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γδ型肝T细胞淋巴瘤(HSTCL)的血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09至2014年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收治的4例γδ型HS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最初外院形态学均误诊为急性白血病(AL)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对治疗后未缓解患者的骨髓涂片和血涂片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并与本院的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染色体、TCR基因重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例患者骨髓涂片肿瘤细胞比例为7.6%~40.0%;仅有2例患者外周血涂片肿瘤细胞比例分别为9%和10%,γδ型HSTCL肿瘤细胞的瑞氏染色形态有很高相似度:细胞中等大小,胞浆较丰富;大部分细胞核仁1个,大而明显;形态似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尤其是原始单核细胞;但是细胞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比原始单核细胞致密;与原始粒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相比,HSTCL细胞较大,形状相对不规则,胞浆较丰富,核型不规则更加明显。细胞化学染色具有鉴别诊断意义:HSTCL肿瘤细胞的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阴性或者点状弱阳性,且不被氟化钠抑制;糖原(PAS)染色阴性或者呈粗颗粒状阳性,髓过氧化物酶(MPO)均阴性。结论γδ型HSTCL细胞具有独特的成熟淋巴细胞肿瘤形态学特征。瑞氏染色质量和未做完整的细胞化学染色、缺乏此罕见疾病的形态学识别、部分病例伴随AL或MDS表现,极易误认为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可能是导致HSTCLγδ型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淋巴瘤 T淋巴细胞 误诊
  • 简介:摘要: 脾脏属于人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年四季天气变化对于脾胃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养工作,提升身体健康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护阳、防湿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护脾阳 防脾湿 养生
  • 简介:摘要介绍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例,发病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确诊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脓毒症,诱发类白血病反应,并出现完全性梗死,病情凶险复杂,经多学科协作,方转危为安。

  • 标签: 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白细胞增多症 完全性脾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功能亢进合并血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65例功能亢进并血细胞减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中83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给予内科治疗),另外82例患者米命名为实验组(给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脾脏大小。结果:经比较,实验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间上的脾脏大小明显低于常规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间上的脾脏大小,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沙利度胺 脾功能亢进 血细胞 疗效
  • 简介: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临床表现丰富多样的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以乳酸酸中毒、肝大、黄疸、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通过对乳酸酸中毒、全血细胞减少、高胆红素血症三个主要临床表现的鉴别诊断为出发点,最后依靠骨髓穿刺活检,确诊为DLBCL。经针对淋巴瘤的方案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希望通过本例加强对乳酸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及对DLBCL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乳酸酸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功能亢进合并血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65例功能亢进并血细胞减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中83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给予内科治疗),另外82例患者米命名为实验组(给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脾脏大小。结果:经比较,实验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间上的脾脏大小明显低于常规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间上的脾脏大小,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沙利度胺 脾功能亢进 血细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与保手术在破裂急诊手术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本院接收的 65例行临床急诊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破裂患者为患者对象,对患者进行诊断及使用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65例患者经临床急诊手术抢救后,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手术方法中有 54例患者行切除术, 11例患者采取保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显示患者无感染及再出血情况,预后良好。结论:针对外伤性破裂的患者,临床中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临床急诊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急诊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在创伤性破裂中比较切除与保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从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选取收治我院的创伤性破裂患者共计 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两组治疗方式比对。两组患者从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将对照组采用保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切除进行治疗手段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70.0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 1.89±1.08) d、住院时间( 9.79±4.27) d、并发症发生率( 6.67%)低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 6.12±2.15) d、住院时间( 14.26±3.45) d、并发症发生率( 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输血量、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切除与保治疗对创伤性较轻破裂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实践中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 切除;保治疗;创伤性破裂    人體脾脏的血供丰富,质地较脆,有包膜覆盖,并通过与包膜相连的韧带进行固定,胸壁、腹壁等解剖结果对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外力的冲击下,脾脏可能出现破裂并出血的情况 [1]。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也增加了创伤性皮破裂的情况。有调查报告显示,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创伤性破裂是致死率最高的因素,达到了 10%,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目前,临床中主要通过手术对创伤性破裂患者进行治疗,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之一,同时储存着大量血液,因此,一般分为切除和保治疗两种方式 [3]。本次研究分析对比了切除与保治疗在创伤性破裂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破裂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象确定为64例在我院接受创伤性破裂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选定法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样本容量以各组均等分为32例完成该研究。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途径,研究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途径。针对两组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给予比较及评价工作。结果:研究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和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发现结果之间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接受创伤性破裂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途径,可为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均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其临床倡导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创伤性 脾破裂 脾切除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破裂行大网膜自体片种植联合常规切除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80 例创伤性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网膜自体片种植治疗。对比术后 4 周二组患者的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水平、种植存活率及创口感染率。 结果: 术后四周观察组的 CD4+/CD8+、 IgA、 IgG及 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创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创伤性破裂患者采取大网膜自体片种植联合常规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免疫能力,提升种植存活率,降低术后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大网膜自体脾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边缘区淋巴瘤(SMZL)伴绒毛状淋巴细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SMZL伴绒毛状淋巴细胞患者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巨,白细胞增多,外周血及骨髓见部分淋巴细胞毛刺样改变;免疫分型示异常B淋巴细胞占81.07%,CD11c、CD20、FMC7、CD22、cKappa、CD79b阳性,sIgD部分阳性,CD19、CD81、sIgM弱阳性;骨髓病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形态成熟,网状纤维染色MF-1级,Annexin阴性,局灶可见CD20+细胞窦内浸润,MYD88基因检测阴性,染色体分析未见可分析分裂象,符合SMZL伴绒毛状淋巴细胞的诊断标准。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SMZL伴绒毛状淋巴细胞较罕见,诊断应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细胞形态、组织病理、免疫分型、基因检测综合分析,通过脾脏病理可确诊,治疗首选利妥昔单抗。

