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行硬膜外麻醉、在超声引导下行硬膜外麻醉的不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入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采取超声引导下硬膜外麻醉及常规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指标。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起效时间、麻醉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硬膜外麻醉可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超声引导 硬膜外麻醉 临床效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动脉穿刺置管在超声引导下的临床麻醉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需要进行动脉穿刺置管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传统触摸法实行手桡动脉穿刺置管)以及研究组(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平均每组患者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97.9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为血管痉挛以及血肿,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0.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取采取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能够有效的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麻醉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动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 临床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超声检查技术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胃部疾病胃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胃超声检查,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及临床分析,做出明确诊断,其中18例胃溃疡,16例胃腺瘤,10例胃粘膜脱垂,6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胃下垂,4例急性胃扩张,1例胃癌,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胃超声检查有助于胃部疾病及早明确诊断,为胃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漏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超声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骨折患者手术中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79例,依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40),分别行全身麻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患者的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及拔管后镇静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胫骨骨折手术中,麻醉效果佳,同时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提高了镇静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临床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66例上肢闭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单一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复合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操作时间、感觉、运动阻滞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复合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操作时间,达到完全上肢神经阻滞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 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超声引导下,对老年患者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组织麻醉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后,以超声引导实施麻醉的患者为A组,以神经刺激器定位实施麻醉的患者为B组,AB两组各20例;在不同引导和定位之下,两组患者均予以0.33%罗哌卡因20ml实施麻醉,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操作的时间、穿刺成功率、麻醉起效时间等。结果A组进行麻醉所需要的时间为5.0±1.1min,穿刺注射成功率为98.65%;B组麻醉所需要的时间为7.2±1.5min;穿刺注射成功率为78.91%。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上肢手术患者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以超声引导能够有效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并且麻醉效果快。因此,在临床中可应用该方法实施麻醉

  • 标签: 超声引导 老年患者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46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和静吸组,每组73例,联合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静吸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切皮时、术中及插管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静吸组,出现疼痛时间显著高于静吸组(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其联合硬膜外麻醉后可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我院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组)与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一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VAS与Ramsa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拔管10min后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30min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唤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与镇静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拔管与唤醒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下肢骨折手术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4-10月接受胃镜检查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在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B组60例在无麻醉状态下直接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躁动、呛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3%、1.7%、5.0%,低于B组的13.3%、11.7%、18.3%(P<0.05);A组检查成功率、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的占比分别为96.7%、93.3%,高于B组的83.3%、70.0%(P<0.05)。结论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度及临床检查成功率。

  • 标签: 胃镜检查 麻醉 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58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患者分别为79例。单一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并且进行麻醉效果以及其他指标的对比。结果联合组的麻醉优良率73例(92.41%)显著高于单一组55例(69.62%),联合组拔管后的平均静脉压、心率、呼吸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则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麻醉方法,能够加快患者的苏醒时间,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麻醉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84例外科手术患者为调查对象。患者在系统随机分组下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42例。干预组患者予以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常规组患者予以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患者麻醉拔管前后生命体征,同时比较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插管即刻平均动脉压为(91.4±5.2)mmHg、常规组为(99.3±6.6)mmHg;此刻干预组患者心率为(79.4±4.9)次/min、常规组为(86.5±4.2)次/min;干预组患者拔管后平均动脉压为(93.7±6.2)mmHg、常规组为(104.9±5.3)mmHg;此刻干预组患者心率为(81.2±5.5)次/min、常规组为(88.4±4.5)次/min,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常规组为35.7%,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更高,效果更理想。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7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6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血压及心率在麻醉前、拔管 10分钟无明显差异( P> 0.05),在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苏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联合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安全系数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 根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总结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手术室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配合,实验组则加强术中的护理配合,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阻滞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3.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麻醉加强术中的护理配合,明显提升了麻醉效果,减少了麻醉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普外科、骨外科等科室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黑箱摸球分组,42例纳入硬膜外组,48例纳入腰硬组。对比血压变化差值、術后腰痛VAS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腰硬组手术期间HR、SBP、DBP峰值与谷值差值分别为(7.54±1.65)次/min、(17.43±5.58)mmHg、(13.65±5.16)mmHg低于硬膜外组(11.47±5.51)次/min、(23.52±6.33)mmHg、(18.26±5.46)mmHg,腰硬组术后腰痛VAS评分(1.3±0.5)分、术中呼吸循环紊乱发生率22.92%低于硬膜外组(2.5±1.0)分、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手术更适合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 标签: 下肢手术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共有患者98人,将其分为每组49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分别给予患者麻醉处理和非麻醉处理,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麻醉和非麻醉操作的患者在检查前其呼吸频率和血压情况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表示为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实施检查操作后,实验组的患者指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其操作效果好,其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结论临床中展开胃镜检查工作,对其给予一定的麻醉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安全性,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情况。

  • 标签: 胃镜检查 麻醉 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写作是为了探讨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可行性及麻醉效果。在方法选择上,笔者选择了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其实行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时进行调查,笔者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患者实行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同时为了便于观察,这两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操作、局麻药浓度及给药程序方面都完全相同。经过笔者的观察和调研,观察组的病患麻醉效果Ⅰ级率和优良率分别达到了83.3%和100%,但是相同操作形式的对照组的Ⅰ级率和优良率却只有23.3%和73.3%,这就说明,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要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反映方面,观察组在手术中的牵拉反应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这些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麻醉效果,同时由于针刺麻醉技术起到辅助作用,就可以减轻硬膜外麻醉的麻药用量,进而能够有效减轻病患在手术过程中的牵拉反应。因此,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技术可以用作阑尾切除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技术

  • 标签: 针刺麻醉 硬膜外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妇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分别为阴道超声组、腹部超声组以及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可知,三组之间在诊断有效率方面差异明显,其中联合组最为有效,阴道超声组次之,腹部超声诊断效果稍差,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针对妇科疾病采取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更有利于患者的诊治,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临床价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非麻醉检查,实验组实施麻醉检查,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胃镜检查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86.00%),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镜检查中对患者实施麻醉效果显著,胃镜检查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镜检查 麻醉 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区域麻醉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的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且行手术治疗的患儿72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6)。实验组采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方案,对照组采取氯胺酮方案。分析两组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比较氯胺酮用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结束时的呼吸频率和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睁眼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的氯胺酮用量为(65.71±8.54)ug,比对照组的(154.29±23.14)ug少,P<0.05。结论运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方案,可显著提高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促进术后清醒。

  • 标签: 亚麻醉剂量 芬太尼 小儿区域麻醉 氯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