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链球感染后预防链球感染对反应性关节炎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21年1月收集的链球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112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使用双盲法,划分研究组患者(n=56例)与对照组患者(n=56例),研究组患者进行长效青霉素预防治疗两年,对照组未进行长效青霉素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两年,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明显,组间差不存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防 链球菌感染 儿童 反应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群链球(GAS)抗原快速检测法在儿童GAS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疑为GAS感染的患儿44 733例。采集所有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BinaxNOW Strep A Test试剂进行GAS抗原快速检测,其中有346例患儿的咽拭子先接种血培养基进行传统的细菌培养,再行GAS抗原快速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根据GAS抗原快速检测结果,分析其年龄、性别及季节变化趋势。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6例同时用2种方法检测的患儿中,以细菌培养法结果作为参考方法,GAS抗原快速检测法敏感度为89.41%(152/170例),特异度为94.32%(166/176例)。共检测GAS抗原44 733例,其中阳性10 024例,阳性检出率为22.41%。GAS抗原快速检测法阳性率5年的曲线趋势一致,均以3~8岁阳性率较高,其中4~6岁阳性率最高。2个季节性高峰明显,分别出现于每年的4-6月,11月-次年1月。男女检出率比例为1.74∶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3,P<0.000 1)。GAS抗原快速检测在不同病区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科门诊(52.34%)、急诊科门诊(47.74%)、内科门诊(37.36%)、感染病区(19.71%)、五官科病区(10.27%)、内科病区(8.63%)、外科病区(7.34%)、新生儿病区(0)。结论GAS抗原快速检测法和细菌培养法结果符合率高,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在儿童GAS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推广使用。GAS检出率在急诊科门诊和皮肤科就诊患儿较高。GAS抗原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年龄和性别)差异,未发现新生儿感染者。

  • 标签: A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抗原快速检测 儿童 猩红热
  • 简介:摘要为了观察咽峡炎链球群胸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该菌的耐药情况,回顾性分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0例咽峡炎链球群胸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咽峡炎链球群胸腔感染常见于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男性患者,常表现为脓胸,影像学显示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该菌群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咽峡炎链球致剖宫产术后感染、药敏特点及分析其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成都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妇产科病区剖宫产术后感染咽峡炎链球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所有送检结果为咽峡炎链球的药敏结果,分析其感染、药敏特点及可能原因。结果:咽峡炎链球致剖宫产术后感染病例均有可识别的临床感染灶,主要为腹部切口和子宫内膜炎。所有感染病例均出现发热,局部切口感染无特异性,脓液有恶臭气味。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及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呈现耐药。结论:术前选择克林霉素作为预防性用药可能是咽峡炎链球致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原因之一;规范性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 有利于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率。

  • 标签: 咽峡链球菌 妇产科 剖宫产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晚期B族链球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就诊孕晚期B族链球感染高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分娩结局和GBS感染情况,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且该组GBS感染率为2.5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专业护理干预应用于孕晚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山东省人感染链球菌株开展基因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为制定合理、精准的猪链球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分离的猪链球菌株开展分子分型、基因组系统进化树、毒力基因型别、耐药谱、耐药基因及其传播元件等方面的分析,并通过比较菌株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血清2型、ST1型是山东患者来源猪链球的优势型别,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山东菌株主要由5个分枝组成。山东菌株均属高致病型菌株,但细胞因子试验表明分枝2的菌株致病力显著强于其他山东菌株。除分枝3的SD2与SD4菌株外,其余山东菌株均携带不同种类的耐药基因及其传播元件。综上,山东猪链球的来源及进化途径存在多样性的特征,且致病能力有显著差异,需要在基因组水平开展菌株监测的工作。

  • 标签: 猪链球菌 脑膜炎 基因组系统进化树 高致病型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由猪链球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为老年男性,长期从事养猪工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结合头颅磁共振成像、脑脊液检查结果考虑为猪链球2型导致的化脓性脑膜炎。经青霉素抗感染、地塞米松抑制免疫反应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发病3周左右出现听力减退,经6个月随访,仍遗留严重听力障碍。

