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全麻下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采用膀胱外输尿管壁潜行抗返流吻合法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游离输尿管,于梗阻上方切断,膀胱半充盈状态下斜行切开膀胱后侧壁肌层,向两侧分离肌间沟。膨出的膀胱黏膜上做一小切口,在输尿管无明显张力、扭曲情况下,将输尿管与膀胱黏膜间断缝合,间断缝合膀胱肌层并捎带输尿管外膜,将长3~4cm输尿管末端潜行包埋于肌间沟。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35min,平均112min;术中出血量30~50ml,平均40ml;术中和术后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6d。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随访3~13个月,平均7个月,B超、静脉肾盂造影和(或)磁共振尿路成像显示无吻合口狭窄,5例肾积水消失,4例肾积水、肾盂分离由术前(19±4)mm下降至术后(11±2)mm,膀胱造影无输尿管返流。结论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下段狭窄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气膀胱腹腔镜行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应用改良气膀胱腹腔镜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患儿12例,年龄(3.0±2.2)岁,年龄范围1.2~9.5岁。其中,男8例,女4例,病变位于左侧9例,右侧3例。术中建立气膀胱后,经尿道于患侧输尿管开口内置入输尿管支架管,通过支架管指引输尿管末端的游离;切除狭窄段输尿管并取出;再次经尿道置入支架管及硅胶化疗管,化疗管继续置入患侧输尿管内,支架管末端与输尿管末端缝合并牵引,助手于体外牵引支架管,对输尿管末段进行精准裁剪及成形,经化疗管管腔置入双J管管芯,引导双J管置入,完成Cohen输尿管再植术。术后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彩超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利尿肾图及肾静态显像,评估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或狭窄、是否输尿管反流及肾脏功能参数等指标。结果1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9.0±16.1)min ,时间范围75~125 min。留置导尿管(7.0±1.5)d ,时间范围5~10d。留置膀胱造瘘管(12.3±1.3)d ,时间范围10~14d。术后住院天数(9.5±2.8)d,时间范围6~15d。术后随访(10.4±2.8)个月,时间范围6~16个月。术后6个月患侧肾盂前后径[(0.49±0.21)cm比(1.35±0.32)cm]、输尿管最大径[(0.66±0.21)cm比(1.77±0.33)cm]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静态显像提示患侧肾功能较术前上升或无明显变化,利尿肾图未发现机械性梗阻曲线,无腰痛及尿路感染发生,1例出现Ⅰ度反流,经过保守治疗后反流消失,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改良气膀胱腹腔镜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

  • 标签: 儿童 腹腔镜 输尿管末端狭窄 输尿管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35例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采用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10.71±5.92 ) min;平均出血量( 76.25±6.08 ) ml;没有发生腰酸胀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且 3~ 6个月内无再次发生狭窄的情况,排空以及喷尿良好 。结论 对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能够有效治疗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且疗效较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膀胱再植 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阴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14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资料。年龄27~69岁,平均(44±5)岁。发现阴道漏尿时间为1~29 d,平均12 d。左侧9例(64.3%),右侧5例(35.7%)。本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生化、泌尿系彩超、美蓝实验、静脉泌尿系造影以及CTU检查确诊。结果本组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用时100~16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20~100 ml。术后平均3 d拔除腹腔引流管,7~10 d拔除尿管;住院时间9~18 d,平均13 d。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本组全部治愈。术后1例患者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未行特殊处理嘱多饮水保守治疗后好转(Ⅰ级);2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症状,血常规复查提示血白细胞升高,尿常规白细胞升高,予以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Ⅱ级);余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Ⅲ-Ⅴ级)发生。结论引起输尿管阴道瘘的原因主要为妇产科手术所致,对于输尿管阴道瘘建议早期诊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阴道瘘疗效满意。

