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师是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药学(PC)提供了符合伦理和执业标准的药学服务,顺应了时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口和人类疾病的变化,体现了药师职责和服务模式在实践中转变。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21世纪医院药学工作模式改革重要方面。本文陈述了药学产生的背景,阐明了药学中药师的职责,药学过程和步骤,药学在临床的实践情况。讨论了开展PC的重要性及药师在PC中作用不可低估。结论开展PC是今后药师工作的方向,我们要不断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PC。

  • 标签: 药师 药学监护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描述了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老年人药物治疗中的潜在问题,某些药物对老年病人的影响,药师在老年人药学中的作用,老年人治疗中药学的具体内容及讲述了老年人合理用药及药学

  • 标签: 老年人 合理用药 药学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患者的临床药学方法,以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记录重症监护室临床用药全过程,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估,开展临床药学,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对医生进行药学方面的协助,能有效控制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结论临床药师协助主治医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临床药学,能够促进重症监护室的合理用药,降低患者出现多重耐药感染的几率。临床药师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药物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重症监护室 临床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药学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的方式,实验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药学方式,两组出院后均予以三个月随访,观察两组病人的二次住院状况与抢救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二次住院的发生率为3.23%,抢救的成功率达到96.38%,且在疲乏感、食欲、自理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药学,能有效改善病人预后情况,使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受到改善,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药学监护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药学进行研究,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从而将患者治愈的质量提高,并制止病死率的发生。方法对入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相应的药物治疗。主治的用药医师一定要开展相应的药学工作,在患者进行药物的调整治疗时也应该参与讨论,并及时对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建议,时刻关注患者在用药后的各项反映。结果在此次研究中,30例患者的住院天数在11~26天之间,呈现出相应不良反应的病患有12例,再实施相应的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没有出现患者的病死现象。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应该增强用药的监管工作,以此来保证患者的治愈质量。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临床用药 研究
  • 简介:1例78岁老年男性患者,因发热2d入院,既往合并系统性血管炎、高血压、肝功能损伤。入院后给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抗感染、醋酸泼尼松龙控制血管炎及降压、保肝等治疗。临床药师评估其初始治疗方案,并持续关注其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在发生替考拉宁相关肾损伤、抗生素相关大疱性皮肤反应及药物相关肝损伤时进行及时的用药分析,与医生充分沟通并建议停用替考拉宁、莫西沙星、夫西地酸等相关可疑药物,患者病情稳定,治疗32d出院。

  • 标签: 老年患者 肺部感染 临床药师 抗生素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针对1例57岁女性患者因结肠癌术后复发入院后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FOLFOX)化学治疗过程,从方案评价、化疗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监测和预防、患者出院指导等方面,分析临床药师药学切入点.通过临床药师对化疗全过程的用药监护,使患者获得完善的个体化治疗,保证化疗疗效,最大程度减少药物毒性反应.临床药师应与临床医师和护士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药学服务,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目的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药学,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效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实施药学的过程中,临床药师及时有效的建议促进了肿瘤化疗患者的合理用药。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奥沙利铂 不良反应
  • 简介:1例40岁男性患者,因发作性胸痛3年,加重6h入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支架置入术后。入院后急行冠状动脉造影+PCI术,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考虑到辛伐他汀可能与氯吡格雷存在代谢酶竞争,从而导致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不充分,临床药师建议将辛伐他汀调整为经CYP2C9代谢的氟伐他汀,或极少经CYP2C19代谢的瑞舒伐他汀;同时,对患者服用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不适或出血症状,以及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分析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充分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据此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督促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K粉”急性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开展药学服务。方法采用Rosalki速率法、免疫抑制法分别检测“K粉”急性中毒患者血浆中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K粉”急性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心肌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性(p<0.01)。结论“K粉”急性中毒可致心肌损害,因此在治疗急性中毒患者时,要重点注意保护心肌、改善心肌供血。

  • 标签: K粉 氯胺酮 心肌酶 心电图 心肌损害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分析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用药方案,探讨临床药师对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药学点。方法对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药学。结果临床药师可在有效循环血量、营养支持、胰腺休息及抗感染药物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药学,避免潜在的用药风险。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暴发性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1例49岁男性患者,因发热、咳嗽、胸痛、胸闷8d入院。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后给予抽取胸水,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泼尼松减轻胸水渗出。抗结核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升高明显,及时停用异烟肼和利福平。住院期间,患者头痛症状再次加重,临床药师考虑是泼尼松减量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建议缓慢减量。最终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 简介:1例76岁女性患者,以“冠脉支架术后2月,憋气、乏力10余天”入院,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降压、控制血糖、保护胃黏膜等治疗。住院期间药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用的合理性、胺碘酮片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双联抗血小板引起胃炎伴糜烂、加用塞来昔布胶囊止痛的合理性。经过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冠心病 硫酸氢氯吡格雷 奥美拉唑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针对1例57岁女性患者因结肠癌术后复发入院后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FOLFOX)化学治疗过程,从方案评价、化疗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监测和预防、患者出院指导等方面,分析临床药师药学切入点。通过临床药师对化疗全过程的用药监护,使患者获得完善的个体化治疗,保证化疗疗效,最大程度减少药物毒性反应。临床药师应与临床医师和护士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药学服务,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目的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药学,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效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实施药学的过程中,临床药师及时有效的建议促进了肿瘤化疗患者的合理用药。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奥沙利铂 不良反应
  • 简介:1例52岁男性患者,以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入院后查血生化、血象等指标,监测血压,结果显示患者血压、贫血控制不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降压、抗肾性贫血、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入院第6天,患者出现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给予抑酸、生长抑素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针对该例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降压药物、抗肾性贫血药物、利尿药物,计算用药剂量,尤其是对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时,针对抑酸药物、生长抑素指导用药方法,同时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者血压、血红蛋白、水电解质和酸碱度等指标恢复正常。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1例78岁房颤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1NR值控制在1.6~2.5。入院当日测PT41.6S,INR3.53,遂停用华法林。4d后测INR1.25,低于正常水平,患者重新口服华法林。因关节疼痛加用塞来昔布,监测凝血四项显示PT、INR值分别由14.4S、1.25上升至36.7S、3.12。临床药师分析患者所用药物中,氯雷他定、塞来昔布均可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建议停用华法林、静脉注射维生素K1,医师采纳。此后,继续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至INR值回落后恢复使用华法林。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出血及栓塞事件。

  • 标签: 华法林 INR 房颤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