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对创伤性脊柱畸形患者术后Cobb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创伤性脊柱畸形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创伤性脊柱畸形矫正效果;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Cobb水平;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创伤性脊柱畸形矫正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Cobb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Cobb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脊柱畸形患者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恢复Cobb,降低复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 术后Cobb角 复发率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弹性进钉法制备胸椎椎弓根钉道植入螺钉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咬除进钉点骨皮质,以据术前测量的深度和旋转的程度,分别先后用1.5mm、2.5mm克氏针沿椎弓根方向钻孔。达到测定的深度停止进针,球形探子探查无误改用导锥顺着制造的钉道小心缓慢进入,深度一致,再次用球形探子探查,植入螺钉。结果:胸椎椎弓根螺钉一次性植入成功为96.2%,其中18枚术中发现,偏内侧5枚,偏下方3枚,偏上方4枚,偏外方6枚,其中偏外侧的4枚螺钉把持力坚强外,另2枚重新阅读影像资料,用2.5mm克氏针,改变锥入方向,5枚偏内侧的螺钉中3枚同时切除了该同侧的椎板,行术中探测,钉道均成功得以置备。钉道制备增加螺钉直径0.5mm,进行补救。其余的14枚螺钉都是术后通过CT或者X线片发现的,且均偏外侧。1例术中脑脊液漏者骨蜡封闭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本组无脊髓损伤。平均术后身高增加4.6cm,术后冠状面Cobb平均21°,平均矫正率73%;矢状面Cobb平均230°旋转畸形矫正Ⅰ~Ⅱ度。平均随访3.5年。最终随访矫正度丢失率为1.8%。迟发性感染1例,螺钉断裂4例,1例螺钉向椎弓根外侧偏移加重。躯干平衡良好、无平背。结论:弹性进钉法制备胸椎椎弓根钉道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胸椎 脊柱侧凸 椎弓根螺钉 徒手技术 矫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团队原创智能手机脊柱侧弯筛查APP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AIS)Cobb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60例AIS患儿的临床资料。3名测量者分别采用量角器、脊柱侧弯筛查APP及电脑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3种方法对60例AIS患儿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的冠状位主弯Cobb、矢状位上的胸椎凸角(TK)、胸腰椎凸角(TLK)及腰椎前凸角(LL)进行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及结果,间隔2周重复测量1次,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APP法与量角器法的测量时间。以PACS系统的Cobb测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APP法测量Cobb的准确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测量者内的可重复性及测量者间的一致性。结果60例AIS患儿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12.2±2.4)岁(10~16岁);主弯为胸弯(Lenke Ⅰ型)23例、Lenke Ⅱ型18例、胸腰弯/腰弯(Lenke Ⅴ型)19例。APP法测量Cobb的时间明显较量角器法短,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法与PACS法测量的Cobb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名测量者使用APP法测量冠状位主弯Cobb及TK、TLK、LL的结果均有极佳的一致性(ICC分别为0.990、0.988、0.986、0.987),APP法前后2次测量冠状位主弯Cobb及TK、TLK、LL的可重复性(ICC为0.973~0.982)均高于量角器法(ICC为0.933~0.954)。结论智能手机脊柱侧弯筛查APP较传统量角器测量AIS患儿Cobb的时间短、效率高,准确性及可重复性高。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Cobb角测量 量角器 手机软件
  • 简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一种复杂的脊柱畸形,运用三维矫形理论与技术治疗AIS的目的就是纠正脊柱的三维畸形,达到冠状面矫形、矢状面恢复生理曲度和轴位消除旋转。1998年1月~2005年1月作者先后采用后入路、经胸入路及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胸椎脊柱侧33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三种手术进行比较。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手术对照 临床研究 胸椎 前后路 三维矫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胸椎前路矫形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后路矫形手术相比,前路矫形手术的矫形力可直接作用于侧方移位和/或旋转的椎体,拥有力学的优势,可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平衡重建.前路矫形手术的融合节段可明显缩短,保留更多的活动节段,且无需剥离腰背部肌肉,因此可能降低远期下腰部退变、失代偿以及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年龄较小、仍有较大生长潜能的青少年,前路矫形手术切除了椎体生长的软骨板,可消除单纯后路矫形手术后远期可能出现畸形加重的"曲轴效应".另外,前路矫形手术是通过缩短而不是延长脊柱来矫正侧,减少了因牵拉脊髓而致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对于儿童和体瘦的患者,前路矫形手术还可以避免后路手术的内固定隆起和迟发性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缺点.

