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郑洋洋 刘毅 郭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 730030 郑洋洋现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兰州 73001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730030
  • 简介:摘要细胞脂肪组织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支持细胞的附着和增殖,被广泛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中,并逐渐成为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但其存在力学性能较差,缺乏可调性等缺点。研究者们将细胞脂肪组织与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制成了具有更好的力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水凝胶,改善了单纯水凝胶的机械性能、降解性能和诱导成脂性。该文对复合细胞脂肪组织水凝胶的类型、制作过程、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选择合适的复合水凝胶提供参考。

  • 标签: 细胞外基质 脱细胞脂肪组织 复合水凝胶 组织工程
  • 作者: 郑洋洋 刘毅 王嘉彤 郭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兰州 730030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兰州 73005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兰州 73005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自主研发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将人细胞脂肪组织基质(DAT)制备成可注射匀浆,探讨其细胞相容性及填充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对正常脂肪组织进行细胞处理后得到DAT,将DAT与生理盐水按照1∶12混匀,用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以803×g匀浆,使制备DAT匀浆可顺利通过27 G针头。扫描电镜观察DAT匀浆并检测其细胞相容性;将脂肪颗粒、DAT匀浆、DAT匀浆+脂肪细胞(ADSC)分别注射入大鼠背部,比较填充效果、血管生成能力、炎症浸润情况等。结果脂肪组织细胞处理成功获得DAT,经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制备DAT匀浆,粒径(749.91±136.79) nm;细胞与其复合培养后,黏附率(92.16±1.00)%,CCK-8检测显示随时间延长,吸光度(A)值不断升高,细胞生长情况良好,匀浆对细胞无毒性。体内试验显示,DAT匀浆、DAT匀浆+ADSC填充效果明显好于脂肪颗粒组(P<0.01)。脂肪颗粒组有大量脂肪细胞坏死融合形成油囊,而DAT匀浆、DAT匀浆+ADSC未见明显降解,并有部分脂肪细胞生成。CD31染色结果显示,DAT匀浆组及DAT匀浆+ADSC组微血管数量高于脂肪颗粒组(P<0.01);CD68染色结果显示,DAT匀浆组及DAT匀浆+ADSC组炎症浸润低于脂肪颗粒组(P<0.01)。结论自主研发的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可将DAT制备为能通过27 G针头的DAT匀浆,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以及填充效果,且注射过程简单,创伤小,可作为填充材料。

  • 标签: 大鼠 填充剂 软组织填充 脂肪干细胞 脱细胞脂肪组织基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肪组织来源的细胞基质水凝胶(DAT-gel)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集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行大腿或腹部吸脂术的健康成年女性的术后废弃无菌颗粒状脂肪组织,术前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脂肪组织细胞和酶消化处理制备成DAT-gel。扫描电镜(SEM)观察水凝胶的超微结构,流变学测试水凝胶的凝胶动力学和粘弹性。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单纯几丁质导管组(Chitin组)、DAT-gel加几丁质导管组(DAT-gel组)和自体神经反接组(Autograft组),每组10只动物。术后12周分别对再生神经的大体观、功能学以及形态学等一系列指标进行观察,评估损伤神经的修复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数据分析,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Turkey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EM检查结果显示DAT-gel凝胶内部呈三维疏松多孔的纤维网络结构。流变学测试结果显示:水凝胶在4 ℃与37 ℃时复数粘度分别为148.91 mPa·s和801.29 mPa·s。DAT-gel随温度增高发生溶胶-凝胶相变结果显示DAT-gel具备良好温敏效应,其溶胶-凝胶相变临界点近似体内温度。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术后12周,DAT-gel组的再生神经形态及其功能均优于Chitin组(P<0.05)。结论DAT-gel可能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脂肪组织脱细胞基质水凝胶 坐骨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大鼠
  • 简介:1997年Asahara等发现人出生后循环外周血中存在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根据其与胚胎发育中血管母细胞的延续关系,将其命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EPC是一类能循环、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呈现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的前体细胞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脂肪组织 研究进展 组织来源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各种肥胖病人及糖尿病人,缝合切口前去除切缘的坏死的脂肪组织,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4年1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50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1月后我们采用切口去除切缘的坏死的脂肪组织,共50例,作为试验组。结果应用传统方法的方法有6例脂肪液化,然而经去除切缘脂肪组织的无1例脂肪液化。结论适当的去除切缘的坏死的脂肪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腹部切口 去除切缘脂肪组织 液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改进脂肪组织的病理制片方法,提高制片质量和有效性。方法: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们收集了100例脂肪组织标本,并采用对比法进行病理制片方法的改进。具体操作包括优化标本固定、处理和切片过程,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以及改进显微镜下的观察和评估技术。结果:通过对比法改进的脂肪组织病理制片方法,我们观察到了明显的改善。首先,标本固定和处理的优化使得组织结构得到更好的保留和展示,减少了伪影和伪结构的出现。其次,切片过程的改进降低了切片损伤和断层的风险,提高了切片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此外,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使得细胞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最后,改进的观察和评估技术提高了病理医师对脂肪组织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和信度。结论:本研究通过采用对比法改进脂肪组织的病理制片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改进使得制片质量得到提高,为病理诊断提供了更可靠和准确的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脂肪组织病理制片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

