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37]致力于肝脏解剖学的研究并发展了肝门阻断下肝切除手术,162-164[27] 郑光琪.肝门区域血管阻断切除肝脏肿瘤63例报告[J].普外临床,Hannoun[19](1993)对34例广泛肝切除术病人手术中一次持续阻断肝血流60 min以上的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外科技术 技术发展 肝脏外科
  • 简介:在发达国家酒精是造成肝损害最常见的原因。在英国,从1996~1997年肝移植的适应证中最常见的就是酒精性肝病。英国一个地区性医学中心观察到,平均啡年有400多个病人患酒精性肝病,其中至少50%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有关发展中国家的酒精性肝病的资料还很少。最近有证据表明,在俄国和其他原东欧国家与酒精相关的死亡率正在上升。

  • 标签: 酒精 肝损害 酒精性肝病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皮质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许多药物排泄前经肝脏代谢——首过代谢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无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代谢成有活性的成分,有毒物质被灭活。几乎所有药物都有造成肝损伤的可能性,而且药物反应可与自然发生的肝病相似。药物性肝损伤可能经免疫介导,或直接由药物毒性造成。药物性肝损伤通常是不可预料的。

  • 标签: 肝脏代谢 生物利用度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肝再生受到基因、细胞因子、激素、营养等一系列因素的调控。激素对肝再生的调节功能近年备受重视,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氨酸(T_4,即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_3)。研究证明T_3为肝细胞的促分裂剂,通过参与肝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使肝细胞的增殖功能加强。Knopp等发现鼠在肝部分切除后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增强,而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暂时下降,表现为血清TSH、T_4、皋酮水平明显下降,但在5天内恢复正常,而T_3却无明显变化,血清ACTH和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Oren等给肝部分切除后的鼠注射T_3,发现可使组蛋白3mRN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_2)的表达增加,这两者均为肝再生的标志。Knopp等还发现鼠肝部分切除后蛋白S_(14)的基因表达下降,而T_3为蛋白

  • 标签: 肝脏再生 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生长激素 生长抑素
  • 简介:当越来越多的摄影是刚刚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数字相机时,岩熔黑已经在胶片和数字之间走了个来回。

  • 标签: 传统 游离 数字相机 摄影
  • 简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继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树中一路前行。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与躁动、憧憬与探索使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欣喜与振奋之余,对时下的语文课堂进行一番冷静而理性的审视,我们发现,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越位”或“不到位”的游离状态,这显然有悖语文课改的初衷。因此,如何厘清理念,匡正失衡,使语文教学实践摆脱游离状态,这是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 课改 建树 小学语文教育 课程改革
  • 简介:几次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中维生素A、B2、钙及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是最明显的缺陷。如果在饮食中注意适当食用动物肝,对改善膳食缺陷将大有益处。但常听到有人说“动物肝有毒,不宜食用”。作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的笔者,带着这一问题查阅了国内近15年的医学研究资料,没有发现一篇关于动物肝脏有毒的报道;再结合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物质代谢特点,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读者,动物肝“有毒”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 标签: 动物肝脏 科学依据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居民膳食 营养调查 维生素A
  • 简介:神秘嘶哑的背景音,夹杂着如电流般的“咝咝”声,在红、绿、蓝色的液体中,微生物游离、交融的样子诡异无比……

  • 标签: 预告片 病毒 CG制作 游离微生物
  • 简介:微型游离皮瓣是常以指、跖动脉为吻合血管,皮瓣宽度不超过4cm的一类的小皮瓣,其血管直径比其他游离皮瓣细小、手术操作更为精细,难度较大。但是,如果选用合适,往往会有出奇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2月到1998年12月共收治该类病人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游离皮瓣 临床应用 吻合血管 血管直径 手术操作 动脉
  • 简介:赵先生因肝硬化住进了消化科.住院没几天突然出现心慌、出汗.颤抖.烦躁,有饥饿感等症状,好在医生很有经验立即检查了他的血糖.结果竟是发生了可怕的低血糖,血糖仅为2.7mmol/L.后经静脉推注葡萄糖低血糖症状才很快消失。为什么肝脏病人会出现低血糖呢?这要从肝脏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说起。

  • 标签: 调节血糖 肝脏 低血糖症状 静脉推注 血糖调节 消化科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35岁,维族女性,孕4产3,农民。因“停经4个月,下腹部剧痛19h”于2005年2月24日5:00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4年10月18日,2004年12月15日出现阴道点滴出血,色暗红,持续2d自停,无腹痛及肛门坠胀感,未介意。于2月加日10:00起床后突然出现右中腹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头晕,全身出冷汗不适,疼痛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无阴道出血,无心慌、胸闷、眼花不适,遂急诊于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于上腹部可见一胎儿,双顶径3.8cm,胎心率146次/分,并可见胎儿肢体活动,盆腹腔大量积液,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 标签: 腹腔大量积液 妊娠破裂 肝脏 阴道点滴出血 剧烈疼痛 肛门坠胀感
  • 简介:<正>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8岁,于1995年3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遂于当地医院行CT、MRT检查,均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5月在该院行肝动脉栓塞化疗。7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呈结节样变,肿瘤质地较软、界限不清,切除困难,考虑为“血管瘤”,仅行肝动脉结扎,术后恢

  • 标签: 肝脏占位性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早期肝硬化 栓塞化疗 肝占位病变 肝动脉结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