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魏文斌 董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病理性近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人们对病理性近视认识普遍不足,常将病理性近视和高度近视相混淆,未充分认识到病理性近视不只是一类屈光不正性疾病,更是一类可致盲的眼底疾病。病理性近视眼底并发症是导致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后巩膜葡萄肿、黄斑退行性病变以及继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均与轴长度密切相关,可终身进展,且治疗手段有限。当下近视防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病理性近视近视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社会都应重视病理性近视眼底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共同呵护国民健康。(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01-405)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巩膜疾病 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早期医疗干预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青少年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眼睛保健就成为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视力不良是我国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青少年进行视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斜视、近视、远视等高屈光不正的疾病。本文通过2019年~2020年对四川省三台县部分学校学生进行视力筛查的数据分析,提出造成视力异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标签: 青少年 视力筛查 预防措施 近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趋于低龄化且发展迅速的态势严峻,防控工作目前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控制近视发展是视光学领域的重点工作,而角膜塑形术在该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总结了角膜塑形术在精准度、严谨度、纵深度、持久度以及安全监控度方面的进步和提高以及角膜塑形术的管控策略、联合应用及特别注意事项,以期展示近年角膜塑形术矫治近视的新进展,提高临床认识水平,拓展研究范围,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15-318)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视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研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是科学防控近视的基础。近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户外活动具有防控近视的作用,可能与光照提高视网膜内多巴胺水平有关,确定了近距离工作及户外活动等环境因素与视网膜生化物质及轴变化之间存在关联,提出了巩膜缺氧、重塑和脉络膜血流在近视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开展近视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11-314)

  • 标签:
  • 简介:摘要:据统计,我国共有6-18岁青少年约2亿人,近视人数约为1.4亿人。其中小学生共有10725万人,其中有6531万人近视,初中生共有4914万人,有4358万人近视,小学生共有2651万人,近视人数达2272万人。由此可见青少年对近视的防护意识薄弱,对于用卫生以及预防近视知识的了解远远不够。因此,对如何预防青少年近视做出了分析与建议。 

  • 标签: 青少年 用眼卫生 近视眼 预防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有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年常规复查时发现的病例,患者无不适主诉,左眼裸视力1.0,鼻上方视网膜可见异常的血管,经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扫频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检查,最终诊断为左眼视网膜劈裂导致血管牵拉和异常扩张。该病例提示对于无主诉的高度近视患者也应详细而全面地检查眼底,除了关注周边视网膜病变外,要仔细检查后极及中周部视网膜,特别是常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不能覆盖的区域。(中华眼科杂志,2021,57:944-945)

  • 标签: 近视 视网膜劈裂症
  • 简介:摘要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当今世界视觉问题焦点之一。开展科学并高效的近视流行病学调查是发现近视发生发展规律、探索相关影响因素、研究问题机制的重要基础,且对近视早发现早控制的策略制定至关重要。纵观国内外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性尝试和逐步规范统一的过程,新技术和新发现亦不断促使近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进步。本文针对20世纪至今的社会发展情况及青少年近视现患率特征,将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归纳为4个阶段,并针对4个阶段的相关研究及结果展开述评,基于不同年代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策略、发展和革新,提出现阶段青少年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切入点和研究要素。(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45-250)

  • 标签: 近视 流行病学研究 视力普查
  • 简介:摘要阿托品是一种在临床上应用甚广的经典药物,在眼科方面,阿托品可用于验光前的散瞳以及治疗弱视、虹膜睫状体炎、恶性青光等。近年来,阿托品用于近视防控这一“老药新用”的现象成为热点,其有效性已得到初步认可,但在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前,阿托品的安全性同样应受到关注。本文回顾了有关阿托品用于近视防控的不良反应情况,因瞳孔扩大引起的畏光最为常见,其次是视物模糊、过敏及炎症反应、局部刺激症状,其他报道的不良反应还有停药反弹、干、眼压升高、全身反应、光损伤及毒性作用等。其中,一些不良反应仅为理论推测,还有一些长期效应未明确,待进一步研究探索。目前,阿托品防控近视作为临床研究性探索应用是有益的,但应重视其安全性与疗效的评估。(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99-304)