  • 标签: 医源性 输尿管阴道瘘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在腹腔镜下输尿管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方法: 对 2019 年 9 越 8 日收治的 1 例小儿先天巨型输尿管患儿采取腹腔镜下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观察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以及住院时间 。 结果: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 5ml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缺氧,于 2019 年 9 月 28 日出院,住院时间 20 天。 结论: 在腹腔镜下输尿管再植术围手术期间加强对患儿的护理,能够促进患儿的恢复进程,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的 60例实施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 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对照组更佳,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手术护理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妇科手术后输尿管远端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宿迁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间行腹腔镜下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处理6例妇科手术术后输尿管远端损伤患者.其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8岁(24~65岁),左侧输尿管损伤4例,右侧输尿管损伤2例.输尿管损伤与修复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5d(3~90d),体质量指数为25kg/m2(20~28kg/m2),输尿管平均缺损长度为4cm(3~7cm).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为133min(90~210min),平均手术失血量是95ml(70~150ml).术后平均住院8d(5~11d),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6~26个月).患者拔除尿管前均行膀胱造影检查,所有患者无吻合口渗漏.所有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均为6周.3个月随访IVU显示患者肾脏积水均部分缓解.结论腹腔镜下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妇科手术后输尿管远端损伤安全、有效,可以满足输尿管膀胱无张力吻合,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膀胱再植 膀胱腰大肌悬吊 输尿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的37例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3例;患侧为左侧25例,右侧12例。临床症状中,尿路感染34例,滴尿2例,排尿困难1例。病理类型中(同一患儿不限于一种病理类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11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反流3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26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伴反流6例,下肾部输尿管反流26例,下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狭窄11例。分析手术时间、肾盂分离前后径(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APD)、输尿管直径、患肾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并发症等,评价这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平均手术年龄为8.3个月,范围为4~110个月,手术时间为(128.84±35.06)min。术后上肾部APD为(9.41±6.40)mm,术后上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76±4.93)mm,术后下肾部APD为(5.49±6.47)mm,与术前同类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05±4.10)mm,与术前下肾部输尿管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RF为(43.06±5.75)%,与术前DRF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5.1个月,范围为13~120个月,患儿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8.1%(3/37)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半年复查积水下降不明显,DRF下降,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处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2年出现间歇性排尿困难伴尿路感染,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术。结论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适用于儿童完全性肾重复畸形的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重复肾 肾畸形 输尿管再植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气膀胱Cohen术与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31例单侧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气膀胱Cohen再植组(17例)和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组(1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血尿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气膀胱Cohen再植组与腹腔镜下膀胱外再植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4±46)min、(152±52)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1±1.1)d、(6.4±1.2)d,术后血尿时间分别为(3.2±0.7)d、(1.5±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5.6±1.1)d、(5.2±1.2)d,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6.3±1.3)d、(5.5±1.2)d,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3357.2±4638.5)元、(21194±3518.2)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中转开放手术,随访3~12个月,获访病例临床症状均缓解,术后气膀胱Cohen再植组获随访13例,复查超声提示10例输尿管恢复正常,输尿管积水消失,1例发生术后尿路感染,1例输尿管轻度扩张,2例有输尿管Ⅱ°反流。腹腔镜膀胱外再植组获随访11例,复查超声提示10侧输尿管恢复正常,输尿管积水消失;1例输尿管轻度扩张,未见输尿管反流。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临床疗效均确切,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较气膀胱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术中用时少、膀胱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膀胱 腹腔镜 输尿管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腹腔镜气膀胱改良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手术方法,通过与开放手术和Cohen术的比较探讨这种术式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实施腹腔镜气膀胱改良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病例资料,包括临床效果、膀胱造影检查结果、并发症等,与开放手术和Cohen术式对比,分析优缺点及应用前景。共收集到179例患儿资料,分三组进行比较。开放手术组63例,其中男44例,女19例。年龄<6个月32例,6个月至1岁23例,>1岁8例。左侧30例,右侧17例,双侧16例。输尿管末端狭窄58例,膀胱输尿管反流4例,狭窄伴反流1例,合并肾积水53例,泌尿系统感染33例,输尿管开口异位7例,输尿管末端囊肿3例。气膀胱Cohen组55例,其中男38例,女17例,年龄<6个月10例,6个月至1岁5例,>1岁40例。左侧27例,右侧13例,双侧15例。输尿管末端狭窄50例,膀胱输尿管反流3例,狭窄伴反流2例,合并肾积水44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症状38例,输尿管末端囊肿3例,输尿管开口异位2例。气膀胱改良乳头式再植组61例,其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6个月22例,6个月至1岁28例,>1岁11例。左侧33例,右侧19例,双侧9例。输尿管末端狭窄50例,膀胱输尿管反流7例,狭窄伴反流4例;均出现肾积水,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症状56例,输尿管末端盲端1例,输尿管开口异位不与膀胱相通2例,开口膀胱憩室1例。结果三组均无死亡病例,气膀胱Cohen组有2例中转开放,气膀胱改良乳头式再植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气膀胱Cohen组与气膀胱改良乳头式再植组之间,手术时间[(97.2±49.4)min比(77.4±37.0) min, P>0.05]、出血量[(3.7±1.5)ml比(2.9±1.8) ml, P>0.05]及住院时间[(6.8±2.3)d比(6.2±1.3)d,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反流效果相当,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肾盂及输尿管积水均有明显减轻。气膀胱的两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手术(P<0.05),血量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气膀胱改良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符合生理特点,抗反流效果可靠,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以及反流引起巨输尿管的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术式。

