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腹腔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愈29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措施,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 标签: ? 肠梗阻 腹脓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手术治疗后盆腹腔粘连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既往剖宫产术后再次实施盆腔手术治疗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观察并分析其术后发生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术中77例患者未发现显著粘连,71例患者发现不同程度的粘连,首次剖宫产手术治疗引发粘连的机率为47.97%。单因素分析发现宫口开大程度、妊娠合并症、是否多胎、胎儿体重、流产次数、年龄与手术治疗的盆腔、腹腔粘连不存在差异性(P>0.05);但是与术中是否彻底冲洗、子宫切口撕裂、是否存在羊水污染、切口方式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中冲洗能够减少首次剖宫产术后发生术后盆腔、腹腔粘连的可能,导致粘连的影响因素包括子宫切口撕裂、选择横切口、羊水污染。结论对有必要采取剖宫产术的患者,应该减少手术造成的创伤,尽可能防止子宫切口撕裂、行横切口、羊水污染等现象,在必要情况下应用甲硝唑进行冲洗,避免术后粘连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盆腹腔粘连 观察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肠梗阻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等手术指标结果并做对比,随访观察出院后的复发率。结果: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指标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复发率为1.27%,对照组为35.44%(x^2=21.69,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中药能加快胃肠道术后恢复,降低复发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中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粘连性肠梗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进而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为腹部外科常见急腹症,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近年来随着手术患者的不断增加,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手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新的粘连.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松解术 疗效分析 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 肠内容物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80例,其中有140例患者并发有糖尿病,将14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样也适用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不同剖宫产手术对术后腹腔、腹壁粘连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再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初次剖宫产孕妇采用新式剖宫产作为观察组;初次剖宫产是以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腹壁,腹腔粘连程度,初次子宫瘢痕情况以及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腹腔和腹壁粘连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孕妇,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瘢痕要明显无对照组孕妇明显,瘢痕不突出,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孕妇的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也比对照组孕妇情况好,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新式剖宫产对于产妇产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子宫瘢痕情况恢复较好,粘连较少,瘢痕较细。

  • 标签: 腹腔粘连 初次剖宫产 新式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组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达9.59%,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手术和开腹胆囊手术后的肠粘连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5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粘连发生率为6.9%(4/58),对照组肠粘连发生率57.9%(3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开腹胆囊手术,腹腔镜胆囊手术在胆囊炎临床治疗后的肠粘连发生率更低,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肠粘连
  • 简介:目的:观察宫腔镜对宫颈粘连的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102例患者宫颈粘连宫腔镜行宫颈粘连分离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98例患者手术顺利,其中68例月经恢复正常或者改善。31例有轻度粘连月经恢复正常。59例中度粘连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或者得到改善。38例重度粘连,月经恢复正常或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宫腔镜治疗宫颈粘连,宫颈粘连重,月经难恢复,粘连易复发,加用节育环和人工周期,能防止再粘连的发生。宫腔镜是治疗宫颈粘连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宫颈粘连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宫腔粘连宫腔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外一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1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经积极的保守治疗,24~48小时内症状逐渐缓解,再经48~72小时治疗,肛门已排气排便,4~7天治愈出院;2、30例在24~48小时保守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或者加重而中转行手术治疗;3、16例绞窄性肠梗阻采取急诊手术治疗;4、在128例粘连性肠梗阻中,保守治疗成功占64.1%,手术治疗占35.9%,两次或者两次手术2例,占1.6%。结论针对病因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式,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成功的关键。保守治疗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是在保守治疗无效时的另一重要方法。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出可行合理的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08-2013年11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各59例,且保守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存在可比性。结果保守治疗组痊愈率可达98.31%,手术治疗组痊愈率可达52.54%,但保守治疗组的复发率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结论虽然手术治疗组的复发率以及死亡法率较高,但是对于粘连性肠梗阻发展成为肠绞窄的患者是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并且在患者症状加重或者保守治疗无用的情况下,手术治疗也是必须的。

  • 标签: 粘连性 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站126例宫腔粘连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全部126例患者治疗后解除粘连。73例宫颈粘连以及48例轻、中度宫腔粘连分离至宫腔形态完全恢复至正常;5例重度粘连,经过宫腔镜引导治疗后宫腔形态也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宫腔粘连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引起严重后果。同时,应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减少人工流产,来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宫腔粘连 诊断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总结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重点及原则,及治疗的各项护理经验。结果56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在给予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6例患者均采用再次的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经过密切的观察及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行再次剖宫产手术时所见的第一次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情况,分析导致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导致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例患者术后盆腔粘连者58例,术后粘连发生率为48.3%。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盆腔粘连主要与剖宫产切口方式、术中是否冲洗、子宫切口撕裂、羊水污染等因素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多胎、流产次数、宫口开大程度、胎儿体重、妊娠合并症等因素无明显关联(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剖宫产横切口、羊水污染以及子宫切口撕裂是导致术后粘连的危险因素,而术中冲洗是减少术后粘连的有利保护因素。结论剖宫产术患者术中应尽可能减少手术操作创伤,应选择纵切口手术方式,避免子宫切口撕裂以及羊水污染等高危因素,必要时可利用甲硝哇反复冲洗盆腹腔,有利于降低盆腔粘连发生风险,减少再次手术。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后盆腔粘连 临床观察 相关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处理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一年左右因小腹部不适、隐痛、腹部牵拉痛的32例患者行经腹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及临床对照。结果32例患者,3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诊断相符。结论超声是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的首选检查。

  • 标签: 子宫与前腹膜粘连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