  • 标签: 阿托品 近视 药物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脉络膜变薄是高度近视的重要特征之一,且与近视程度相关。但因脉络膜显像技术具有局限性,有关脉络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改变的具体特征尚不清楚。近年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发展以及脉络膜厚度和微血管变化客观量化指标出现,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探讨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进而为治疗近视并评估预后提供新途径。本文综述近年来OCT和OCTA在高度近视脉络膜形态学改变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并讨论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进行脉络膜显像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59-464)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激光屈光手术在近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5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在本院进行激光屈光手术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有关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策略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概括,阐述当前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策略及提出进一步研究和防控措施的建议。

  • 标签: 中小学生 近视眼防控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多模式眼底影像技术在高度近视检查中的应用予以研究。方法:分析本院眼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入的患者资料,确定符合标准的150例(182只)高度近视患者为观察目标进行研究,为其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间接检眼镜检查,并以荧光素血管造影(F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OCTA检查结果并统计其灵敏度、特异性。结果182只眼中,FA检出单纯性高度近视145只、病理性近视37只;经OCT与间接检眼镜检查后,检出单纯性高度近视148只、病理性近视34只,其中包括干性裂孔19例、裂孔伴随浅脱离11例、视网膜变性4例;OCT与间接检眼镜检查灵敏度为91.89%(34/37)、特异性为97.97%(145/148)。结论:在高度近视患者检查中,可将OCT作为其常规检查首选,是一种操作简易、无损伤性、成像清晰的检查方式,特异性、灵敏度水平较高,临床指导意义较为重要。

  • 标签: 多模式眼底影像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高度近视眼
  • 简介:摘要病理性近视(PM)是一种全球性致盲性眼病,也是亚洲人群最常见的视力损伤原因。PM最明显的特征是轴增长,出现后巩膜葡萄肿,甚至视网膜、脉络膜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相应并发症,最终严重影响视力。控制轴增长是预防PM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后巩膜加固术是延缓轴增长、治疗后巩膜葡萄肿的主要手术方法。虽然大部分研究结果证实后巩膜加固术对延缓轴增长和近视发展具有效果,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本文汇总了国内外后巩膜加固术治疗PM的最新研究结果,分析手术对患者视力、屈光度数、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手术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952-957)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巩膜 眼外科手术 轴长度,眼 视敏度
  • 简介:摘要:在我国落后县城的小学教学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呈现出近视低龄化的趋势,这就需要引起广大知识传授者与相关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习进度,还需要结合当前阶段学生的现状运用合适的方式预防其近视率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预防小学生近视有效性的措施展开了分析。

  • 标签: 小学年级 预防学生近视 有效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斑扣带术治疗高度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黄斑扣带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48例(378只),其中男性136例,女性212例;年龄(56.68±11.59)岁。主要观察指标为眼内解剖学结构恢复情况,包括视网膜脱离复位率、劈裂腔恢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次要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轴长度。记录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随访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8只眼中黄斑劈裂伴黄斑区视网膜脱离216只,黄斑裂孔伴黄斑区视网膜脱离162只。296只行单纯黄斑扣带术,82只行黄斑扣带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随访期间373只(98.68%)视网膜复位;在黄斑劈裂眼中,204只(94.44%)劈裂腔恢复;在黄斑裂孔眼中,89只(54.09%)裂孔闭合。BCVA的术后随访结果均优于术前,从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持续提升,随后保持稳定,最终从术前的1.459±0.841的提升至术后3年的0.908±0.606(t=6.896,P<0.01)。轴长度的术后随访结果均短于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前缩短(4.423±1.740)mm(t=33.144,P<0.01),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轴长度逐渐增长,随后保持稳定,术后3年轴长度较术前缩短(2.101±1.643)mm(t=6.392,P<0.01)。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短暂性高眼压98只(25.92%)、视网膜表面出血67只(17.72%)、玻璃体积血9只(2.38%),术后1个月内均自行缓解。术后早期所有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眼球运动受限,39只(10.31%)出现双眼复视,术后6个月内基本自行缓解。6只(1.58%)因内斜视角度较大行斜视手术矫正眼位,1只(0.26%)因无法耐受复视取出黄斑扣带,8只(2.11%)由于黄斑扣带偏位,需要二次手术调整扣带位置。4只(1.05%)由于免疫排斥反应取出黄斑扣带。结论黄斑扣带术可以有效改善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以及黄斑裂孔,术后轴缩短,视力提升。黄斑扣带术治疗高度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安全性较好。(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33-439)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黄斑变性 巩膜扣带术
  • 作者: 李逸凡 董力 魏文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工信部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近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在东亚地区尤为严重。鉴于其患病率高,眼部并发症多,目前急需采取有效措施遏止近视患病人数的迅猛发展。近期研究结果表明,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因素,且日光可以延缓近视的进展,因而作为日光与近视之间潜在媒介的维生素D便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负责调节钙磷代谢,此外它还与多种眼病相关,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等。本文总结了与维生素D和近视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利用维生素D进行近视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70-476)