  • 标签: 矫形手术 前路 椎体 后路 入路选择 特发性胸椎侧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体成形术在上中胸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应用椎体成形术开展治疗的中胸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一年左右的随访,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开展手术前相比具有明显的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中胸椎骨质疏松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椎体成形术为患者开展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上中胸椎 骨质疏松性骨折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新的经前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严重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前路顶椎前移的方法治疗少儿脊柱结核伴畸形5例,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矫形效果。结果5名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前脊髓神经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均完全消失,无医源性脊髓神经并发症发生。凸角度﹙Cobb﹚由术前32~55°平均42.2°,改善为术后5~26°平均12.8°;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初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前路顶椎前移法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非僵硬严重畸形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顶椎前移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8例特发性脊柱侧患者采用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行脊柱侧矫形术,通过徒手置钉技术、器械矫形原理对侧进行矫形。结果共置入衍射17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经术后CT检查,除13枚胸椎螺钉通过横突肋骨复合体进入椎体,8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壁进入椎体外,其余151枚胸椎椎弓根螺钉完全通过椎弓根进入椎体,术前平均冠状位胸主弯Cobb为(72.80±7.98)°,术后平均Cobb为(20.85±7.25)°,畸形矫正率为71.4%,均未发生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徒手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置钉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徒手技术 胸椎椎弓根螺钉 特发性脊柱侧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OVCF)伴肋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9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63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38例,年龄61~93岁。按照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单侧组36例和双侧组2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Cobb改善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腰背部和肋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伤椎分布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侧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均少于双侧组,分别为(31.75±6.60)、(38.96±6.77)min和(4.07±0.52)、(5.65±0.51)mL,而术后骨水泥渗漏率(27.8%,10/36)则高于双侧组(7.4%,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2、11.863, χ2=4.152, P值均<0.05);两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伤椎Cobb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3个月。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明显神经、脊髓损伤,以及穿刺血肿、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疼痛、肋间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腰背部疼痛VAS评分、ODI,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肋间痛VAS评分、ODI比较,术后第1天、1个月双侧组均低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肋间痛的OVCF,其止痛和恢复脊柱稳定性的效果相近,但双侧入路骨水泥渗漏率更低,术后早期缓解肋间痛更有效,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单侧 双侧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肋间痛
  • 简介: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脊柱侧矫治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腰椎.胸椎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又毗邻重要组织,使得椎弓根螺钉的置入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尤其对青少年脊柱侧患者,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尚存在争议.我科2002年7月~2004年1月对14例青少年脊柱侧患者胸椎全部应用胸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并与全部应用椎板构、椎弓根钩及部分应用椎弓根螺钉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评价其矫形效果.

  • 标签: 胸椎 椎弓根螺钉技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患者 矫治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压脊柱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椎关节紊乱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整压脊柱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压脊柱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整压脊柱法 胸椎间后关节紊乱 抬肩顶推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创新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我从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创新推拿疗法,与传统推拿疗法对比治疗。其中20例作为创新推拿疗法治疗,20例传统疗法治疗。创新疗法中其中最小年龄60岁,最大81岁。传统疗法中最小35岁,最大58岁。创新推拿疗法中90%不反复,见效快;10%不反复,见效慢。传统推拿疗法治疗60%反复,40%虽然不反复,但不如创新疗法疗效快。创新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症不反复率高达99%。结论:应用创新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症优于传统推拿疗法治疗。

  • 标签: 创新推拿疗法 掌拍法 腰椎间盘后凸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脊疗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60例胸椎关节紊乱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整脊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整脊疗法,均隔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统计疗效,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随访,对照组及治疗组复发人数分别为16人次及3人次,3个月后复发人次分别为24人次及10人次。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单纯整脊疗法,整脊配合温针灸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椎后关节紊乱 胸椎错缝 整脊 温针灸 临床研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F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胸椎,腰椎骨折,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30例患者随访7个月—19个月,椎体高度恢复理想,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满意,有效率达95%。结论AF脊柱骨固定系统,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椎体高度恢复理想,重建了脊柱的生理曲度,是治疗胸椎,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Cobb综合征或称皮肤-脊膜-脊椎血管瘤病,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表现为同一脊椎节段的皮肤、脊椎、脊髓及内脏的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现对近期收治的1例48岁女性Cobb综合征患者进行报道,患者因“双下肢无力3 d”就诊,发病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腹部疼痛,出现双下肢无力,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影像学显示C1~T11脊髓病变,与其左腮腺、左腋窝、左锁骨下、右大腿内侧皮下、肝脏右叶等处血管瘤的脊椎节段相一致,其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均符合Cobb综合征诊断标准。Cobb综合征在临床中极易漏诊和误诊,预后不良。文中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罕见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obb综合征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永久性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管瘤病 脊髓血管疾病 皮肤 软脑脊膜 Cobb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和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用于脊柱骨折的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科接诊脊柱骨折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采取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比ACTH水平等指标。结果:关于ACTH水平,术后:试验组数据(51.43±6.04)ng/L,和对照组数据(63.47±7.38)ng/L相比更低(P<0.05)。关于Cobb’s,术后:试验组数据(6.79±1.34)°,和对照组数据(11.83±1.93)°相比更低(P<0.05)。结论:脊柱骨折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ACTH水平降低更加明显,Cobb’s改善更为迅速。

  • 标签: 脊柱骨折 前路手术 影响 内固定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索不同范围颌眉对颈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确定最优的颌眉范围,进而为截骨矫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5例颈椎强直的AS胸腰段畸形患者,所有患者矫形前后均完成视野相关生活质量功能及期望评分调查问卷表。不考虑手术与否,按照自然站立位颌眉将所有外观照所对应病例(n=50)分为6组:A组,CBVA<0°;B组,0°≤CBVA<10;C组,10°≤CBVA<20°;D组,20°≤CBVA<30°;E组,30°≤CBVA<40°;F组,CBVA≥40°。将6组患者每项调查问卷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多组间比较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总体评价:C组(10~20)°获得最优的期望值评价,P<0.05。B、C、D组(0~30)°获得较其它组更好的功能评价,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形象评价:A、B、C组(<20°)较其它组获得更好的形象满意度及期望值,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户外活动:A、B、C、D组(<30°)在多数项目上较其它组获得更好的功能评价及期望值评价。室内活动:C、D组(10~30)°在多数项目上较其它组获得较好的功能评价及期望评价。结论颌眉在10°~20°时,患者视野相关活动功能及满意度最高,因此,10°~20°为颌眉的最佳矫正角度。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矫形外科手术 颈椎 胸椎 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