  • 标签: 脾肿瘤 脾边缘区淋巴瘤 绒毛状淋巴细胞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功能亢进患者资料,比较患者部分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1周、1、3、6个月外周血细胞计数及肝脏合成功能。结果显示部分动脉栓塞术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后功能亢进,一定程度上改善肝脏合成功能,减少肝硬化功能亢进患者医疗费用,是肝硬化功能亢进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 功能亢进患者采用功能性动脉血流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观察病例选取 201 7 年 6 月 -20 20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6 例功能亢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治疗研究,组别主要包括 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 43 例,对照组治疗运用传统切除手术; 观察组采用功能性动脉血流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 结果:治疗 后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最终住院时间较短,其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有显著优势,两组间数据差异值较大( P < 0.05 ); 结论:在功能亢进患者采用 功能性动脉血流栓塞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尽早治愈 。

  • 标签: 脾功能亢进 功能性脾动脉血流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血管结扎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17例儿童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伴大内科治疗效果差,就诊于我院外科。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0.3~15.3岁,平均8.3岁。所有患儿均接受腹腔镜下血管结扎术。术后定期随访,用AW Volume Share 5软件对腹部增强CT的脾脏影像进行体积测量,评估手术前后脾脏体积。迄今随访3~38个月,平均19.8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15 min),术中出血量为5~50 ml(平均15 ml),无术中输血患儿。术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7 d)。术后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功能性脾脏体积较术前体积明显缩小[(307.393±177.634)cm3比(581.242±270.260)cm3,P=0.000];其中10例随访1年以上者测量了术后功能性脾脏体积,最近复查时的功能性脾脏体积较术后1个月的功能性脾脏体积显著增大(P=0.004)。梗死指数(即术后1个月梗死体积占术前脾脏体积的百分比)为0.31~0.99(平均为0.53)。术后无一例需继续输血治疗。结论腹腔镜血管结扎术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式,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腹腔镜 脾血管结扎术 儿童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肽注射液联合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近中期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R-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31例,予以多肽注射液联合R-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生存率,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CD8+)、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VEGF、bF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8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HOP方案单独及联合多肽注射液治疗DLBCL,疗效确切,对抑制患者新血管生成、改善远期生存率方面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多肽注射液联合R-CHOP方案能有效改善DLBCL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脾多肽注射液 R-CHOP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利用补益肾汤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探讨在其中的具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5-2020.5月收治的76例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施西药抗凝、降压、利尿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抗凝、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补益肾汤饮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施补益肾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同时生活质量评分也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利用补益肾汤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