  • 标签: 近视眼 维生素D 流行病学研究
  • 作者: 徐琼 王凯 瞿佳 赵明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眼病与视光医学研究所 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 100044,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2502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的黄斑区脉络膜容积(MCV)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9例(39只)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作为黄斑劈裂组,年龄(59.3±6.7)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选取年龄、性别、屈光度数匹配但无黄斑并发症的高度近视患者39例(39只)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屈光度数、轴长度和最佳矫正视力,并通过加强深度扫描模式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EDI-OCT)获取黄斑中心凹多个部位的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数据,采用MATLAB软件计算该区域的视网膜容积(MRV)及MCV。并根据OCT特征,将黄斑劈裂组进一步分为内层劈裂亚组和外层劈裂亚组,分析2个亚组的MCV特征。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黄斑劈裂组和对照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74.9±59.3)和(155.6±47.1)μm,MCV分别为(2.3±0.8)和(5.3±1.0)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49,-15.229;P<0.01)。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视网膜厚度无相关性(r=0.103,0.214;P>0.05),但两组MCV与MRV都具有相关性,黄斑劈裂组黄斑区MCV与MRV呈负相关(y=-2.90x+18.48;r2=0.47,P=0.01),对照组黄斑区MCV与MRV呈正相关(y=0.74x+2.02;r2=0.64,P=0.01)。黄斑劈裂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与MCV呈正相关(r=0.677,P<0.05)。内层(19只)及外层(15只)黄斑劈裂亚组的MCV分别为(2.80±0.81)和(1.92±0.27)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0,P<0.0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的黄斑区MCV明显变小,这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MCV越小,视网膜外层血供来源越匮乏,黄斑劈裂越严重,MRV越大。(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19-425)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网膜劈裂症 视网膜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预测不同干预效果下我国6~18岁学生未来10年近视患病率。方法将近视的发生简化为非近视近视2个离散状态的转换,并将6~18岁儿童青少年根据年龄对应到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初中(初一至初三)及高中(高一至高三),构建多状态马尔可夫(Markov)模型。模型参数主要来自2018年全国近视调查数据和已发表的文献,其中干预效果通过调整状态转换概率来模拟,同时对预测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我国6~18岁学生在不同学段毕业时的累积近视风险不断上升,到高中毕业时累积近视发病风险为91.3%(83.7%~96.7%)。如果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我国6~18岁学生至2030年近视患病率将为61.8%(55.4%~69.5%),其中小学45.6%(40.2%~54.3%),初中81.3%(72.6%~91.0%),高中90.5%(82.4%~96.7%)。当干预效果达到70%或以上,各学段预测的近视患病率最大值可低于我国2030年近视防控目标。结论若无有效干预措施,未来10年我国近视患病率将持续上升;为实现我国2030年近视防控目标,目前干预措施需取得理想效果,并且亟待探索且推广效果更优的近视干预措施。(中华眼科杂志,2021, 57:261-267)

  • 标签: 近视 患病率 预测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