  • 标签: 链球菌, 猪 脑膜炎, 细菌性 听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不典型急性链球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12例不典型APSGN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和随访结果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12例不典型APSGN患儿均急性起病,9例为肉眼血尿,肾功能异常者为6例。9例肉眼血尿患儿中,2例持续肉眼血尿4~5周才转为镜下血尿,2例反复肉眼血尿分别至病程第8、10周才转为镜下血尿。11例肾病水平蛋白尿患儿中,7例符合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12例患儿肾活检穿刺术取肾组织光镜结果示,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GN)及毛细血管内增生性GN各为6例;电镜结果示,其均为系膜区、上皮下或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其中上皮下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为7例;免疫荧光结果示,其系膜区和毛细血管襻C3和免疫球蛋白(Ig)G沉积为主,或C3沉积为主。对6例患儿采取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4例采用泼尼松口服治疗,2例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改泼尼松口服维持治疗;对另外6例患儿仅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随访4个月至3年,所有患儿肾功能正常,预后良好。结论对于急性期感染控制后,仍然表现为持续蛋白尿和(或)肾活检病理表现为显著系膜增生的不典型APSGN患儿,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 标签: 链球菌感染 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血尿 蛋白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GBS)感染情况,分析相应的诱发因素。方法:选择2019~2020进行GBS感染检查的2280名孕产妇。采集临床资料,利用培养法检测孕妇直肠、阴道分泌物中GBS,评估其阴道GBS感染情况,探究诱发因素。结果:GBS的阳性检出率为10.48%(239/2280);单因素分析表明,体重指数、妊娠晚期性生活、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娩方式及分娩史和GBS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发现,妊娠晚期有性生活、感染假丝酵母菌、有分娩史、分娩方式是阴道分娩是造成孕产妇GB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妊娠晚期孕妇出现GBS感染的原因较多,应加强针对性干预,力争将GBS感染对身体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 标签: []妊娠晚期 阴道B族链球菌 感染 诱发危险 因素分析
  • 简介:摘 要:B族链球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当围产期的女性感染时,易诱发不良妊娠结局。B族链球具有多个不同分型,且各个分型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当前西方部分国家对围产期女性的B族链球筛查以及处理制定了相关指南,且我国也不断加深研究内容,优化检测方法,加大围产期女性筛查力度,及时对感染B族链球孕妇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随着临床抗生素的不断应用,B族链球耐药性也显著提升,且B族链球疫苗尚处于研发以及临床试验阶段。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B族链球感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概述研究进展。

  • 标签: 围产期 B族链球菌 感染现状
  • 简介:摘要:羊肺炎链球病是一种常见的羊养殖疾病,是由溶血链球感染导致的,其特征在于易于传播、危害性大和致死率高等。针对肺炎链球病的这些特征,应从致病机理和致病原入手,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防御和控制措施进行预防和管控。

  • 标签: 羊肺炎链球菌 症 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猪链球病是由于朱氏感染了多种不同种群的链球,导致出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分为脑膜炎型和急性败血症型等分类,同时还会引发慢性疾病的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猪链球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防治 措施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主因“胸痛、咳嗽2周,加重伴发热3天”入院,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见图(1) ,当地医院考虑肺结核,给予HRZE方案治疗1周,但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提见图(2),建议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故转入我院感染科。既往8年前有肺结核病史,行“HRZE”方案治疗8个月后医师指导下停药,糖尿病史6+年,未规律治疗。无吸烟、饮酒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否认结核接触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28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32/82mmHg,轮椅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脓性分泌物,颈软,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右肺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降低,双肺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心腹查体未见特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11*109.L,中心粒细胞百分比:86%,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317*109L,血沉82mm/h.肝肾功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指标未见异常,PPD试验及结核抗体阴性,由于患者无痰,胸水抽液送检查抗酸杆菌涂片及胸水培养三次均为阴性。行彩超定位后行胸腔穿刺引流术(穿刺前胸水量范围约7.0cm*4.4cm(上下径*左右径)),胸水呈咖啡牛奶样浑浊(见图4),并散发恶臭味,并抽取共计500ml气体,胸水送检可见胸水有核细胞数884417*106,多核细胞为主92%,胸水LDH196u/l,葡萄糖1.23mmol/l(正常范围:3.6-5.5mmol/l).两次胸水涂片送检均发现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胸水培养分离出星座链球,药敏结果鉴定对青霉素、第一代头孢、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呼吸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敏感。故考虑右侧星座链球脓气胸,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5g q8h+莫西沙星 0.4 qd ivgtt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改用头孢唑林2g q8h+莫西沙星0.4qd ivgtt抗感染治疗15天后继续口服莫西沙星 0.4qd 口服。同时每天以生理盐水进行胸腔冲洗以及间断使用尿激酶清除胸膜粘连。复查CT见图(3)以及胸部彩超提示:查见约1.3cm的液性暗区反射,发现病灶明显减少,胸水量也明显减少,本方案治疗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试体外肺灌注(ex-vivo lung perfusion,EVLP)联合体外抗生素治疗移植前肺炎链球急性感染大鼠供肺的疗效,定量分析供肺感染后细菌载量的变化,评估体外肺功能。方法大鼠经气管注入或0.5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或0.5 ml含105肺炎链球的PBS溶液(感染组、感染治疗组)后获取心肺供体。对照组和感染组不接受抗生素治疗,感染治疗组在常温EVLP灌注液中加入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供肺均在体外常温灌注并通气4 h,对灌注液、肺泡灌洗液及供肺组织匀浆进行肺炎链球定量分析,并评估体外肺生理功能。采用2-way ANOVA分析肺功能,Dunnett法检验时间效果,Sidak’s法分析组间因素。供肺湿重变化采用1-way ANOVO分析,Tukey’s矫正。灌注液、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的细菌定量以样品中细菌负荷的绝对浓度表示,并根据临床相关性分类,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结果EVLP转流期间体外抗生素治疗对肺炎链球感染供肺静态顺应性无显著改善作用[(0.076±0.020) ml/cmH2O比(0.096±0.035) ml/cmH2O,t=0.984,P>0.05],感染供肺无论是否进行了体外抗生素治疗其氧合能力均随灌注延长逐渐下降[(32.75±12.03) mmHg比(41.31±13.46) mmHg,t=1.060,P>0.05]。对照组和感染治疗组供肺在4 h EVLP灌注液中无细菌污染,感染组EVLP结束时所有供肺灌洗液中均可培养出细菌(χ2=15.00,P<0.01)。感染治疗组中50%供肺的灌洗液培养阳性,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性移位并不显著(χ2=10.18,P>0.05)。感染治疗组(细菌中位数=103)比未治疗组(细菌中位数106)肺实质细菌载量低,两组均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肺实质细菌定量(χ2=13.00,P<0.05)。结论本模型证明在常温EVLP转流期间进行体外抗生素治疗可减少急性肺炎链球感染的供肺和整个EVLP系统的细菌载量,但对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 标签: 大鼠 体外肺灌注 肺炎链球菌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阴道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并根据B族链球检验结果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60例)。将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研究,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孕妇在妊娠年龄、胎位是否异常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在怀孕周期、是否有流产史以及未使用抗菌药物上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新生儿B族链球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怀孕周期≤37周、有过流产史以及未使用过抗菌药物。 结论 新生儿B族链球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怀孕周期≤37周、有过流产史以及未使用过抗菌药物,因此,孕妇应自我警觉,定期定时的进行检查,用以预防感染或发生感染可以及时治疗,不仅对自身生命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更加是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负责。

