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药行业近两年来的发展速度十分之快,药学作为一门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都极强的学科,在医院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学是当前医药工作中的重点,能够提供符合伦理和执业标准的药学服务,通过开展药学能够使得药学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适应人类疾病的变化,还能从中体现出药师的职责和服务模式的转变。药学是近年来药学领域的热议话题,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关键环节。药师在药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药师能够使得药学和临床紧密结合,提高药学的质量,也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对药师在药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的药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医疗行业的工作效率。

  • 标签: 药师 药学监护 作用 地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在癌痛管理中的药学模式。 [方法]:医师参与癌痛病人的治疗,视病人情况而定,和临床医生共同商议,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进行修正。 [结果]:医院药师通过开展药学服务,能促进癌痛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的镇痛药物的合理选择及癌痛正规使用。[结论]:在参与癌痛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用药方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药师 癌痛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及药学。方法:以2019年7月-12月实施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及药学的133例患者处方资料为观察组,2019年1月-6月实施常规药品管理的133例患者处方资料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调剂用时、患者等候取药用时、药品清点用时均更短,用药错误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药房积极开展药品的调剂管理及药学,能有效缩短调剂用时、患者等候取药用时,降低用药错误率。

  • 标签: 医院药房 药品的调剂管理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当前在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中存在两种服务的方式,一种是以处方为中心,一种是以患者为中心,本文着重讲解第二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医实践中新的机遇。医院药学实践中,已经越来越偏向于临床专业化,这主要得益于经过若于次的变革而使之成熟。九十年代,有人提出对药师职责的明确,为改善患者生命的质量而提供负责任的药物治疗,最终成为全世界公认的药师职责。本文主要从药学实践的角度,来分析药师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以及药学在实践中所得到的新的机遇,从而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药学监护 药物治疗 机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糖皮质激素长期用药的有效药学,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且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的病例,时间集中在2019年7月份到2020年7月份,依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接受药学,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服药依从性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例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在服药依从性方面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长期使用 药师 糖皮质激素 药学监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肌无力患者运动康复与药学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笔者医院治疗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和药学,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X2=6.3178;且该组患者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174(P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运动康复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化药学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共计88例。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编号为1、3、5...,实验组患者编号为2、4、6...。对照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仅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同时接受全程化药学,对两组患者TTR、不同时间段INR达标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50.4±20.8)及(34.9±23.1)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TTR平均值,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出院三天后,15.91%及29.55%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INR达标率,数据相比后者较高,但是数据差异并不凸显,(p>0.05);在出院第五天、第七天及第十四天对患者INR达标率进行计算,组间数据相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全程化药学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在提高房颤患者TTR平均值、INR达标率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 标签: 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 全程化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西药药学的效果。方法 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10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研究组患者应用西药药学,对参照组仅接受单纯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2(4.00%),参照组发生率较高11(22.00%),两组差异明显化(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率较高49(98.00%),参照组较低40(80.00%),两组差异明显化(P<0.05)。结论 西药药学应用于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升用药依从性,效果另患者满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西药药学监护 糖皮质激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评估药学相关措施应用于抗菌药物管理期间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未采取药物监护,取此阶段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500例纳入对照组,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落实药学,取此阶段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50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89例,女211例,年龄(45.69±3.74)岁;观察组男294例,女206例,年龄(45.48±3.79)岁。分析评估药学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在制定药学计划以后分析对比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评估分析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指标,判定药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4.8%(24/500),低于对照组25.8%(12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9.2%(496/500),高于对照组95.8%(47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6,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总费用分别为(9.46±1.22)d、(646.96±10.49)元、(4 582.38±27.24)元,均低于对照组(13.96±1.78)d、(1 064.84±17.52)元、(5 198.46±28.3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使用期间落实药学对于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同时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还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具有借鉴价值。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 药学监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药学督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便利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内科常规医疗服务,试验组患者在糖尿病内科常规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药学,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三项药学指标(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生发生率及用药偏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学监护 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影响
  • 简介:摘要: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一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患者病情运用药学知识,对其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监护。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通过参与降压药物的优化调整,对硝酸酯类药物,中西药联用所致的出血、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干预,以及关注中药炮制品种的选择,积极提供用药建议,实施药学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患者不良反应得到控制与改善,病情好转出院。中药临床药师提供全面的中西药药学服务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西药联用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抗菌药不合理使用中采用药学控制,观察该种管理方法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的抗菌药使用患者1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药学组与非药学组,分别采用药学和不使用药学,对比两组药学后应用效果。结果:(1)药学组和非药学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对照中,药学组是0.67%,非药学组是3.83%,(x2=15.269,p=0.000),结果有差异。(2)药学组和非药学组用药依从性评分对照中,药学组是84.23±6.47(分),非药学组是53.18±3.29(分),(t=13.28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抗菌药不合理使用过程中采用药学控制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抗菌药 药学监护 不合理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抗菌类药物不合理应用具体情况,并对比药学实施前后抗菌类药物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一时间段,共计选择200例接受抗菌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应依据是否实施药学对所选患者实施分组,研究人员在2020年1月初实施药学,将2019年期间就诊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20年期间就诊的患者划分为实验组。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抗菌类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抗菌类药物费用、抗菌类药物应用时间、患者对药物应用效果所持态度。结果:对照组中共计24人出现抗菌类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占组内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24.00%,实验组中对应人数为2人,占比为2.00%,分析两组抗菌类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差异较大,(p<0.05);(1536.5±354.5)元及(845.5±359.0)元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抗菌类药物费用,(5.3±1.7)天及(4.2±1.1)天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抗菌类药物应用时间,分析两组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中共计84人对用药持十分认可及比较认可的态度,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4.00%,实验组对应人数为98人,占比为98.00%,分析两组患者对药物应用效果的态度,差异较大,(p<0.05)。结论:药学在规避抗菌类药物应用不合理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抗菌类药物 药学监护 不合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20例华法林抗凝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RN)异常升高因素及药师管理下药学及处理。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120例华法林抗凝患者IRN异常升高患者,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案,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建议。结果:120例患者中,总计服用华法林时间维持在2~34个月,平均(19.5±4.6)个月,其中108例(90.00%)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服用华法林住院患者中,8例患者合并出血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占比为6.67%;120例服用华法林药物总体剂量范围为0.85~12.5mg,其中患者剂量中位数为2.5mg。结论:临床对华法林应用中往往存在一定个体差异性,长期随访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需定时并按时监测IRN,依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华法林药物使用剂量。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 国际标准化比值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调剂管理及药学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未实施调剂管理与药学的200份资料作为实验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开始实施调剂管理与药学的200份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药品相关时间。结果:实验组等候取药时间、调剂时间、药品清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当中,应用调剂管理与药学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医院药房 药品管理 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 药品相关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与药学方法探究。方法:观察组接受药学干预。观察患者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案实施的科学性,若发现用药存在问题,需立即调整用药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错误用药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有效减低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的用率,提升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方法:选取我院此类患儿共82例,以抽取黑白色的方法将其分为黑组和白组,两组各41例患者。阿奇霉素片应用于黑组患儿的病症医治,白组患儿则应用其他同类型抗生素进行医治。结果:黑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白组患儿,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使用该药品时应当加强药学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临床药师开展糖尿病患者药学和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的将糖尿病患者纳入到本次临床试验之中,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抽选100例患者入组,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临床药师做好监护与管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管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相应的管理之后,依从性要比对照组更理想,降低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价值,(P

  • 标签: 临床药师 糖尿病 药学监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