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出发,讨论了图瑞尔、纽希关于道德与习俗二分的域论.在此基础上,对皮亚杰、柯尔伯格、吉利根关于道德发展阶段说及其批判的德育意义进行了讨论.最后,从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德育的一般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作者认为,美德可教;需要一种"互动式"的"教".在这个互动关系链上,教者同时也是学者.

  • 标签: 道德教育 习俗 德育
  • 简介:传统道德教育认为道德的核心主要在于情感和习惯,并主张通过直接的教、榜样学习、情感塑造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来养成特定的美德或品格。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道德教育受到了许多挑战。

  • 标签: 传统道德教育 榜样学习 行为习惯 20世纪 情感
  • 简介:  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态理念的教育,生态道德的绿色消费理念是绿色生态道德理念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绿色生态理念明确指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是最基本的生态行为

  • 标签: 实践探索 理论实践 生态道德教育
  • 简介:“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惟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当人们逐步从理性主义的纠缠中摆脱出来时,开始看到生活、生活世界——这一人存在的基本事实,这个在理性主义遮蔽下长期以来为人们所遗忘的事实。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而道德就是对于生活方式、生命实践的理解和选择,它是生活的解释系统,它所要破解的是人的生活意义,它的存在就在于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道德又是生活的目的系统,指向的是生活的展开与提升。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

  • 标签: 生活世界 道德教育 理性世界 理性主义 基本事实 解释系统
  • 简介:道德教育述评史耀芳宁波市教科所道德教育是人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尽管各国教改内容不一、途径有别,但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道德教育实施,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一、道德教育的目标由于世里各国的历史传统...

  • 标签: 道德教育 人类教育 教科所 世里 当今世界教育 美国中小学
  • 简介:“孔融让梨”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并常常被许多家长用来当作教育孩子学习谦让和分享的好教材。但在现实生活中,重视“谦让”或“分享”的道德教育似乎步入了误区,甚至导致了孩子谦让或分享的心理假象。比如,一位北大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往往叫孩子把手里的食物送给别人,由此获得的当然是别人对孩子的夸奖。然而,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什么?——有可能是虚伪。

  • 标签: 道德教育 与时俱进 “孔融让梨” 北大教授 孩子 谦让
  • 简介: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道德发展,许多学校开设了独立的心理辅导课程,不少心理辅导教师任职于学校的政教处。由此可见.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的整合.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完整的心灵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才能形成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健全人格。尤其在当前社会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冲突之下,道德危机和心理障碍现象日趋严重,更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将二者整合.用科学的、

  • 标签: 心理教育 道德发展 理论与实践 教育整合 心理辅导 素质教育
  • 简介:蔡秀梅在《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指出,在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评价中,“有限”与“有效”似乎是一对矛盾,消解着人们对道德教育的信心。在今天的实际语境里,“有效”往往是对短期效果的追逐,人们期望受过道德教育的人马上会做出符合要求和标准的行为。

  • 标签: 道德教育 科学研究 行为
  • 简介:符号互动理论是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它强调表意的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人的自我形成中的重要地位。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各种符号是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媒介,自我产生的阶段也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在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完成道德的自我对话,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同时也促进道德社会化。

  • 标签: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道德教育 自我 社会化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何谓道德的独特见解。道德是人自身潜能的实现,独立人格的养成。道德教育也就是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善,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自我的道德品质。在认识的方式上,弗洛姆反对客观主义的认识论,提出了体验性的知识的概念。弗洛姆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道德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弗洛姆 道德 体验性知识 道德教育
  • 简介:在当今西方多元文化社会,进行道德教育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是:是否存在为不同的文化群体所普遍共享的道德价值观?针对这个问题,道德教育理论家从不同理论立场出发,提出了三条不同的解决路径:相对主义的路径、普遍主义的路径与试图超越此二者的二元对立的路径。这三种不同路径对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为探索如何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许多教训、经验与启发。而在当前,如何引导青少年学会在多元的世界里寻求普遍价值,从而获得共同和谐生存的道德智慧,正日渐成为多元文化社会中道德教育的趋势。

  • 标签: 多元文化 道德共识 道德教育 路径
  • 简介:非遵从行为是指向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以改变规范为目的的公开违反规范的行为。非遵从行为具有鲜明的道德性,对社会规范的变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非遵从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建立民主的道德教育文化。

  • 标签: 非遵从行为 道德性 学校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
  • 简介: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

  • 标签: 动态道德教育 学术动态 理论研讨会
  • 简介:《伦理学研究报》2008年第3期上刊发长沙理工大学鲁芳、张秋良的文章,文中提出了道德精神的三个层次:敬畏道德、向往道德、坚守道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人的一贯的道德行为而非偶尔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这需要一种精神力量,

  • 标签: 道德精神 教育之本 培育 长沙理工大学 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
  • 简介:道德精神,就是人们敬畏道德、向往道德、享受道德、坚守道德的心理意识,也就是儒家所说的“诚”的精神。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旨归。当今社会,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道德精神 道德教育
  • 简介:<正>道德活动是由道德意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道德意识活动形成人们的道德认识和要实现的道德价值目标及行为方案,道德实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形形色色的道德行为并最终转化为某种稳固的道德品质。在这里,揭示道德意识活动的本质及其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关系,探究道德意识活动是怎样实现对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功能的内在机制,乃是当前的伦理学、道德哲学、德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道德意识活动的一个阶段——个体道德决策作些粗浅研究,并力图说明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 标签: 道德决策 道德教育过程 道德实践活动 道德认识 道德行为 道德品质
  • 简介:道德生活是人们通过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身幸福的过程.它具有自为性、精神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道德生活蕴含于现实生活之中又超越现实生活.道德生活的实现既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更有赖于其内在要素,而连接外在条件与内在要素的桥梁和中介则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加以规范和引导,使人们在追求幸福中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 标签: 道德生活 精神生活 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