  • 标签: 儿童 输尿管梗阻 腹腔镜 输尿管再植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并发于盆腔肿瘤手术的9例膀胱直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将输尿管再植联合带蒂大网膜填塞达到缝合牢靠,消除膀胱直肠瘘。本组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再出现气粪尿并且肛门无漏液。中位手术时间117(90~145)min,中位出血量(100~650)210 ml。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2例出现切口感染。5例出现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经膀胱功能恢复锻炼后好转。通过输尿管再植联合带蒂大网膜填塞可以消除膀胱直肠瘘,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RALUR)与传统腹腔镜下输尿管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LUR)在治疗婴幼儿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POM)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应用RALUR和LUR治疗POM的18例患儿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手术年龄范围为0~36个月。将接受RALUR的10例患儿作为RALUR组,中位年龄为9个月,年龄范围为4~35个月;患侧为左侧6例,右侧4例。将接受LUR的8例患儿作为LUR组,中位年龄为10个月,年龄范围为5~25个月;患侧为左侧6例,右侧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RALUR组的手术时间为(149.0±18.9)min,LUR组为(194.4±45.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ALUR组住院费用为(73 807.0±7 342.2)元,LUR组为(23 126.7±4 497.1)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LUR组的术后拔引流管时间为(4.2±1.7)d,LUR组为(4.8±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RALUR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9.0±2.5)d,LUR组为(9.6±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8例患儿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19个月,RALUR组及LUR组各有2例因尿路感染行抗感染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排泄性膀胱造影均未见明显反流,术后均无需再次住院治疗的短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RALUR和LUR治疗婴幼儿POM均安全、有效且恢复迅速。RALUR的手术时间更短,是一种可行的手术选择。

  • 标签: 机器人 腹腔镜 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婴幼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在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2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12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组)及梗阻型巨输尿管(10例,梗阻型巨输尿管组)患儿的临床资料。22例患儿均予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各项参数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术中出血量为(5.95±1.63)ml,单侧手术时间为(101.69±7.87)min,双侧手术时间为(136.00±7.83)min,留置导尿时间为(5.78±1.06)d,住院时间为(6.65±1.08)d。随访时间为(8.35±2.21)个月,范围在6~12个月。术后2个月内发生发热及尿路感染5例,均予抗感染保守治疗,拔除双J管后未再复发。术后2个月复查膀胱镜,输尿管口形态位置良好,3F输尿管导管经输尿管口逆行置管顺畅,证实输尿管经新输尿管裂孔进入膀胱处无折角;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检查均未见反流。术后6个月复查利尿肾图均未发现梗阻曲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组术后6个月输尿管最大直径、肾盂前后径分别为(8.08±1.78)mm和(16.25±2.83)mm,均较术前(10.08±2.11)mm和(21.08±2.71)mm明显减小;术后6个月肾皮质厚度为(6.96±1.81)mm,较术前(5.93±2.07)mm明显增厚;术后6个月分肾功能为(45.50±2.27)%较术前(42.50±3.03)%明显提高,上述参数前后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梗阻型巨输尿管组术后6个月输尿管最大直径、肾盂前后径分别为(14.70±2.58)mm和(27.80±2.35)mm,均较术前(17.80±2.35)mm和(33.50±3.24)mm明显缩小;术后6个月肾皮质厚度为(7.67±2.48)mm,较术前(6.41±2.77)mm明显增厚;术后6个月分肾功能为(38.77±2.91)%较术前(36.04±3.55)%明显提高,上述参数前后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简化了操作流程,避免了切开黏膜隧道下膀胱逼尿肌层,纵向走行的输尿管经新输尿管裂孔进入膀胱处无折角,术后无插管困难,在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中疗效确切。

