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肝脏移植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为传统免疫抑制方案应用时期。第二阶段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为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应用时期。结果第二阶段良性疾病及恶性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同第一阶段的生存率相比呈上升趋势。第二阶段各组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第一阶段相比无差异,第二阶段各组感染的发生率、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第一阶段的发生率。结论针对不同病情患者,采用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脏移植 免疫抑制剂 并发症
  • 简介:肝移植作为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一种治疗手段,近年来开展逐渐增多。2012年11月解放军第四医院收治1例肝移植术后肝泡型包虫病复发的患者。该患者于2006年因肝泡型包虫病行肝移植术,2012年11月检查发现胰头、右肺泡型包虫病复发灶,肝功能不全。经行保肝治疗肝功能好转,现仍行包虫病药物治疗中。总结该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对符合下列情况的晚期肝泡型泡虫病患者可行肝移植:(1)严重肝功能不全。(2)无法行根治性切除。(3)无肝外转移灶。同时在肝移植术后至少正规服用阿苯达唑2年,并持续行包虫抗体监测及影像学检查10年,做到复发后早期处理。

  • 标签: 肝泡型包虫病 肝移植 复发 诊断 治疗
  • 简介:肝移植病人由于长期服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病情进展迅速、危险性大。协助医师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控制感染的同时防止器官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1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人实施的药学服务,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

  • 标签: 药学服务 肝移植 肺部感染 合理用药
  • 简介:肝静脉流出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中发生率为2%~4%。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2例接受右肝活体肝移植的患者术后出现肝静脉流出道狭窄,接受保守治疗或介入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术后疗效显示:保守治疗肝静脉流出道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介入肝静脉造影、球囊扩张以及金属支架置入能有效诊断和治疗肝静脉流出道狭窄。

  • 标签: 肝静脉流出道狭窄 肝静脉 活体肝移植 球囊扩张
  • 简介:我是一名31岁的女性,因肾衰竭于去年做了肾移植手术,目前情况较顺利,除一直服用免疫抑制剂外,我感觉和正常人没什么不同。我特别想做一个完整的女人,想有一个自己的小孩。但丈夫很担心像我这样敞过肾移植的病人怀孕后会对身体有影响,故来信请教,请给予解答。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怀孕 肾移植手术 免疫抑制剂 肾衰竭 正常人
  • 简介: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硬化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针对实施手术的3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FCR-3000F型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将肝移植术中出血回收,经抗凝、过滤、离心、清洗后,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立即回输给患者;统计术中自体及异体的输血量,输血前后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5例肝硬化患者中3例(8.6%)未输注异体血,术中红细胞悬液平均输入量(9800±5400)ml,其中自体输血量(5850±5000)ml(56.16%);输血后APTT、PT、TT及FB较输血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回输自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脂肪栓塞及全身感染症状。结论:临床上在肝硬化肝移植术中使用回收式自体血液技术能够避免或减少输注异体血,对于保证手术用血量和患者安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段。

  • 标签: 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 输血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肝移植对肝硬化模型猪并发心电生理和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湖北白猪(3~4月龄)60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头)普食喂养;实验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猪肝硬化动物模型(48头)。自体BMSCs采集、分离与移植;在BMSCs肝移植前后对肝硬化模型猪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①模型猪肝脏超声体积缩小、呈结节样改变,肉眼观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镜下观假小叶形成,判定猪肝硬化动物模型制作成功;②48例肝硬化模型猪BMSCs肝移植前出现心电图异常27例(56.25%),其中异常心电图以长QTc间期发生率37.03%(10例)为最高;③BMSCs肝移植后12周,心电图异常14例(占29.17%),长QTc间期发生率4例次(占28.57%)。结论肝硬化模型猪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且随肝损害严重程度加重而延长;BMSCs肝移植后,心电图异常率以及长QTc间期发生率明显下降,心电生理得到改善;BMSCs肝移植本身可诱发肝硬化模型猪出现暂短心电生理紊乱。

  • 标签: 模型猪 肝硬化 骨髓干细胞 肝移植 心电图改变
  • 简介:摘要肾脏移植后的早期通常是指移植术后的1-2个月。这一时期的护理和观察与一般性质的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有些不同。由于移植受者为终末期尿毒症,尽管术前受者均通过了充分的透析治疗,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高肾素型高血压以及循环系统不稳定性,因此,术后要特别重视心血管方面的护理;移植肾经历的离体缺血、低温灌注保存以及血循环的手术重建过程,对缺血缺氧和毒性物质极为敏感,容易造成移植肾小管坏死;移植术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有可能导致受者骨髓抑制,药物性肝、肾损害,继发感染以及类固醇药物副作用。因此应极为重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近期观察,制定缜密的护理计划,努力消除不利因素提高肾移植成功率。

  • 标签: 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 术后近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采取舒适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5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获得相对明显的效果,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在肾移植患者术后进行有效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在治疗时出现的不适以及痛苦,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 肾移植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肾移植术后血糖难以控制的病例分析,探讨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思路。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血糖难以控制患者的治疗过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病情、用药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患者血糖难以控制与疾病本身及药物的相关性。结果临床药师认为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手术应激状态及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从多环节决定着该患者血糖水平较难控制,须随时调整。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全面思考、认真分析,与临床医师的密切合作,保障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糖尿病 胰岛素 控制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舌癌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我科44例舌癌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结果我科44例舌癌病人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结论舌癌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全部为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头痛和低热。3例患者隐球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合并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经2~4个月治疗后,4例隐球菌涂片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均在我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首发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是提高此病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病
  • 简介: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深入发展,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对于断肢无再植条件,而另一肢体有毁损性严重挫伤的病例,为了恢复部分功能,可以施行异位再植手术。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1例外伤患者,并为其做了异位移植手术,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填补了我省下肢断肢再植手术的空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护理 外伤患者 异位移植 断肢再植手术 左小腿 右小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例肾移植术后新发直肠癌的资料。结果患者从肾移植手术到发生直肠癌一例早期发现手术治疗,一例从确诊新发直肠癌到死亡时间历时9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多器官衰竭。结论肾移植术后新发直肠癌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针对直肠癌的临床特征,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新发直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复合妊娠的高危因素及其相关护理,为医院临床护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3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复合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均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经腹腔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胚胎停止发育情况,另2例患者均继续妊娠,且有2例患者宫内妊娠至足月分娩。结论给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复合妊娠高危因素患者重点监护、保胎干预等护理,做到早期诊断、治疗,能够为宫内胎儿的正常发育提供重要保障,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 高危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相关临床护理。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救治成功率100%。结论对肾移植术后肺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患者做好密切的病情观察、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积极改善缺氧,及早提供呼吸支持、加强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同时做好相关药物使用的护理观察和消毒隔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护理
  • 简介:输卯管间质部妊娠的发生非常罕见,其发生率仅占异位妊娠的2.56%~4.20%。在自然妊娠中,宫内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更为罕见。近年来,由于不孕症发病率的增加,

  • 标签: 胚胎移植术 宫内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