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移植术后新发肝癌鲜有报道,临床上具有症状不典型,发现不及时,预后不良等特点,诊疗上存在挑战。本文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新发肝癌的诊疗经过,并简要汇总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探讨新发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案,旨在为临床今后肝移植术后新发肝癌的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发肝癌 肝移植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增生的护理。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20年11月的18例肝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增生患儿,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基础护理组以及全面护理组。基础护理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全面护理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全面护理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基础护理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增生患儿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更好改善患儿生存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肝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增生 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十二指肠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采用"三明治夹心"法(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治疗后出血停止,随访过程中患者未再出血,随访至20个月时,患者十二指肠降段曲张静脉基本消失。

  • 标签: 静脉曲张 十二指肠异位静脉曲张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肝移植术后行非移植手术的麻醉经过与预后,为此类患儿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提供借鉴。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肝移植术后行非移植手术的全部患儿,共计25例。根据手术特点将患儿分为两组:移植并发症相关手术组(R组,15例)和非移植并发症相关手术组(N组,10例)。收集患儿术前诊治经过、实验室检查、术中麻醉及手术记录、术后转运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例患儿均接受机械通气全身麻醉。R组患儿平均年龄明显低于N组(P<0.05),且急诊手术所占比例、术前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循环波动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组患儿(P<0.05)。R组患儿中,有7例输注血制品(包括2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6例患儿术后带管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其中2例患儿24 h内死亡。而N组患儿术后均返回普通病房,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行移植并发症相关手术的患儿通常术前病情更复杂、一般情况差,且手术时间长、术中循环波动明显,患儿术后回儿科重症监护室和术后24 h病死率也明显增加,麻醉医师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术前评估与准备、更精细的术中个体化麻醉管理;而行非移植并发症相关的手术麻醉患儿通常术前一般情况较好、手术短小,患儿也能较好地耐受手术与麻醉。

  • 标签: 肝移植术后 小儿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探讨淋巴漏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淋巴漏分为淋巴漏组271例和无淋巴漏组534例。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漏发生率,评估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术后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33.7%(271/805);淋巴漏组全肝供肝比例为14.8%(40/271),高于无淋巴漏组25.8%(138/5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其他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漏组与无淋巴漏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2.0个月与30.6个月,术后移植受者累计存活率、血管并发症、胆漏、急性细胞排斥反应及肠梗阻等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水与血清甘油三酯(TG)比值预测淋巴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最佳临界值0.54,敏感性为59.2%,特异度为80.1%。结论淋巴漏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增加术后儿童受者死亡率,延长儿童受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淋巴漏经饮食调整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腹水与血清TG比值可作为诊断淋巴漏的有效参考指标。

  • 标签: 肝移植 淋巴漏 儿童
  • 简介:摘要肝移植术后感染会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移植后感染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引起移植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包括高龄、慢性疾病和侵入性操作等。早期发现和控制易感因素以及术后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肝移植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易感因素、时间、部位、病原菌特征及诊疗经验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移植 易感因素 感染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腹腔内压力是临床上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生理学参数之一,而腹腔内压力持续增高,进而引发腹腔内高压,若未及时给予控制,可造成肺损伤、脑功能障碍等腹腔室内间隔综合征,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肝移植术即是一个手术难度大,创伤大的手术,伴随而来的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腹胀是肝移植术后较早、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2]。持续腹胀会引起腹内压 (IAP) 慢性进行性升高, 导致黏膜酸中毒、细胞水肿, 进一步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加重腹胀,从而导致IAH[3]。本文报道一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腹腔高压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腹腔高压情况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肝移植 腹腔高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患儿万古霉素剂量、药物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情况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肝移植术后接受静脉万古霉素治疗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万古霉素剂量、血清谷浓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转归。结果共98例患儿接受静脉万古霉素治疗,并至少采集1份处于稳态的TDM血样,其中男53例(54.1%),中位年龄9个月(5个月~14岁)。万古霉素治疗的首日剂量中位数50(30~60)mg/(kg·d),疗程中位时间14(3~54)d。仅有27.5%(27/98)的患儿初始谷浓度达目标浓度(10~20 mg/L),调整治疗后仍有26例(26.5%)患儿未达标。6例(6.1%)患儿发生万古霉素所致肾毒性,2例出现皮肤红疹。治疗有效者51.7%(15/29),有效组与无效组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分别为(5.92±3.82)mg/L、(10.43±5.3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肝移植术后患儿静脉应用万古霉素达标率低,需要个性化调整剂量。

