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调查了乌兰察布市大学生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认知度,调查发现本地区大学生POPs的认知度较低,对斯德哥尔摩公约内容不熟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文化素质和年龄构成等方面与社会的其他群体不同,提高大学生对于POPs的认知度有利于推动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和认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标签: POPS 认知度 环境教育 模式
  • 简介:当人类精神活动能够进行深刻的思想与反思时,人的主体性特征会产生出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既能适应环境,创造出带有地域特征的民族文化,又能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而且,这种创造力表现的是一种强烈的人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讲,因为人在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被塑造,所以,人作为具有主体性特征的对象,在自身具有了符号意义的同时,也创造性地增加了除物理世界之外的精神世界和作品世界。更进一步,从客观世界到符号世界只是语言的早期形成,而语言世界形成之后,人的语言认知模式,已不仅仅是从语言世界到现实世界,还有从语言世界到语言世界的认知模式

  • 标签: 心智 主体间性 自我意识 语言认知
  • 简介:基于词汇和语法、语用分析和话语特征三个层面,对日语中不同于汉语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日语的认知模式主要表现为主体背景化、定型性和交互共话型三个方面。同时依据文化图式理论,结合与汉语表达模式的对比,指出前景化的日语认知模式与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等背景信息密切相关,即在语言交流中日本人倾向于“弱化主观意志”、凸显“集团依附”和注重“顾及他人”的价值取向。

  • 标签: 认知模式 跨文化图式 语用分析 话语特征
  • 简介: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12级学生进行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模式认知调查,探讨了该校学生对自主学习模式认知情况,包括:学生对自我角色、教师角色的认知,对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以及学生在听力自主学习中的实践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能够有意识地安排并进行个人自主学习,但在实践中对教师依赖过多,且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欠缺。

  • 标签: 大学英语 听力自主学习 学生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居民分级诊疗模式认知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为分级诊疗体系的建构提供相应建议。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蒲江县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1.7%居民对分级诊疗模式了解一点或完全不了解,70.0%居民表示较不信任和非常不信任社区首诊的准确性,有20.0%居民认为社区医疗水平是其选择社区首诊的首要原因,仅次于离家近(48.3%),67.7%居民表示不会因“看病医院级别越低,报销比例越高”而优先选择级别较低医疗机构看病。结论蒲江县居民普遍对分级诊疗制度缺乏了解与信任,医保作为推动分级诊疗的杠杆,并不能完全“撬”动患者观念,基层医疗水平,是分级诊疗制度成败的关键。

  • 标签: 社区居民 分级诊疗 认知 分析
  • 简介:布鲁纳认为:认知是指一个人在了解周围世界时所经历的感知、理解、推理等认识过程的总称。实践证明,对教学过程作符合学生认知的安排与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数学认知"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研究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的连贯性,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

  • 标签: 小学数学 认知缺失 认知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感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协同护理,患者治疗前后对疾病认知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由协同护理结果显示,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并且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认知度有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协同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心肌梗死 疾病认知度
  • 简介:在当今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认知论为依据,以商务英语写作机辅教学为手段,探索一种新的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动力基础是英语写作理论的发展需要、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写作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其教学模式根据过程和教学需要分为无机辅导、半机辅导、全机辅导三个写作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能够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 标签: 社会认知论 商务英语写作 机辅教学模式
  • 简介:在我们的生活中,眼睛作为认识世界的主要媒介,如果只通过它,我们所看到的物体会存在近大远小的视觉特点,且在我们塑造形体时容易对观察对象产生错误的形体表现。

  • 标签: 立体 认知 认识世界 形体 物体
  • 简介:以兰盖克的"自主/依存模式"为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古诗词中的双关语。通过对中国古诗词双关语的类型、生成机制、运作手段、认知机理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层探究,其目的在于抓住"过程"进行分析。事实上,强调对"过程"的研究是一种由点到面的研究而不再是从起点到终点的研究,这样可以更有力地解释中国古诗词双关语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

  • 标签: 自主/依存模式 中国古诗词双关语 生成机制 认知机理
  • 简介:文章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新奇隐喻为研究载体,以概念合成理论(CBT)和关联理论(RT)为依据,探讨了一种新的分析隐喻的模式,即“整合关联模式(BRT)”,并探讨这种BRT模式对新奇隐喻分析的运作机制。

  • 标签: 新奇隐喻 概念整合理论 关联理论 整合关联模式 《老友记》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6)及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传统人工认知训练,而实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障碍训练,总治疗时间为8周。于训练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MMSE及LOTC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MMSE及LOTCA评分均较前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MSE及LOTCA评分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认知训练 计算机辅助 脑卒中
  • 简介:认知偏好广泛存在于抑郁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但是以往的研究多是就单一过程中的偏好进行研究,忽略了整个过程中不同偏好间的相互影响。认知偏好联结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更加综合、宏观地研究不同的认知偏好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总结认知偏好联结理论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也试图出探明日后研究的前进方向。

  • 标签: 抑郁症 注意偏好 解释偏好 记忆偏好 认知偏好联结理论
  • 简介:习语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表达方式。由于地理、社会环境的差异,不同文化中的习语图式是缺省或缺失的,这给习语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根据心理空间理论,这些缺失的习语图式是可以在目的语读者的大脑中进行建构的。注释法是建构这些图式的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习语 心里空间 图式 注释
  • 简介:认知偏差研究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金融学、精神病学、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学等范畴,各学科领域认知偏差研究内容相异,认知偏差研究正处于上升阶段,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细化,实践研究发展迅速,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未来认知偏差的研究应加强认知偏差的系统性研究,强调研究的连续性;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提升研究成果的指导性;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

  • 标签: 认知偏差 学科阐释 述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针灸配合认知训练治疗颅脑外伤所致的认知障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价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综合功能和认知能力。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颅脑外伤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针灸 认知训练 颅脑外伤 认知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律诗及其对仗,历来为旧体诗研究者所关注。不过,从认知角度来研究的,似不曾见到。文章作一个尝试。基于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我们看到律诗及其对仗,都是以整齐对称和错落参差以及“起点—路经—终点”认知图式为认知底蕴的。而这些认知底蕴可以从律诗及其对仗的语言的意义内容与语言的形式两个方面看到。这是文章探究的出发点,也是文章探究的归宿。

  • 标签: 律诗 律诗对仗 认知 认知底蕴
  • 简介:作为假设句式典型句式的"要是A,就B"属于因果类复句中的一种。根据A、B间的关系我们将这个句式分为三类:A、B具有顺向制约关系、非制约关系、逆向制约关系。文章分别讨论每种关系在大脑思维中两种不同的认识层面,即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

  • 标签: 要是A 就B 认知层面 主观推测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