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头孢为第三代半合成的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目的讨论头孢药用心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适用于头孢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属、克雷白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属等引起的感染症。

  • 标签: 头孢甲肟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头孢联与头孢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分别接受同等剂量(2.0g)、同等用法(静脉滴注,1次/12h)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钠,治疗组给予头孢,疗程均为6~15d,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转氨酶降至正常时间、血及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皮肤发痒等,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大多轻微并为一过性。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孢甲肟 头孢唑肟 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头孢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09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8日直至2016年7月11日,并将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头孢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实施头孢治疗),将两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后的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4.52±3.18)d、腹痛缓解时间(5.78±1.29)d、体温正常时间(6.01±2.45)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头孢头孢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头孢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孢甲肟 头孢唑肟 胆源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28d男性新生儿患感染性腹泻给予头孢0.1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开始后约2—3min,患儿突然出现紫绀,意识丧失,HR80次/min,股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停药,给予吸氧,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0.1%肾上腺素0.3ml和地塞米松3mg。约20S后,患儿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及输液扩容。抢救约4min后,患儿呼吸、心跳恢复。

  • 标签: 头孢甲肟 新生儿 心跳呼吸骤停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头孢头孢拉啶治疗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5年 2月— 2017年 2月该院收治的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 1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79例,将治疗组用头孢头孢拉啶治疗,对照组用中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效果是治愈 33例( 41.77%),有效 24例( 30.37%),总有效率 72.15%。治疗组治愈 47例( 59.49%),有效 26例( 32.91%),总有效率 92.41%。 χ2为 5.525, P值为 0.024, *P<0.05,说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了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有 27例( 34.18%),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 21例( 26.58%),过敏反应有 26例( 32.9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93.67%。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了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有 10例( 12.66%),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 19例( 24.05%),过敏反应有 12例( 15.1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51.90%。 χ2=2.024, P值为 0.456, *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这些不良反应,患者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症状迅速消失。结论 头孢头孢拉啶治疗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 头孢甲肟与头孢拉啶 手术后切口感染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品为口服广谱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头孢的前体药物。其抗菌作用特点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优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目的讨论头孢酯临床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头孢酯临床应用于由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淋球菌、卡他莫拉菌、克雷白杆菌属、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对本品敏感的轻、中度感染。

  • 标签: 头孢泊肟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品为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谱比头孢呋辛更广,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更强,抗菌谱包括嗜血性流感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克雷白产气杆菌属及奇异变形杆菌、奈瑟菌属、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目的讨论头孢西药效验。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菌的感染,如呼吸道、耳鼻咽喉、腹腔、胆道、脑膜炎、淋病、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

  • 标签: 头孢噻肟 西药 效验
  • 简介:头孢酯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第一个口服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很多革兰氏阴、阳性菌有效,且很少见细菌对本品耐药。文献报道本品的合成方法有多种。笔者以国产氨噻头孢为原料经酰化、氧基化.酯化和水解4步反应制得。

  • 标签: 头孢泊肟酯 头孢泊肟 抗生素 口服活性头孢
  • 简介:摘要:头孢是当下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的特点,仅需少量的药剂便可发挥良好的疗效,但我国的头孢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此,笔者重点就头孢的合成工艺作了分析,希望对改善现状有所启示。

  • 标签: 头孢克肟 合成工艺 叔丁基
  • 简介:摘要头孢是当下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的特点,仅需少量的药剂便可发挥良好的疗效,但我国的头孢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此,笔者重点就头孢的合成工艺作了分析,希望对改善现状有所启示。

  • 标签: 头孢克肟 合成工艺 叔丁基
  • 简介:摘要本品是一种新型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目的讨论头孢抗感染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适用于治疗由对头孢敏感的细菌引起的成年人的中、重度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复杂性和单纯性)。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胆道感染在内的腹腔感染,败血症/菌血症和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发热。

  • 标签: 头孢吡肟 抗感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盐酸头孢的静脉配置方案及稳定性。方法本文主要是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头孢的含量进行测量,了解在不同的输液中及不同的时间点,对输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头孢在配置方案3的溶解时间最短,为2min。在配置方案2中的溶解时间最长,为15min,在5%葡萄糖溶液中溶解会产生泡沫。在室内温度25℃的情况下,复方氯化钠、0.9%氯化钠、5%葡萄糖在不同的输液时间中稳定性差异不显著(P>0.05),以0.9%氯化钠的稳定性最强。结论为了确保盐酸头孢的稳定性,提升溶液的溶解速度及澄清度,需要将其与注射用水相溶解,在加入到输液中,提升盐酸头孢的溶解性,为医护人员开展各项医护工作提供高质量的药品。

  • 标签: 盐酸头孢甲肟 静脉配置方案 稳定性
  • 简介:摘要:建立了盐酸头孢中叠氮化物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采用阀切换在线基体消除法消除样品基质干扰,结果表明,本法专属性、线性、定量限等均符合要求。叠氮化物在所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定量限浓度为1ng/ml,检出范围为1μg/g~100μg/g。建立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测定盐酸头孢中叠氮化物,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叠氮化物 盐酸头孢甲肟 离子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比较采用头孢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小儿科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4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7例患儿,在常规退热、化痰、止咳、平喘、吸氧以及对症治疗等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静脉滴注头孢进行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部X线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喘鸣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部X线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综合措施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孢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可以明显的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甲肟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小儿细菌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5岁女性慢性肾衰竭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因患急性胰腺炎接受头孢1 g静脉滴注、2次/d。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正常。治疗11 d后,患者皮肤出现多处瘀斑,静脉穿刺处出血不易止,复查凝血功能,PT 127 s,INR 10.72,APTT 86 s。考虑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给予同型去白细胞冰冻血浆150 ml静脉输注。次日复查,PT 101 s,INR 8.49,APTT 65 s;凝血纠正试验示PT、APTT均可纠正,提示凝血因子缺乏。考虑为头孢所致凝血障碍,停用该药,换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同时给予维生素K1 10 mg皮下注射、1次/d。停药3 d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PT 15 s,INR 1.19,APTT 36 s)。

  • 标签: 头孢甲肟 慢性肾衰竭 胰腺炎 血液凝固障碍 维生素K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入住该院的肺炎患者104例,采用完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头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头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06%高于对照组发生率5.04%,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者在应用左氧氟沙星的同时应用头孢,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因此,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甲肟 左氧氟沙星 肺炎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