  • 标签: 万古霉素 肝移植 儿童 药物浓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患儿万古霉素剂量、药物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情况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肝移植术后接受静脉万古霉素治疗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万古霉素剂量、血清谷浓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转归。结果共98例患儿接受静脉万古霉素治疗,并至少采集1份处于稳态的TDM血样,其中男53例(54.1%),中位年龄9个月(5个月~14岁)。万古霉素治疗的首日剂量中位数50(30~60)mg/(kg·d),疗程中位时间14(3~54)d。仅有27.5%(27/98)的患儿初始谷浓度达目标浓度(10~20 mg/L),调整治疗后仍有26例(26.5%)患儿未达标。6例(6.1%)患儿发生万古霉素所致肾毒性,2例出现皮肤红疹。治疗有效者51.7%(15/29),有效组与无效组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分别为(5.92±3.82)mg/L、(10.43±5.3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肝移植术后患儿静脉应用万古霉素达标率低,需要个性化调整剂量。

  • 标签: 万古霉素 肝移植 儿童 药物浓度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共10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少见致病因素导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合不同致病因素选择序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共完成儿童肝移植498例,其中94例于术后4~6年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术后肝活检的结果将受者分为纤维化组和非纤维化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临床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联合预测因子的预测值。绘制联合预测因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预测纤维化发生的准确性。结果94例儿童受者中有54例(57.5%)出现肝纤维化。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受者在冷缺血时间(Z=-2.094)、热缺血时间(Z=-2.421)、药物性肝损伤(χ2=7.389)、胆道狭窄(χ2=4.560)、肝动脉血栓、排斥反应(χ2=6.95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冷缺血时间(OR=1.003, 95%CI:1.000~1.006)、药物性肝损伤(OR=6.493, 95%CI:1.615~26.101)、胆道狭窄(OR=6.451,95%CI:1.205~33.295)和排斥反应(OR=2.735,95%CI:1.057~7.077)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95%CI:0.691~0.881),临界值为0.311,灵敏度为90.70%,特异度为60.00%,且联合预测因子的诊断价值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单独诊断的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57.5%,冷缺血时间、胆道狭窄、排斥反应和药物性肝损伤是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对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肝纤维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当前医学发展的速度很快,对于临床肝移植手术的相关技巧以及手术注意事项都有明确的规定。术中及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也逐渐的渗透到各种手术当中去,得到了极快的发展。对于相关的免疫制剂能够对术后的病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肝移植后的感染率也呈现一个高发生率的状态,其中大部分死亡原因均是由于术后感染致死的,特别针对肺部的感染情况,已经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针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感染预防及控制方面进行一个深度的研究.

  • 标签: 肝移植 感染 预防及控制
  • 简介: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护理对于病者的病情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真菌感染的类别及部位侵袭性真菌的相关因素,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护理,现在的医疗水平对这些原因造成了系统的预防,并在解决真菌感染的护理当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护理措施,加强护理操作规范性及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体系,来降低肝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对于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报告来说,肝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是非常普遍的,感染的原因有很多,术前抗菌药物治疗前凝血酶时间较长,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大约等于72个小时。这个时候,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感染率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做到对此类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

