不合理医嘱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不合理类型。结果 2021年月-12月不合理医嘱共计1590条,占审核医嘱的0.14%。共有8种类型不合理用药,其中剂量不适宜(30.13%)、重复医嘱(26.23%)、未成组(16.79%),占据不合理类型前三位。结论 通过药师对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及干预,能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师审核干预 不合理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区有疑问的医嘱进行记录统计整理与分析。方法选用2017年7月-2018年6月记录的病区疑问医嘱进行存在疑问问题的分类整理与分析,其中医嘱来源覆盖了我院所有发来中心的各个病区。结果存在疑问的医嘱共216份,经反馈给病区医生修正医嘱211份,占疑问医嘱97.68%;其余5份医生根据实际病情需要坚持原用药方案。其中存在疑问问题有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途径不适宜、用药时间不适宜、浓度不适宜、滴注时间不符合要求、配伍禁忌等。结论病区医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临床药师审核医嘱可有效预防用药差错,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或差错的发生。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疑问医嘱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PIVAS的医嘱审核情况,分析医嘱审核要点;方法:通过分析医嘱审核要点,包括溶媒选择、配伍禁忌、剂量与浓度、给药频次、给药途径等方面;结果:严格的医嘱审核标准确保了审方药师思维的全面性,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结论:要注重审方药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业务能力及专业知识的积累,从而为 PIVAS的良好运营打下基础,为患者的安全、合理、经济的用药保驾护航。

  • 标签: 静配中心 医嘱审核要点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采集PIVAS 2019年1 月至2019年12 月不合理医嘱54份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间隔不当、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给药次序不当。结论 我院住院静脉输液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药师通过审方干预可以改善不合理医嘱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静脉药物合理配置,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统计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5年1—12月的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共38份,包括配伍禁忌、药物用量不当、药物浓度不当、输液溶媒选择不当。结论审核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医嘱,可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不合理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审方药师审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根据临床药学知识进行分析汇总。结果共审查调配中心医嘱23万余条,不合理医嘱1516条,包括溶媒选择不合理、配伍禁忌、超剂量医嘱、给药间隔不合理医嘱录入错误等方面。结论通过合理用药软件审核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可减少不合理医嘱,提高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审方药师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心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探讨药师如何更多地参与临床用药工作中去,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方法:结合药师在静脉用药医嘱集中审核、摆药、调配和复核等工作的具体环节和临床各科室对本中心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从药师管理及药师自身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药师如何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合理建议。结果:中心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心应该顺应医院药学从传统药物集中调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结论:中心在医院的全面开展对药师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新挑战,药师应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向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专业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药师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医嘱审核与药学服务。方法: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常见的医嘱问题,并实施有效的药学服务,对实施药学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错误医嘱12份,错误率为2.4%。观察组中,错误医嘱3份,错误率为0.6%,观察组的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4.06,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医嘱审核和药学服务,能够提高医嘱质量,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医嘱审核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合理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4803份,占总医嘱的0.52%,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舍理、溶剂用量不舍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等。结论通过对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并定期分析总结,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 医嘱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医嘱审核服务的成效以及相关成因。方法 选择2020年01月-2020年06月在本院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对医院中心合理医嘱开展针对性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中心医嘱记录情况,依据时间分为对照时间段( 2019年 1月至 6月)及研究时间段( 2019年 7月至 12月),对照时间段开展中心常规管理,研究时间段则开展中心针对性管理,就两个时间段不合理医嘱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溶媒选择不当、超剂量给药、配伍不当、用药频次不当、给药浓度不当等是较为常见的不合理原因,通过针对性管理后,研究时间段不合理医嘱的份数显著少于对照时间段( P< 0.05)。结论:医院中心合理医嘱的原因较多,通过开展针对性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医嘱合理性,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供保障。

  • 标签: 医院 静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针对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不合理医嘱,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临床的安全用药。方法收集2015—2016年我院450份不合理医嘱,对每份医嘱进行具体分析,探究解决方案。结果经调查分析发现我院的不合理医嘱主要包括溶媒用量以及溶媒种类,此外还包括给药剂量、药物配伍以及给药途径也存在少量错误;经过药师干预明显提高了准确率,提高了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合理性。结论探究分析临床的不合理医嘱并发现其中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能有效更正不合理医嘱,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心合理医嘱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20)版、药品说明书及相关研究文献对我院2019年11月医嘱进行审核,对其中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11月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共接医嘱45287组,不合理医嘱共184组,占全部医嘱比例0.41%。不合理医嘱主要为溶媒选择不合理、给药浓度不合理、剂量使用不合理等。结论: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应定期进行审方总结,不断提高药师审方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静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与干预,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 分析2020年我院PIVAS1711条不合理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我院2020年PIVAS审核的长期医嘱970536条,其中不合理医嘱共1711条,占审核医嘱的0.18%。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包括剂量不适宜、重复医嘱、未成组、溶媒不适宜、用药频次不适宜、浓度不适宜、配伍禁忌等。结论 PIVAS临床药师通过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与干预,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