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徐兰 王梦婧 陈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上海 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病科,上海 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病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200040
  • 简介:摘要老年人群慢性疾病的现象已经成为全球普遍性的问题,增加了慢管理的复杂性。老年病中常包含慢性肾脏,多种与肾功能损伤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共病 肾功能不会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老龄化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这对老年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老年医学科在当前快速发展背景下,主要是治疗一些常见的老年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等,通过治疗和护理对老年人的身体相关症状进行缓解。老年医学科在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变得越发重要,尤其是将中老年管理理念渗透进去,可以帮助恢复或维持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为社会安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老年 共病管理理念 老年医学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性。方法 2018年11月至2020 年11月,随机抽取我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针对其精神科诊断及合并躯体疾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析其相关联系。结果 100例老年精神科患者中,合并有躯体疾病患者占比89.0%(89/100),其中每一例病人合并的躯体疾病为0-4种;主要躯体疾病涉及:高血压、糖尿、肺部感染、脑血管及心脏等。结论 老年精神科病人普遍存在躯体性,临床中需要根据其合并疾病类型采取相关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以整体保障其临床和预后效果。

  • 标签: 老年 精神科 躯体疾病 共病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与口腔健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852例,男性380例,女性472例,年龄60~74岁274例,75~89岁519例,≥90岁5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汉化版简明口腔健康检查量表(BOHSE)评分,计算疾病累计评分(CIRS),比较组(808例,94.8%)和非组(44例)患者汉化版BOHSE量表中口腔健康指标分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组患者CIRS得分与口腔健康的关系。结果808例组患者中,每例种个数为(4.13±1.62)个,CIRS为(10.96±4.37)分;60~74岁、75~89岁、≥90岁患者种个数(3.63±1.33)个/例、(4.26±1.64)个/例、(5.14±1.90)个/例(F=35.555,P<0.01),CIRS得分(8.88±3.59)分、(11.67±4.32)分、(13.64±4.42)分(F=51.532,P<0.01)。住院老年患者口腔问题发生率为92.72%(790/852),口腔健康的BOHSE得分为(4.58士2.88)分,60~74岁、75~89、≥90岁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70,P<0.05)。组与非组患者牙齿周围和(或)义齿覆盖的牙龈、天然牙和义齿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患者CIRS得分与天然牙状况得分、咀嚼位牙齿咬合状况(包括天然牙及人工牙)得分相关(t值分别为2.565、2.495,均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率高,口腔健康问题普遍,随增龄种个数增多、口腔健康状况越差,天然牙状况、咀嚼位牙齿咬合状况(包括天然牙及人工牙)与老年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口腔疾病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患者及多重用药的特征,评估潜在药物间相互作用(DDIs)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年龄≥45岁门诊长期随诊患者,利用门诊电子病历及年度查体报告收集患者及多重用药情况,通过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其DDIs的发生频次及等级,进行归纳、排序,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研究纳入1 340例患者,其中930例(69.40%)使用5种及5种以上的药物,660例(49.25%)使用≥10种的药物。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数量是过度多重用药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药品共计120种,检出具有临床意义的DDIs(C+D+X级)频次为857例次,平均总检出频次为0.8次/人。其中,X级别的DDIs以神经系统用药占比最高。结论中老年患者及多重用药现象非常突出,DDIs的潜在风险普遍存在,对于有神经系统用药者要尤其重视。

  • 标签: 共病现象 多重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软件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现状的实际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120例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为慢性病患者,不存在的问题,观察组患者为慢性病病患者,分析患者的功能障碍问题发生率以及存在常见慢性病问题老年人的类型。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功能障碍问题的发生概率整体更高,观察组患者中,患者最常见的慢性病类型就是高血压+糖尿,其次为高血压+脑梗死以及高血压+心脏,心脏+糖尿的占比相对较低。结论:从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病情况来进行分析,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病患者出现功能障碍问题的概率教高,“高血压+糖尿”“高血压+脑梗死”“高血压+心脏”。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共病 现状分析
  • 简介:目的明确住院老年人衰弱状态分布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60岁住院病患者440例。根据衰弱状态将患者分为衰弱组150例及非衰弱组29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衰弱状态及老年综合征情况。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Mantel-Haenszelχ^2检验分析衰弱分布趋势。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向后逐步法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440例患者总体存在5(4,7)种慢性疾病,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为(5.59±1.82)分。入选患者衰弱患病率为34.1%(150/440),衰弱前期占60.0%(264/440)。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年龄和CCI评分升高,衰弱患病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五要素中,体质量下降发生率随年龄和CCI评分增加而增加,握力下降和疲乏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衰弱患者比较,衰弱组患者年龄增大,学历较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高跌倒风险、功能依赖的比例显著升高,但多重用药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OR=2.178,95%CI1.252~3.790)和功能依赖(OR=1.942,95%CI1.029~3.668)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老人中普遍存在衰弱,且衰弱的患病率与年龄和严重程度呈趋势性增加,抑郁和功能依赖与衰弱状态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病人 共病 衰弱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管理相关理念日益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从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当前老年肿瘤医学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环节中如何应用管理予以论述,认为应当着重提高老年肿瘤医学教师对于管理的认识,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管理思维,在青年医生中积极开展管理的继续教育,为更好地解决老年肿瘤专科疾病奠定基础。