  • 标签: 新生儿 B族链球菌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体。肺炎链球疾病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非侵袭性肺炎链球疾病,也可导致脑膜炎、败血症、肺炎等侵袭性肺炎链球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IPD是一种严重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具有高致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但不同年龄、性别、地域中儿童IPD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青霉素曾作为治疗IPD的首选药物。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肺炎链球耐药问题不断加重。我国肺炎链球对抗生素耐药的状况已十分严峻,有数据显示肺炎链球的多重耐药率高达88.7%。因此,肺炎链球疫苗逐渐成为降低IPD发病率的主要手段,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耐药菌株的扩散。该文就儿童IPD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儿童常见的IPD、实验室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机制 实验室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在畜牧业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羊养殖业,在整个行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羊养殖工作中,会面临许多常见疾病,羊链球病就是其中一种,在当前针对这一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并且逐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成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羊链球菌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孕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GBS)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于35~37孕周时采取荧光定量PCR进行GBS DNA检测的1 149例晚孕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81,GBS DNA呈阳性)与对照组(n=1 068,GBS DNA呈阴性)。对研究组GBS感染孕妇,采取产时抗菌药物预防(IAP)措施。收集2组受试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孕次、产次、流产史、分娩方式,分娩孕龄与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维生素D含量,妊娠期糖尿病(GDM)、胎膜早破与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以及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第4周GBS感染随访结果,并采用成组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晚孕期孕妇GBS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通过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文号:[2016]伦审批第001号)。结果①2组孕妇中,初产妇与经产妇构成比、流产史、GDM发生率、血清维生素D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孕妇年龄、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与分娩时BMI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4、P=0.045,χ2=69.972、P<0.001,t=7.054、P<0.001)。②晚孕期孕妇GBS感染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时BMI≥25 kg/m2与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均为晚孕期孕妇GB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01、6.137,95%CI:1.782~4.722、3.737~10.078,均为P<0.001)。③研究组孕妇产褥期感染、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7%(3/81)与4.9%(4/81),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9/1 068)与1.0%(11/1 068),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χ2=6.150、P=0.013)。④研究组孕妇分娩的81例新生儿的出生后1周GBS阳性率为53.1 %(43/81),早发型GBS肺炎发生率为2.5%(2/81)。结论分娩时孕妇BMI≥25 kg/m2与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均为其GB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晚孕期孕妇GBS感染可导致其产褥期感染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增高。

  • 标签: 妊娠末期 链球菌,无乳 危险因素 妊娠结局 抗菌药物预防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