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便携式超声设备和高分辩率探头在临床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创了麻醉学科的可视化时代。本文从超声技术概速入手,详细阐速了具体的超声技术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以期为医院超声临床麻醉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技术 临床麻醉应用浅议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复杂多变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麻醉医生的面前,使得传统的麻醉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要求。在临床麻醉技术的革新中,由于高分辨率便携式超声仪器和探头技术的改进,使超声从单纯的临床诊断走进了手术室。本文就超声引导技术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提几点个人的体会。

  • 标签: 超声引导 临床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需要在腰段硬膜外麻醉的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阻力消失法和体表解剖标志进针来确定硬膜外间隙。观察组使用超声实施引导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的穿刺次数,术前准备时间、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腰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利用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实时引导 肥胖 腰段硬膜外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6月23日至2017年4月20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88例前臂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编号法对88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研究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局麻药中毒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18%,相比对照组(70.45%)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02±1.11)分,相比对照组(6.78±1.65)分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局麻药中毒发生率为4.55%,相比对照组(20.45%)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具有较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 标签: 超声 椎旁神经阻滞 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实时引导与传统盲探法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肥胖患者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腰段硬膜外麻醉肥胖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传统定位盲探穿刺,观察组超声实时引导穿刺,对比2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穿刺深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穿刺用时(3.0±0.2)min、短于对照组,穿刺(1.1±0.2)次、少于对照组,术后腰痛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穿刺操作非常满意32例、满意8例,总满意度100%,非常满意度与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技术能很好地提升穿刺效果和患者体验,还能避免术后腰痛、保护周围组织,值得应用于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

  • 标签: 超声实时引导 肥胖 腰段硬膜外麻醉 价值
  • 简介: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受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解剖定位组采取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组则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解剖定位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肢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例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仪定位引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 定位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行腰段硬膜外麻醉的肥胖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进针、阻力消失法等方法确定硬膜外间隙穿刺,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实时引导的方法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腰痛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次数为(1.16±0.38*)次,少于对照组患者的(3.13±1.12)次,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为(2.85±0.47)min,少于对照组患者的(7.36±1.22)min,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腰痛的几率为8.7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09%(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行腰段硬膜外麻醉的过程中,通过超声实时引导的方式确定硬膜外间隙穿刺麻醉,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发生腰痛的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实时引导 肥胖患者 腰段硬膜外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局部麻醉用于创建浅表肿物穿刺路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时间段收治的于超声引导下局部麻醉用于创建浅表肿物穿刺路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部位的麻醉注入方式。结果在行穿刺的30例患者当中,肿物贴近皮肤、肿物隆起表面、肿物较小且贴近较大血管例分别为12例、11例、7例。所有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穿刺均对肿物的方向轴向起到了改变的作用,过程顺利,无任何1例出现穿刺并发症以及针尖损伤血管的情况,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麻醉在创建浅表肿物穿刺路径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局部麻醉 创建浅表肿物穿刺路径 临床效果
  • 简介:骶管麻醉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确切、麻醉平面低等优势,目前在疼痛诊疗及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传统实施骶管麻醉是根据骨性标志定位,然而由于骶管裂孔及骶角解剖结构具有变异性,故传统方法可能存在定位不准等不足。近年超声引导下骶管穿刺逐渐被临床应用,本文对该方法的优势、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麻醉 脊椎 脊椎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朝声音道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实施上肢手术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三组,即常规组(T)、神经刺激仪组(N)、超声引导组(U),每组患者2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超声引导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神经刺激组、常规组,超声引导组神经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神经刺激仪组、常规组,超声引导组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神经刺激仪组、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传统麻醉方式相比其所产生的麻醉效果更佳,具有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率高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锁骨上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対像,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麻醉护理,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综合麻醉护理,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44%,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且对照组患者在失败例数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要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对于患者的麻醉治疗,其采用临床麻醉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且患者在麻醉治疗过程中疼痛感明显降低。

  • 标签: 麻醉护理 临床麻醉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6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产妇术后有2例出现头痛,对照组中有2例术后出现疼痛,1例出现寒颤,另有1例出现低血压,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术当中,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缩短麻醉时间,减轻产妇的痛苦,其麻醉效果较为确切,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将肿胀麻醉、微创整形技术应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改良手术组(A组)128人,传统手术组(B组)49人,传统包皮手术组采用阴茎根部神经阻滞麻醉,止血钳提起包皮,环切;改良组在局部肿胀麻醉下,手法剥离粘连区,美兰标记出两条切口线,中间是预去除组织,采用微创技术去除表皮,用5~0免拆线做连续褥式缝合。从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时间、并发血肿及患者满意度等几个发面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改良术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伤口愈合快,外观满意度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肿胀麻醉 微创技术 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技术中的麻醉处理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患有直肠癌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麻醉处理,观察组则予以加速康复外科中的麻醉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技术应用在外科手术中,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直肠癌 血液动力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食道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食道癌手术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予以研究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观察给予不同麻醉方式后患者的手术效果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等麻醉恢复情况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全身麻醉,对行食道癌手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其麻醉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指标情况。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食道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等比重局部麻醉药用于剖宫产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选择等比重布比卡因,对照组产妇选择高比重布比卡因,比对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进行麻醉后,两组TOnse和TLbP经对比未形成统计学意义,两组TPeak、DMax以及Nlbp经对比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等比重麻醉药物对麻醉平面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等比重局部麻醉药 剖宫产麻醉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