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用植物》是中药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涉及植物的形态、分类、解剖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与植物亲缘关系的相关性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也是学习中药资源、中药栽培、中药鉴定、中药化学、《生药学》、《药剂》等课程的基础[1]。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与药学类专业均开设了这门专业基础课,然而这门课程光凭老师课堂上的讲授,学生是不能够融会贯通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药用植物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好的教学模式,从教育理念、实验室建设、野外实习、考试考核这几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从而为药学各行业培养具有扎实岗位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一、更新教育理念,药用植物教学工作应以实践为中心传统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先通过课堂上对教材的讲解,然后再在实验课上联系实践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样不但效率不高,而且还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欠佳。药用植物的教学工作应该以实践为中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边观察药用植物边掌握有关概念,在学习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训练得到加强。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药用植物叶子的时候可以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们课下收集不同类型的叶子带到课堂上来,然后再由老师进行鉴别讲解,这样学生从身边较熟悉的植物开始进入学习药用植物知识的大门,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牢固的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技能,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尽量做到将实验室、标本馆、药用植物园变成学生们学习药用植物的课堂,这样不但避免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程内容的重复,还减少时间、资源上的浪费,同时也能培养出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实用,就业途径宽泛,适应社会需求的可用之才......

  • 标签: 教学改革探索 植物学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以提高药用植物教学效果为目的,从“问题”教学、“教-”角色互换、实验教学、图片教学及实践教学几个方面,对药用植物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探讨。指出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药用植物教学的改进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关键词]药用植物教学方法改进随着人们对西医毒副作用及其对于各种慢性疾病治疗不足认识的提高,同时,随着天然药物优势的不断显现,人类对天然药物的利用越来越重视。其中,药用植物作为天然药物的主要来源,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对促进中医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药用植物(phannaceuticalbotany)是运用植物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药用植物的中药学科,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植物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1],是植物的分支学科。药用植物的任务主要是系统地学习植物知识,用于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调查药用植物资源,整理中草药的种类,以保证中医用药的准确有效。由于药用植物的特殊性,药用植物教学方法具有不同于一般植物教学的地方,对药用植物教学方法的改进,可提高学生对药用植物的掌握,为中药产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 标签: 改进探讨 教学方法改进 植物学教学方法
  • 简介:通过野外调查、民间走访,查阅文献资料,初步探知昆明地区伞形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区系类型、化学成分、海拔、生境、药用部位、性味和药用价值等;昆明地区有伞形科野生药用植物19属,30种(含变种),且多数种类开发利用不够.提出了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一植物资源的建议,期望能确保伞形科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标签: 昆明地区 伞形科 药用植物资源 区系类型 开发利用 保护
  • 简介:[摘要]植物野外实习是高等院校生物与农学类专业植物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植物实习过程中实习基地的选择,野外实习前的动员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教育,实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实习成绩的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植物野外实习教学方法植物是高等学校生物与农学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成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学生课程的学习质量,而植物野外实习是植物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把植物理论知识与自然环境条件下植物形态特征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是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在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方面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同时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密切关系等的重要环节,以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珍惜生物资源、团结协作等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2]。近年来我们注重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要求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观念,在植物野外实习中以形态和分类为基础,以植物多样性为导线,将学生专业技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野外实习过程中,以让学生熟练掌握植物基础知识和专业......

  • 标签: 实习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探讨 植物学野外
  • 简介:[摘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介绍两项植物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题、实验设计以及实施方案等环节,探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为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参考。[关键词]植物创新性实验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1]。为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我校决定从2008年开始启动“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进一步推进研究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学习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植物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在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分析植物科领域中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科学问题,并通过设计和实施一套实验方案,力争探索和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的实验项目。近年来,我校植物课程组全体教师不断探索和设计一系列植物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广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综合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本文以两项植物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例着重介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题、研究内容、实施方案等内容,以供参考。

  • 标签: 创新性实验 实验项目 植物学创新性
  • 简介:本研究基于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核心课的理念,分析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植物》课程教学现状,探索了《植物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梳理出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的衔接点。历经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设计为涉农专业基础课改革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实证。

  • 标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植物学 整体教学设计
  • 简介:在进行黑龙江省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中,分离获得了2个中国新记录种:蕨枝顶孢[Acremoniumpteridii(J.C.Frankland)W.Gams]和穴形节皮菌的金孢属无性型[ChrysosporiumanamorphofArthro-dermacuniculi(Dawson)C.A.N.vanOorschot]。蕨枝顶孢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二次及三次分支,具有1~3个隔膜,顶端着生单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以假头状着生,卵形或者近圆形,内含1个油球。穴形节皮菌的金孢属无性型主要形态特征为短的侧分支与可育菌丝呈直角伸出,分生孢子具柄,生于短的突起上或者直立的侧分支上;分生孢子卵形或棍棒形,顶端钝圆,基部平截,大多数单胞,极少数为由2~3个细胞组成。文中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标本保存于大连民族学院菌种保藏中心。更多还原

