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腔与经腹部超声对膀胱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在 2019年 1月 13日至 2019年 12月 28日 期间选取86例疑似膀胱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均进行经腹及经腔超声检查,随后分析两项超声检查方法对膀胱可疑疾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经腹部超声联合经腔超声诊断正确率高于单方面诊断结果( P< 0.05)。同时经腹部超声联合经腔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 96.16%,特异度为 95.83%,漏诊率为 4.84%,误诊率为 4.17%。结论:在鉴别膀胱疾病时,运用经腹部超声联合经腔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标签: 经腔内 经腹部超声 膀胱内疾病 鉴别 比较
  • 简介:摘要超声检查简便、灵活、无创伤性,较之膀胱镜检查有一定的优势。超声检查不仅可观察到肿块的数目、大小、位置、内部回声、血流分级、分期及与膀胱壁的关系,同时还可观察到肿块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和对周边脏器的转移情况。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临床拟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对预后的判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膀胱疾病 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防止复发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用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抗肿瘤药物,另一类是属于生物效应调节剂。现就膀胱痛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膀胱内灌注化疗 药物护理 膀胱癌 术后 生物效应调节剂 化疗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节育环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宫内避孕工具,它广泛应用于育龄妇女,其常见的并发症是子宫出血和疼痛,以及节育环脱落和感染,而节育环异位在临床上较少发生。本文是关于节育环异位膀胱1例报道。

  • 标签: 膀胱 节育环 异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2‰呋南西林、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12例IC患者采用0.2‰呋南西林200ml、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20ml膀胱灌注,变换体位,保留2h后排空,1次/d,疗程14d,观察患者治疗前症状改善、膀胱容量改变、膀胱镜检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果症状明显缓解。膀胱镜检粘膜下点状出血及溃疡消失或改善明显。膀胱容量明显增加共11例。随访0.5-2年复发4例,再次用药均有效改善症状。结论0.2‰呋南西林、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膀胱灌注能有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 标签: 间质性膀胱炎 呋南西林 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膀胱灌注
  • 简介:可控性膀胱结石的形成机制有很多种假说,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缝线或者某些异物介导,或者合并细菌感染,可形成结石。开放手术取石或者膀胱镜下碎石,往往有手术过程复杂、恢复期较长、手术效率低下等缺点。因此,作者采用一种新方法——膀胱镜结合腹腔镜技术治疗可控性膀胱结石。在膀胱镜的直视下,对于较大结石经过腹腔镜设备取出,而对于较小结石,可在膀胱镜下碎石。作者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碎石效果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认为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 标签: 膀胱内结石 腹腔镜治疗 膀胱镜 可控性 碎石效果 手术取石
  • 简介:摘要本文对30例膀胱血块堵塞患者冷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膀胱滴注的护理进行研究,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尿液等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出现了膀胱血块堵塞,就要采用管孔多的肛管进行膀胱冲洗,同时将原来的400毫升改成两次200毫升的冲洗,结合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30例患者均得到了治愈。

  • 标签: 膀胱内血块堵塞 患者 甲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 膀胱内滴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膀胱疾病患者康复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康复护理。结论膀胱护理是对因神经性原因所致的膀胱功能失调而实施的重要护理,是以保护肾脏和膀胱功能,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为主要目的。

  • 标签: 膀胱 康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膀胱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膀胱肿瘤18例,结石15例,膀胱炎6例。膀胱嵴梁化13例,合并憩室3例,其中前列腺增生所致8例,女性膀胱颈肥厚所致2例,神经源性膀胱3例。脐尿管癌3例,脐尿管囊肿4例,脐尿管瘘1例,膀胱异物2例,血块2例。尿道肿瘤1例。结论超声检查在膀胱疾病的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检查膀胱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膀胱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组:肾盂输尿管癌患者23例,术后2周每周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30mg)1次,共5次;对照组:肾盂输尿管癌患者19例,术后未行膀胱灌注。中位随访时间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为50(4-94)个月、9(3-143)个月。

  • 标签: 肾盂输尿管癌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术后 膀胱内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预防复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认真做好灌注前患者的心理护理,使用正确的灌注方法及护理,密切观察灌注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膀胱癌术后灌注吡柔比星配合正确的护理,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病变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膀胱癌 护理
  • 简介:通过对内稳态及有关疾病观的回顾,探讨稳态与疾病的关系。提出稳态医学疾病观,即一切疾病的发生皆是自稳失衡的表现,并据此提出稳态治疗观,即疾病的治疗目的应是恢复自稳,更重视亚稳态及畸形稳态的纠编与调治。探讨了其在治疗及中医药等研究领域的意义。

  • 标签: 稳态医学 疾病观 治疗观 基因
  • 简介:患者,男,68岁。因“右侧腰部疼痛12h”于2008年12月1日入院。既往史:2001年前因“膀胱肿瘤”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造口+直肠代膀胱术;2003年因“右输尿管结石”行ESWL治疗。2006年及2008年有两次肛门排尿出血量较大病史,伴血块,出血7~8h后自行停止。平素有轻度血尿,无血块。

  • 标签: 直肠代膀胱术 上皮内瘤变 乙状结肠造口 ESWL治疗 右输尿管结石 根治性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1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10例,年龄35~63岁,平均52岁,病程1—24个月。反复尿急尿频12例,间歇性肉眼血尿3例。均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术,术后-24小时即用丝裂霉素(MMC)行膀胱灌注,以后每周一次,持续6次。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持续1年。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0min,术中无严重出血和膀胱穿孑L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2月,症状消失11例,症状好转3例,总有效率93.3%(14/15)。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电切术 丝裂霉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