  • 标签: 脂肪组织 病理制片 方法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肥胖时,脂肪细胞体积肥大,氧供应相对减少,最终会使脂肪组织局部缺氧。当脂肪细胞肥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死亡进而引起巨噬细胞吞噬,最终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同时缺氧会导致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进而引起纤维化,而慢性炎症反应也会加剧纤维化的产生。

  • 标签: 脂肪组织 缺氧 炎症 纤维化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临床病理工作中,组织标本的制片至关重要,制片质量水平会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除却对患者产生影响之外,制片技术水平还关系到诊疗队伍的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在乳腺脂肪组织的相关制片过程中,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质地,导致相关制片工作要难于其他的组织,这一现象对病理技术和病理诊断人员产生的不良影响依然存在,这一点在乳腺脂肪组织的冰冻制片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日常工作中,脂肪组织标本要求做冷冻切片的病例非常常见,如乳腺组织、富含脂肪的淋巴结等。故此,在本文中将针对乳腺脂肪组织冰冻制片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乳腺脂肪组织冰冻制片的质量水平,这对于医疗团队和患者群体都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

  • 标签: 乳腺脂肪 冰冻制片 技术措施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脂肪组织细胞成分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细胞以及不同细胞亚类之间生物学特性具有明显差异。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在单细胞水平对转录组进行分析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在单个细胞的精度提供转录组信息,是细胞成分异质性高的组织器官生物功能探索的重要工具。在脂肪组织研究领域,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已经应用于描绘细胞图谱、鉴定关键细胞亚类、追踪细胞分化轨迹等方面。

  • 标签: RNA测序 单细胞分析 转录组 脂肪组织
  • 简介:摘要细胞外基质水凝胶生物活性支架材料,以其优良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诱导活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微创注射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类器官构建、组织缺损修复、生物三维打印和组织工程等方面。脂肪组织具有来源充足、易于获取、细胞外基质成分含量丰富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就其制备、检测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脂肪组织 细胞外基质 水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KCNQ1OT1在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过程及肥胖者、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阐明KCNQ1OT1与肥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解读lncRNA参与肥胖发生发展的作用提供线索。方法用PPIA为内参基因,通过定量PCR,检测KCNQ1OT1于人脂肪前体细胞分化第0、1、3、5、9、12天的表达水平;应用定量PCR检测KCNQ1OT1在肥胖和正常人群白色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KCNQ1OT1与人群体重指数、血清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的相关性。结果KCNQ1OT1在脂肪前体细胞分化第1、3、5、9和12天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89±3.10)、(24.78±5.58)、(15.53±2.11)、(6.75±0.71)、(4.81±0.84),与第0天相比,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分化初始增长尤为明显(第1、3天)。KCNQ1OT1在肥胖人群内脏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9±0.05,较正常人显著增加(P<0.01)。KCNQ1OT1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569, P<0.01),与三酰甘油含量呈正相关(r=0.489, P<0.05),与总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r=0.591, P<0.01)。结论KCNQ1OT1在人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呈增高趋势;在肥胖人群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其表达与体重指数、血清三酰甘油等肥胖相关指标呈正相关,提示KCNQ1OT1可能是影响人脂肪细胞分化的重要调控因子及肥胖防治的潜在靶标。

  • 标签: KCNQ1OT1 LncRNA 人脂肪前体细胞 诱导分化 肥胖
  • 简介: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脂肪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灌服含2%乙醇的生理盐水)、高剂量褪黑素组(10mg·kg-1·d-1)、低剂量褪黑素组(0.2mg·kg-1·d-1),每组各8只,干预组每日灌服不同剂量褪黑素溶液,3周后观察体重、腹腔脂肪组织量的变化及血浆三酰甘油、瘦素、胰岛素的变化.结果:3周后高剂量褪黑素组体重及腹腔内脂肪组织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及低剂量褪黑素组相比差异显著,均为P<0.01.血浆瘦素浓度高剂量褪黑素组较正常对照组及低剂量褪黑素组明显减少,均为P<0.05.血浆胰岛素及三酰甘油浓度各组未见差异.结论:高剂量的褪黑素灌服可以减少大鼠腹腔内脂肪组织的量,其机制可能与血浆瘦素浓度的改变相关.

