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应激性血糖增高的应用。方法选择重症颅脑外伤伴高血糖患者(A组=38例)和正常血糖患者(B组=40例)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监测临床指标,观察预后。结果重症颅脑外伤伴高血糖患者干预后恢复良好率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无差异,病死率高于对照组,比文献报道低。结论重症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用早期进行饮食、胰岛素强化等方面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病死率,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应激性血糖增高 甘精胰岛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剖宫产率增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浅论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影响因素和干预对策,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2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影响因素。结果3248例产妇中,剖宫产产妇1540例,占47.4%,而且不断增高;影响剖宫产率增高的因素主要是胎儿窘迫(25.0%)、社会因素(21.9%)和胎位异常(19.0%)。结论剖宫产率增高的影响因素包括医疗因素和社会因素,要积极加强对产妇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比例逐年增高的原因及问题。方法将100例孕妇依据其现实情况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7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阴道正常分娩方法,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术。分析剖宫产原因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母体情况。结果剖宫产术比例逐年增高是因其手术指征被放宽,同时受到一定的社会与医源性因素的影响。产后母体情况观察,对照组孕妇术中血压下降人数明显较少、失血较少、产后出血人数较少、立即母乳喂养人数较多,两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果临床上应严格剖宫产手术指征,严禁任意实施剖宫产术。

  • 标签: 剖宫产术比例 逐年增高 原因 问题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9岁,主因"头痛9个月,间断性鼻腔溢液8个月"于2012年11月9日收住院。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全头胀痛,能耐受,不影响睡眠,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未就诊,病情无特殊变化,未就诊及治疗。8个月前,患者低头或侧卧位时发现鼻腔流出无色清凉液体,前往外院神经外科就诊,考虑“脑脊液鼻漏”,

  • 标签: 颅内压增高症 脑脊液鼻漏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正>本文于2013年4月发表于《Placenta》杂志上。miRNA-424属于缺氧调节相关的miRNA,以往的研究发现,miRNA-424调节异常可能与胎儿生长受限相关。本文研究了miRNA-424及其相应基因MEK1(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FGFR1(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1)表达水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表达水平 负相关 氧调节 基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肌损害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减患者治疗随访过程中临床症状、表现、甲功八项、心肌酶谱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该例患者经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甲功指标恢复正常,心肌酶学指标逐步正常。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导致严重心肌损害,心肌酶学指标异常增高,诊断明确、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预后较好。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增高
  • 简介:摘要以云南省文山地区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调查对象,对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及脑脊液胆红素增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感染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及脑脊液胆红素增高的主要原因,G6PD缺乏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次要原因。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卫生宣传,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脑脊液胆红素 新生儿 云南文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晚期(37周-39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增高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正常晚期妊娠孕妇(37周-39周),对照组为未孕女性(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均正常,无既往肝肾疾病、无高血压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碱性磷酸酶检测采用酶动力学比色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V19.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孕妇组(168.93±51.423U/L)的血清ALP明显高于对照组(73.42±16.485U/L),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妊娠晚期(37周-39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并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5-100U/L);检测并确定不同周期孕妇的参考区间,为规避医疗风险,尤其对优生优育起到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孕妇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短效硝苯地平片对重度血压增高的脑出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度血压增高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短效硝苯地平片,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心率为78.3次/min,治疗降压后平均心率为78.9次/min,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前平均心率为78.3次/min,治疗降压后平均心率为80.6次/min,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效硝苯地平片对于治疗重度血压增高的脑出血疗效显著,方便,且价格低、耐受性高、毒副作用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短效硝苯地平片 重度血压增高 脑出血
  • 简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特征有皮肤红紫、肝脾肿大以及血管与神经性症状。发病率为0.4~1.6/10万人〔1〕,临床并不常见。笔者于2011年临床工作中,发现同时伴有WBC及PLT增高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髓增殖性肿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压增高患者采取对症处理,抗脑水肿降颅内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4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对症处理及药物治疗,治愈20例,病残12例,死亡8例。结论快速降低颅内压,控制温度,及时止惊,兴奋呼吸,保护脑功能,提高对症治疗症状,争取机会得到缓解,尽早明确病因与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是早期的消除治疗选择。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降低颅内压
  • 简介:“患糖尿病6年了,之前一直吃降糖药治疗,可效果越来越差,后来只好打胰岛素治疗。打了不到半年,用量从刚开始的20个单位调到26个单位,但血糖仍控制不好,空腹血糖还在8~10毫摩尔/升之间。”一位病人向医生诉苦。为何降血糖这么难?难道还要继续加量?

  • 标签: 降血糖 胰岛素治疗 空腹血糖 糖尿病 降糖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速测血糖对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抢救的10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院前经快速血糖测定明确诊断的50例为院前急救组,自行送来我院急诊经血生化检查明确诊断的50例为对照组。两组明确诊断后均予应用50%葡萄糖(50%GS)40~60ml静推,继以10%葡萄糖(10%GS)500ml静滴。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低血糖昏迷发病至入急诊室时间、接诊至明确诊断时间、昏迷至应用50%GS时间、应用50%GS至清醒时间明显均较短,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测定血糖能及时明确低血糖昏迷的诊断,为院前急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意义甚大。

  • 标签: 快速血糖测定 低血糖昏迷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检测老年肺部感染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D-二聚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标记乳胶颗粒,与待测血浆混合。当血浆中D-D聚体含量≥5μg/ml时,标记的乳胶颗粒则发生凝集呈现阳性反应。结果老年肺部感染D-二聚体明显增高,大部分为吸入性肺炎(伴有脑血管病后遗症,长期卧床),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后D-二聚体明显下降。结论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肺部感染,特别是长期卧床并肺内感染的老年患者有重要意义,是病情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D-二聚体 老年肺部感染
  • 简介:看着母亲这一家族里很多人都戴上了“糖友”的帽子,宋黎明既着急,又担心。他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空腹血糖四年前就已经超过7.0mmol/L;他的弟弟比他小15岁,一年前空腹血糖甚至突破了8.0mmol/L。凶为有遗传基因,宋黎明很清楚自己“中奖”的儿率很高。

  • 标签: 糖尿病 病因 治疗 疗效
  • 简介:我患糖尿病15年,认识了许多“糖友”。我发现,大家最困惑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吃。通过我的经验总结和医生指导.我认为糖尿病患者如何吃,关键看血糖

  • 标签: 血糖 医生指导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