  • 标签: 蕨枝顶孢 穴形节皮菌的金孢属无性型 形态鉴定 培养物 土壤真菌
  • 简介:2012年5月18—19日,由韩山师范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医学部、香港潮州商会、广东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岭南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山师范学院伟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各地的2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韩山师范学院 药用植物资源 可持续开发 利用 岭南
  • 简介: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对实验区林下药用植物栽培试验,在郁闭度0.7阔叶林下,草珊瑚种植株三年平均分孽24.9杆,第三年生长高度达到52.6cm,已可进行地面杆径采收;在郁闭度0.8毛竹林下,多花黄精三年平均亩产约251.5kg;在郁闭度0.4-0.5的阔叶林下,种植玉竹,亩产量2335kg。药用植物试验栽培的生长及产量表现较好,以目前市场药材收购价计算,多花黄精亩产值在1300元以上,玉竹亩产值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可以考虑在相同类型生态公益林中扩大试种,以期为林下药用植物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实验区 药用植物 栽培试验
  • 简介: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甘孜州干旱河谷野生药用观赏木本植物,本文采用野外调查、资料查阅和配置试验方法,研究其种类和观赏特征。结果表明,在甘孜州干旱河谷海拔2000m以下,这类植物有52科93种。其中,乔木29种,灌木54种,藤本10种;常绿植物29种,落叶植物64种;观形者27种,观叶者37种,观花者46种,观果者26种,有香味者11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5种;有10种早已用于干旱河谷园林配置;有14种在近4年里进行了配置试验。此外,筛选出此类典型植物12种,如西康玉兰(Magnoliawilso-nii)、红豆杉(Taxuschinensis)等。这些结果为干旱河谷园林植物配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野生植物 药用观赏植物 木本植物 园林植物 干旱河谷
  • 简介:摘要本品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目的讨论头孢丙烯药用心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成人(13岁或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每次0.5g,每日1次;下呼吸道感染,每次0.5g,每日2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每天0.5g,分1次或2次,严重病例每次0.5g,每日2次。

  • 标签: 头孢丙烯 药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哌拉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目的讨论哌拉西林药用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将适量本品用20ml稀释液(0.9%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蔺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250ml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至少30min,疗程为7~10日。

  • 标签: 哌拉西林 药用
  • 简介:摘要目的头孢甲肟为第三代半合成的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目的讨论头孢甲肟药用心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适用于头孢甲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属、克雷白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属等引起的感染症。

  • 标签: 头孢甲肟 临床用药
  • 简介:巴苦竹、马甲竹、甜龙竹和梨藤竹的新鲜笋可食用。这些鲜笋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抗坏血酸、黄酮、单宁和总苯酚。并含有8种氨基酸。这些鲜笋含有很高的植物醇类,可为药业提供类醇剂原料,并进行低成本的商业利用。

  • 标签: 竹笋 营养价值 药性
  • 简介:摘要市场药用菊花来源具有多样性,根据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在功效倾向上的区别,结合具体病症、处方对菊花进行选择性应用,以避免药房、药店对菊花配方的麻木。

  • 标签: 黄菊花 白菊花 野菊花 功效 配方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柳氮磺吡啶药用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口服后少部分在胃肠道吸收,通过胆汁可重新进入肠道(肠-肝循环)。未被吸收的部分被回肠末段和结肠的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吡啶,残留部分自粪便排出。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也可出现于母乳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品是一种头孢霉素衍生物,与头孢菌素不同之处在于其β-内酰胺环7号位上含有一个甲氧基。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使头孢西丁在耐受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降解作用方面与现有的头孢菌素衍生物不同。目的讨论头孢西丁药用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头孢西丁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有协同抗菌作用,但合用时会增加肾毒性。头孢西丁钠与丙磺舒合用时可延迟本品的排泄,提高头孢西丁的血药浓度及延长半衰期。

  • 标签: 头孢西丁 药用研究
  • 简介:柯大夫:我们吃大多数药片都是要用白开水送服的。那么,服药对水温有没有要求呢?用冷水还是温水送药好呢?山东向×向读者:你的这个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标签: 温水 冷水 药用 开水送服 柯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