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患者8例,依据充分的护理评诂、详细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认真落实护理措施、详细的出院指导,使患者接受并配合手术和护理。结果对所有患者出院时均作了满意度调查,8例患者满意度100%。结论对经输尿管治疗的肾、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有序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视为该类患者的常规护理。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石CT值测定联合输尿管治疗大负荷肾结石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8例大负荷肾结石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泌尿系CT平扫测定结石大小且计算CT均值。结合患者结石CT值进行分组,分为硬结石组与易碎结石组,每组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T均值、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易碎结石组患者的CT均值比硬结石组相对较低,组间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碎结石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4.20%,数值比较显著高于硬结石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85.50%,数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易碎结石组患者发生3例并发症,硬结石组患者发生4例并发症,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石CT值测定联合输尿管治疗大负荷肾结石的疗效较好,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结石CT值测定 输尿管软镜单次治疗 大负荷肾结石
  • 简介:目的比较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laparoscopicureterolithotomy,RLUL)与输尿管碎石术(flexibleureteroscopiclithotripsy,FURL)治疗侧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70例侧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35例行RLUL,35例行FURL,术后均常规放置输尿管支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一性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FURL组手术时间(64.6±29.2)min,明显短于RLUL组(131.0±56.1)min(t=6.212,P=0.000);FURL组术后住院时间(4.9±0.8)d,明显短于RLUL组(11.1±2.6)d(t=13.218,P=0.000)。RLUL、FURL组住院费用分别为(1.9±0.3)、(1.9±0.1)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955);一性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0%(35/35)、91.4%(3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239);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3/35)、5.7%(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RLUL与FURL均适用于治疗侧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且安全有效,但后者较前者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等特点。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术组58例,经皮肾碎石术组84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石率、住院天数与手术并发症。结果输尿管组结石大小为(2.4±1.6)cm,经皮肾组结石大小为(3.1±2.8)cm(P〉0.05)。输尿管组中3例因结石难以处理、手术时间过长等原因改行经皮肾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发热4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皮肾组术中5例因结石冲入肾盏致肾无法到达,用输尿管从原操作鞘进入辅助取石,术中因出血较多输血2例,术后发热6例,术后出血3例,给予止血、输血、对症治疗后均明显好转。输尿管组与经皮肾组一期清石率分别为87.9%(51/58)及94%(79/84),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4/54)及10.7%(9/8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分别为(94±36)min及(63±20)min,血红蛋白下降数值分别为(2.3±1.9)g/L及(7.7±5.8)g/L,住院天数分别为(4.8±1.9)d及(7.4±3.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比较,经尿道输尿管下碎石术具有创伤小、住院天数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肾造口术 经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与经皮肾治疗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2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尿道输尿管(观察组,76例)与皮肾(对照组,76例)治疗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住院天数、清石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了经尿道输尿管治疗侧肾结石,其血红蛋白下降(2.4±2.0)g/L,住院(4.9±2.0)d,并发症发生率3.9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石大小及清石率方面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侧肾结石时,可以采用尿道输尿管治疗,相较于传统的皮肾治疗方式而言,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天数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小等优势特性。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输尿管结合鞘联合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7.05-2018.05期间确诊为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即直接通过鞘采用进行碎石,49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鞘采用输尿管碎石取石,之后再通过鞘采用输尿管碎石取石,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例数分别为37例、33例,好转例数分别为8例、10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87.8%,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结石处理时间以及使用台次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输尿管中上段结石采用输尿管结合鞘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建议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软镜鞘 软镜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输尿管和硬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劣。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共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结石在输尿管中的位置分成输尿管上段结石组(第1组)和中下段结石组(第2组),每组组内随机分为组(1A、2A组)和硬组(1B、2B组)并组内比较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A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均明显高于1B组,手术时间长于1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1B组,2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2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径>1.0cm输尿管上段结石,1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1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尿管和硬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输尿管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其损伤少、痛苦小、成功率高且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随着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在合理选择患者的基础上,输尿管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硬镜 软镜 结石清除率 碎石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经尿道输尿管与经皮肾治疗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年 1月 -12月收治的 56例侧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 2组,每组 28例, A组行经尿道输尿管治疗, B组行经皮肾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石率。结果 术后 4周时, A组直径> 20mm患者的总清石率低于 B组( P< 0.05),手术时间长于 B组( P< 0.05),术中出血量较 B组偏少( P< 0.05)。结论 针对侧直径≤ 20mm的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较适用,而直径> 20mm者,则经皮肾适用。