  • 标签: 腹腔镜 膀胱输尿管反流 梗阻型巨输尿管 输尿管再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腹腔镜气膀胱Cohen输尿管再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输尿管末端畸形疾病行腹腔镜气膀胱Cohen输尿管移植术患儿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14例患儿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9~110min,平均92min,术中出血均少于10ml,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皮下气肿、尿路感染和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结论:精心手术配合和围术期护理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 再植术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与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儿童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VUJO)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8例VUJO患儿病例资料,按时间先后分为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式组(C组)(28例)和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式组(P组)(20例)。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保留导尿管时间、血尿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肾功能改善情况等相关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结果48例患儿均由同一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C组6例巨输尿管患儿行输尿管裁剪,P组2例肾盏输尿管结石患儿术后无残留。C组与P组手术时间比较[(136.5±35.4) min比(165.8±3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4,P=0.002)。术后随访(10.3±2.6)个月,C组和P组术后2个月内分别有8例、6例出现尿路感染,均予抗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拔除D-J管后感染控制,术后6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走行通畅。C组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明显减小[(1.62±0.54) cm比(2.55±1.24) cm,t=-5.027,P=0.001];输尿管最大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小[(0.95±0.27) cm比(1.51±0.52) cm,t=-8.495,P<0.001];肾皮质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加[(1.47±0.25) cm比(0.86±0.46) cm,t=2.028,P=0.004];利尿肾图显示分肾功能较术前明显提高[(46.27±2.16)%比(41.83±3.04)%,t=1.647,P=0.030]。P组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明显较小[(1.48±0.82) cm比(2.68±1.41) cm,t=-2.740,P=0.003];输尿管最大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小[(1.05±0.46) cm比(1.36±0.27) cm,t=-1.635,P=0.040];肾皮质厚度较术前增加[(1.38±0.33) cm比(0.74±0.39) cm,t=9.073,P<0.001];利尿肾图显示分肾功能较术前明显提高[(45.18±3.35)%比(39.55±2.49)%,t=1.277,P=0.030]。Politano-Leadbetter术较Cohen术后肾盂前后径恢复更好[(1.48±0.82) cm比(1.62±0.54) cm,t=-1.748,P=0.030]。结论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建立了较长的黏膜下隧道,不改变输尿管走形及开口位置,治疗VUJO合并肾盏、输尿管结石效果确切,术后肾积水恢复较Cohen术更好,但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手术医师可根据自身经验选择合理术式。

  • 标签: 气膀胱腹腔镜 Cohen术 Politano-Leadbetter术 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输尿管膀胱再植
  •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法足趾再植的特点及其效果.方法从1991年~1999年,对19例(25趾)离断足趾进行再植,再植时保持患足背伸90°~120°,逆行法再植的顺序:趾底皮肤→趾底皮下静脉→趾固有神经→趾固有动脉→屈趾肌腱→单根克氏针固定趾骨→趾伸肌腱→趾背动脉→趾背皮下静脉→两侧及背侧皮肤.结果25趾中23趾成活,成活率92%,患趾总屈曲度,趾为25.~70.,第2、3趾为35.~90°,断趾外形恢复良好,趾尖两点辨别觉10mm~16mm,患者行走步态正常15例,基本正常4例.结论离断足趾再植极大减轻了病人伤残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逆行法再植足趾显示了独特的不需变换体位的优点.

  • 标签: 足趾离断损伤 显微外科 逆行法足趾再植术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断腕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顺行法或逆行法对2016年-2018年10例腕部完全和不完全离断伤的病例进行断腕再植术。结果再植断腕10例均成活。结论彻底清创,重建丰富的血运,肌腱和神经一期精细正确地修复,早期积极地功能锻炼等是保证断腕再植成功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断腕 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