  • 标签: 肝移植术后,侵扰性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小儿亲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超声影像学变化的特点。方法择期接受背驮式亲体肝移植术患儿96例,年龄3~24月,ASA分级Ⅱ或Ⅲ级,Child-Pugh分级B或C级,性别不限。于术前24 h(T0)、术后24 h(T1)和72 h(T2)时记录患儿肺部超声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13 MHz行超声检测。将肺分为12区,依次对双肺各区进行扫查。采用超声评分法,记录肺各区评分,以评分最高的结果作为该区的超声检测结果。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各指标并计算单位时间体重净出入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侧区肺实变和肺水肿评分升高,T1,2时后区肺实变、肺水肿、胸腔积液评分及各区肺实变、肺水肿、胸腔积液评分总分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后区肺实变评分及各区肺实变评分总分降低,侧区、后区肺水肿评分及各区肺水肿评分总分降低(P<0.05);各时点前区超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前区比较,侧区各时点肺实变评分升高,T1,2时肺水肿评分升高,T1时胸腔积液评分升高,后区各时点肺实变、肺水肿、胸腔积液评分升高(P<0.05);与侧区比较,后区各时点肺实变、肺水肿、胸腔积液评分升高(P<0.05)。结论小儿亲体肝移植术后1 d时肺侧区和后区倾向于出现肺实变、肺水肿和胸腔积液,以后区为重;术后3 d时后区肺实变较前减轻,侧区和后区肺水肿较前减轻,但均未恢复至术前状态。

  • 标签: 超声检查 肝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早期门静脉狭窄是儿童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和儿童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肝移植术中有时出现供、受者门静脉长度不匹配,需应用血管搭桥重建血管,增加了门静脉狭窄的风险。本文报道1例儿童肝移植术中采用髂静脉搭桥完成门静脉重建,术后3 d出现门静脉搭桥段血管狭窄,及时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术后肝功能顺利恢复,监测门静脉血流良好。

  • 标签: 肝移植 门静脉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行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与免疫抑制剂使用种类及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07年9月至2019年1月因肝癌行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按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与否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因、甲胎蛋白水平、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癌结节的数目、最大癌结节直径、微血管浸润(MVI)、大血管浸润、肿瘤分化Edmondson分级以及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或环孢素血药谷浓度等。比较两组患者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暴露情况对肿瘤复发的影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分析。按肝癌巴塞罗那(BCLC)分期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层,进一步分析CNI暴露情况对肿瘤复发的影响。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病例组15例,年龄(45.8±8.2)岁,男性13例(86.7%)。对照组35例,年龄(45.4±12.0)岁,男性31例(88.6%)。病例组最大癌结节直径大于对照组[(5.9±3.0)cm比(3.5±1.8)cm,t=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14 d[(11.7±7.7)ng/ml比(5.9±3.0)ng/ml,t=2.48]、术后1个月[(12.2±4.5) ng/ml比(7.8±4.3) ng/ml,t=2.82]、术后9个月[(6.9±4.0) ng/ml比(4.7±2.0) ng/ml,t=2.21]及术后1年曲线下面积[(100.1±21.1)比(74.4±19.2),t=3.66]的他克莫司暴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CNI高暴露组的累积无瘤生存率低于CNI低暴露组(52.2%比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最大癌结节直径(RR=1.23,95%CI:1.01~1.60)、CNI高暴露(RR=4.02,95%CI:1.10~14.74)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BCLC B期患者共17例,CNI高暴露下肿瘤复发6例(66.7%),CNI低暴露时肿瘤复发1例(12.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CNI高暴露患者累积无瘤生存率低于CNI低暴露(33.3%比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BCLC C期患者8例,CNI高暴露下肿瘤复发4例(100.0%),CNI低暴露时无肿瘤复发,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CNI高暴露累积无瘤生存率低于CNI低暴露(0比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0,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与免疫抑制剂使用种类无明显相关,CNI高暴露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移植 肿瘤复发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术后出院自我管理中的影响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019年来收治的肝移植患者8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一般术后护理,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院自我管理的依从性是否有所提高。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的依从性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肝移植术后出院患者中采用延续护理对患者的自我管理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肝移植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肝移植已成为救治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常规手段。随着肝移植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肝移植受者预后明显改善。然而,肝移植受者长期管理中出现的代谢病、心血管疾病与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日益凸显。深入研究免疫抑制剂减量和撤除策略,积极探索新型智能化管理模式,将助力肝移植受者长期管理。

  • 标签: 肝移植 并发症 免疫抑制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