  • 标签: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杂肾结石临床治疗实施微通道经皮肾联合输尿管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实施微通道经皮肾联合输尿管手术的5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清石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所有的患者出院一月后进行复诊CT平扫,48例患者结石已经完全排除,排石率达到92.3%,而4例未找到结石患者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所有的患者在手术中不存在输尿管撕脱、穿孔、断裂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复杂肾结石临床治疗实施微通道经皮肾联合输尿管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清石率,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单通道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复杂肾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输尿管与经皮肾治疗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56例侧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A组行经尿道输尿管治疗,B组行经皮肾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石率。结果术后4周时,A组直径>20mm患者的总清石率低于B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B组偏少(P<0.05)。结论针对侧直径≤20mm的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较适用,而直径>20mm者,则经皮肾适用。

  • 标签: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在 <2cm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 <2cm肾结石患者共 114例,将其随机分为 2组,其中行输尿管碎石取石术( RIRS)的患者为研究组,行经皮肾碎石取石术( PCNL)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 57例患者。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与 PCNL术相比, RIRS术治疗 <2cm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应用效果 治疗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在<2cm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2cm肾结石患者共11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行输尿管碎石取石术(RIRS)的患者为研究组,行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CNL)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57例患者。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NL术相比,RIRS术治疗<2cm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应用效果 治疗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4.9-2015.4期间51例治疗肾结石的患者,行输尿管治疗,给予全面护理(术前、术后、出院指导)。结果51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大出血,无周围脏器损伤,术后3例患者出现高热,1例患者出现轻度血尿,51例患者经3个月护理治疗后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10个月,均未发现病情复发。结论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内技术和设备的改进,输尿管治疗肾结石显著治疗效果,细致的护理工作,对肾结石患者康复有重要影响。

  • 标签: 治疗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联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6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输尿管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微创经皮肾治疗),每组各34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联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术中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软镜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负压组合式输尿管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f-URS)治疗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侧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f-URS治疗,研究组予以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肌酐(Cr)水平,统计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54.12±6.25)min比(35.41±5.73)min](P<0.05),术后24 h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90.0%(36/40)比62.5%(25/40)](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2/40)比25.0%(10/40)](P<0.05);两组的住院天数和术后30 d的结石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Hb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r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侧上尿路结石的患者,负压组合式输尿管与f-URS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与f-URS比较,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可避免更多的并发症,且对于直径>20 mm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 标签: 单侧上尿路结石 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电子输尿管与纤维输尿管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研究对象(2019年01月至2021年01月收治、一期行下钬激光碎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50例,纤维输尿管下钬激光治疗)与观察组(50例,电子输尿管下钬激光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碎石短于对照组,结石发现率与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d血肌酐、半胱氨酸、肾损伤分子-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结石治疗中电子输尿管下钬激光治疗效果要强于纤维输尿管下钬激光治疗,在碎石时间缩短、结石清除率提高、肾功能维护、术后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存在积极影响。

  • 标签: 肾结石 电子输尿管软镜 纤维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测压吸石输尿管引导鞘在输尿管治疗肾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间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测压吸石输尿管引导鞘结合钬激光进行治疗,术中经引导鞘对肾内压力进行测量,行碎石吸石处理,术后检查血液指标,出院前腹部X线片分析碎石效果。结果:术中肾内压为5~23mmHg,平均(9.1±2.3)mmHg、最高肾内压为13~45mmHg,平均(18.2±2.0)mmHg,最低肾内压-10~7mmHg,平均(1.2±2.2)mmHg,平均肾内压-10~45mmHg,平均压力(5.2±3.6)mmHg,7例患者发生高热情况,对症处理后缓解,57例患者术后经过腹部X线片显示,碎石效果良好。结论:测压吸石输尿管引导鞘在输尿管治疗肾结石中,效果明显,保障了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和研究。

  • 标签: 测压吸石输尿管软镜引导鞘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联合输尿管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输尿管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主要临床指标、疗效及半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碎石时间、结石排净用时、住院时长,均明显更长,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8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达到了12.70%,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59%(P<0.05)。结论:输尿管联合输尿管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疗效满意,不仅能显著缩短碎石时间,加快结石排净进程,促进患者康复,还可减少复发率。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碎石时间 输尿管软镜 复发率 嵌顿性 输尿管上段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