  • 标签: 褪黑素 瘦素 能量代谢 脂肪组织
  • 简介:摘要棕色脂肪组织(BAT)是由棕色脂肪细胞和血管基质成分(SVF)组成,其中SVF中包括内皮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具有多种分化功能的干细胞,在调节心血管健康与疾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一方面,BAT通过能量代谢以及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分泌的细胞因子对机体产生重要影响。BAT可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发挥抗炎、抗心室重构等作用,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发现与应用,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回顾了BAT自发现以来在人体及动物模型上的相关研究进展,论述了其与心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 标签: 棕色脂肪组织 心血管疾病 棕色化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 简介: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SIRT1)是一种NAD+依赖的组氨酸去乙酰化酶。SIRT1作用于炎症反应、胰岛素通路等而在代谢途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SIRT1与改善脂肪细胞炎症密切相关。研究SIRT1与脂肪组织炎症的关系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提供新靶点。

  • 标签: SIRT1 脂肪细胞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脱脂法对脂肪组织脱脂效果的比较。材料与方法:我院外科手术切除的乳腺组织,大网膜,脂肪化淋巴结组织各30例。运用3种脱脂法进行脱脂结果:常规脱水法脱水不良,制片困难。丙酮热浴组制片优良率为80%,改良脱水法制片优良率为100%。结论:通过三种脱脂法比较,改良脱水机法效果最好。

  • 标签: 常规脱水脱脂,丙酮热浴,改良脱水机
  • 简介:目的研究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的血管周干细胞(humanperivascularstemcells,hPSCs)的特点,并探讨其成骨、成脂及成软骨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流式荧光细胞分选技术(FACS)在12例行吸脂手术患者的脂肪标本中分选出人基质血管成分(humanstromalvascularfraction,hSVF)和由周皮细胞(CD34^-、CD146^+、CD45^-)与外膜细胞(CD34^+、CD146^-、CD45^-)组成的hPSCs进行培养,比较其克隆增殖能力,然后将2种细胞进行成骨、成脂和成软骨诱导,诱导结束后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阿尔新蓝染色,并检测成骨诱导后的成骨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hSVF和hPSCs均以纺锤形成纤维样细胞生长,hPSCs呈现出更快的融合趋势,且细胞形态更均一。hPSCs细胞相比于hSVF具有更强的克隆增殖能力(P〈0.05)。hPSCs细胞在成骨及成软骨方向比hSVF具有更强优势,而hSVF在成脂方向比hPSCs具有更强优势。成骨诱导后,hPSCs的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相对表达量要明显高于hSVF(P〈0.05)。结论hPSCs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多项分化潜能,且其在成骨方向具有很强优势,可成为骨组织工程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人血管周干细胞 人基质血管成分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成软骨分化
  • 简介:摘要脂肪组织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随着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女性出现脂肪组织质量增加并向心性重分布,脂肪组织能量代谢、脂肪因子水平、局部雌激素合成和雌激素受体表达也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脂肪组织功能失调。脂肪组织的质量与分布改变以及功能失调和绝经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增高有关,对绝经后女性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现就绝经对脂肪质量、分布与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绝经期 脂肪组织 雌激素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切片的方法改良后,其制片质量在临床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7年6月)存档的65例脂肪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材料为常规组织处理后难以切片的脂肪瘤蜡块;冷冻切片为43例脂肪源性肿瘤,22例术中保乳手术标本。按照制片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采用改良后的制片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制片方法,观察常规切片方法与改良方法后脂肪组织的制片情况和染色情况。结果常规的切片方法和冷冻切片方法制作出的切片,脂肪细胞有重叠现象,乳腺组织周边的脂肪组织也有破碎、重叠情况;而改良切片方法后,细胞平整,厚薄均匀,没有出现重叠现象,同时乳腺组织周边的脂肪组织镜下细胞平整,厚薄均匀,没有出现重叠情况。结论脂肪组织常规切片方法经改良后,能使切片细胞平整,厚薄均匀,无重叠现象,有效提高制片质量。

  • 标签: 脂肪组织 切片改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瘢痕是由烧伤或创伤导致皮肤真皮深层损伤引起的皮肤组织过度修复、细胞外基质沉积紊乱的一种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可导致患者外观毁损和心理障碍,是烧伤整形外科门诊常见的病种之一。当前,脂肪组织脂肪成分移植被认为是瘢痕最前沿的治疗方法之一。脂肪成分移植包括纳米脂肪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基质血管成分和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脂肪组织脂肪成分具有组织再生、细胞外基质重塑和抗纤维化的功能,局部移植可改善瘢痕的外观及症状。因此,本文就脂肪组织脂肪成分移植在瘢痕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瘢痕的脂肪疗法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瘢痕 脂肪组织 脂肪来源干细胞 纳米脂肪 基质血管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