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宫角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常位置妊娠。因孕囊着床的宫角部内膜较正常子宫体部薄,受孕后蜕膜发育差,故患者多于孕12周内发生腹痛、阴道流血而流产。妊娠至足月者实属罕见。我院自1986年1月~2005年6月期间住院分娩产妇39520人次,剖宫产术中确诊宫角妊娠6例,发生率为1.52/万。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宫角足月妊娠 住院分娩产妇 宫角妊娠 子宫体部 阴道流血 12周
  • 简介:患者,26岁,孕1产0。主因孕足月第一胎无产兆入院。1年前发现双子宫畸形。查体:子宫为孕足月,臀位,胎心正常,子宫始终有张力。肛诊未能触及先露。入院后行剖宫产术。术中见未孕子宫如孕3+月大小,位于妊娠子宫左前方;妊娠子宫无下段,直立于盆腔。手术娩一足月男婴。缝合切口后探查两子宫只有薄的肌束相连,妊娠子宫与宫颈不相连,有独自的圆韧带、卵巢、输卵管,诊为残角子宫妊娠。拆除缝线再次探查妊娠子宫与未孕子宫无通道,遂行残角子宫+右输卵管切除术,把卵巢、圆韧带固定于正常子宫。

  • 标签: 残角子宫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恰当地处理早产和胎膜早破,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7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09%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6周PPROM新生儿的窒息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孕35-36^6周者。结论预防足月前胎膜早破的发生及恰当处理胎膜早破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早产胎膜早破 围产儿死亡
  • 简介:新生儿胃穿孔多由于先天性发育缺陷,胃壁肌层薄弱或缺损所致。在临床上是较少见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因其发病急,病死率高,在穿孔前无明显症状,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而根据临床表现及早诊断,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现将作者所见1例足月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引起胃穿孔的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胃壁肌层缺损 胃穿孔 生理反射
  • 简介:目的探讨经舌下含化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取1999年1~3月行催产素引产的孕妇,头位初产,年龄21~39岁,孕周37-42周,有引产指征,NST为反应型,无头盆不称,无肝肾功异常者50例和2002年1~3月行米索前列醇引产,条件同催产素引产相同50例,无前列腺素禁忌证者,两组在年龄、孕周、官颈成熟等方面有可比性,舌下含化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作为回顾性对照。结果米索引产组50例中48例有效,有效率为96%,催产素引产组50例中38例有效,有效率为8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方便适用,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足月妊娠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引产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20岁,未怀孕未生育,主诉右下腹痛1月余,于2003年12月29日第一次入院。疼痛为间隔性隐痛,放射至右下肢,无发热畏寒,外院抗炎治疗无好转。患者月经周期为23-37天,经期7天,1月余前初次同房。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36.7℃,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妇科检查:阴道内有大量粘稠自带,右侧穹隆触痛明显,单宫颈光滑,宫颈右侧壁扪及囊性包块约4×3cm,有波动感,扪及两个分开的宫体均大约4×3×3cm,轻压痛,双附件未见异常。外院12月22日彩超显示:双子宫,单宫颈增大,宫颈管内探及无回声区,范围5.0×3.7cm,暗区内可见不规则斑片影,提示宫颈管积脓。入院诊断:子宫畸形,宫颈右侧积脓。12月30日B超监护下行宫颈积脓引流术。

  • 标签: 宫颈积脓 足月妊娠 双角子宫 术后 右下腹痛 宫颈管内
  • 简介:应用透射电镜对12例足月妊娠胎盘组织合胞体细胞合成区和运输区的微绒毛和线粒体进行体视学测试,结果发现合成区微绒毛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和表面积均大于运输区,线粒体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也大于运输区。表明胎盘合胞体细胞合成区功能比运输区活跃,能量代谢增加,是执行胎盘各种功能活动的主要场所。

  • 标签: 足月妊娠 胎盘 合胞体细胞 体视学
  • 简介:患者23岁,住院号0328,G1P0,孕39~(+1)周。因右下腹持续性腹痛2小时,伴恶心呕吐,于2000年7月11日急诊入院。查体:急性病容,体温38.8℃,脉搏80次,呼吸20次,血压110/70mmHg。宫高32cm,腹围96cm。LOA先露头,入盆,胎心140次,无宫缩,宫体无压痛。右骼嵴上三横指,触及直径约6cm囊性包块,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WBC16×10~9/LN0.95,B超示:胎头顶径105cm,水平段

  • 标签: 足月妊娠 卵巢囊肿扭转 误诊 急性阑尾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足月妊娠的正常孕妇有引产指征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34例口服米非司酮150mg及米索前列醇50ug舌下含服,每四小时一次至正式临产,对照组34例用10%葡萄糖500ml+2.5%缩宫静滴。结果两组引产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76.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足月妊娠引产,能促进宫颈成熟,诱发子宫收缩,并安全、有效、方便,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