  • 标签: 老年患者 共病管理 肿瘤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率高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提出了挑战,本文总结国外对于慢性病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主要的几种健康管理模式,从健康管理的3个步骤出发,遵循面向临床诊疗的管理和面向患者的自我管理2个路径,围绕医院疾病诊疗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患者自我管理3个方面提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策略。

  • 标签: 慢性病 共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有效控制老年的发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7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G)、社会网络量表(LSNS-6)和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750例老年病患者的病得分为(13.85±3.46)分,社会隔离得分为(21.36±4.61)分,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得分为(140.49±13.69)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隔离和长期照护需求是老年病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关注老年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适时的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制订老年病患者个体化照护方案,有利于延迟老年病患者的功能退化,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共病 社会隔离 长期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根据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点、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指标,建立指数模型来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等,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老年人已成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主要人群,且不断增加。老年人并发症多,透析龄短,死亡风险高,且难以预测,但目前却鲜有学者关注老年透析患者的指数模型研究。因此,笔者就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思考,以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共同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血液净化 肾功能 死亡率 共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国老年住院患者可能存在的模式。方法调查全国七个城市12家三甲医院老年科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4 348例,进行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问卷调查。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模式的探索,分析南北方模式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4 348例老年患者,年龄为(74.15±8.01)岁。对4 348例老年人进行因子分析,整体人群的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比值(KMO)为0.657,累计贡献率为43.97%。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人群主要为以下5个模式:代谢模式、肝-肾模式、退行性疾病模式、神经精神模式、痴呆。进一步分南北地区进行因子分析,南方地区住院老年患者的KMO值为0.654,累计贡献率为43.50%。南方地区模式与整个人群相似。北方地区住院老年患者的KMO值为0.648,累计贡献率为45.16%,北方地区模式以"肝-肾"模式、"代谢性疾病"模式、"肺-痴呆"模式、"退行性疾病"模式、"精神"模式为主。结论南北方地区老年模式不尽相同,应区别化对待,北方地区老年人应更加注意呼吸系统疾病及痴呆的预防及管理,南方地区老年人更加注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管理。根据可能的存在方式,对疾病进行早预防是减少老年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共病
  • 简介:摘要银屑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其发病与基因、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传统的与银屑相关的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炎症性肠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他一些疾病与银屑之间的密切关联,包括代谢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肿瘤、感染等。本文总结现有研究报道的银屑相关,分析这些疾病与银屑可能的共同发病机制。

  • 标签: 银屑病 共病现象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肥胖症 代谢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
  • 简介:1概念[1,2]1.1是指多个独立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即一个病人符合一种以上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这些多个诊断标准涉及病人的全部症状、体征、病程。目前关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有三种观点:一元论:即连续谱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原有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

  • 标签: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共病 一元论 二分论 共病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有随访记录的1800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信息,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包含高血压、糖尿、心脏和脑血管疾病)数量、组合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病患病率为19.67%。在控制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老年人相比,有心血管代谢性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更高[OR=1.18,95%CI(1.08,1.29)],且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更高[β=1.52,95%CI(1.21,1.90)]。与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老年人相比,同时患高血压和糖尿[OR=1.28,95%CI(1.06,1.54)],同时患高血压、心脏和脑血管疾病[OR=1.33,95%CI(1.04,1.70)]的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增加。结论:心血管代谢性老年人,尤其是模式包含高血压的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较高。

  • 标签: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 认知功能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harlson指数(CCI)与老年脑出血患者住院早期(30 d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收集某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60岁及以上脑出血住院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ICD-10诊断编码等个人基本信息及诊疗信息。根据出院诊断编码计算CCI得分,以CCI分组为自变量,以住院早期是否发生死亡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CI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504例患者,平均年龄(69.48±7.55)岁,其中死亡病例52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CI得分为4分、≥5分的患者与3分患者相比,OR(95%CI)分别为2.145(1.056~4.355)、4.769(2.168~10.4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和住院天数后,死亡风险有所降低,CCI得分≥5分的患者OR(95%CI)为4.453(1.474~13.456)。CCI评分预测脑出血老年患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为0.642~0.793(P<0.001)。结论CCI得分与脑出血患者住院早期死亡风险具有关联,可用于脑出血患者住院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和预测。

  • 标签: Charlson共病指数 脑出血 共病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与焦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接收的老年抑郁、焦虑病患者50例,均分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共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仔细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精神状态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DL与精神状态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与焦虑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可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予以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治疗 抑郁 焦虑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高龄老年患者贫血、、生活能力、衰弱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255例≥80岁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记录慢性疾病,并完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临床衰弱量表)(CSF-09)评估,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铁蛋白、肌酐等)。分析贫血、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衰弱、的患病率,贫血类型特点。结果255例住院高龄老年患者中贫血174例,占总人数68.2%,其中轻度贫血90例(51.7%)、中度贫血77例(44.3%)、重度贫血7例(4.0%),正细胞性贫血143例(82.2%)。贫血原因中营养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65例(37.4%),慢性病贫血89例(51.1%),合并慢性肾脏3-5期的贫血90例(51.7%),多因素贫血84例(48.3%)。男性、女性贫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组(80~89岁)与超高龄组(≥90岁)在血红蛋白水平、疾病数、疾病负担、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与超高龄组在ADL方面平均秩和分别为118.19、156.68,衰弱方面平均秩和分别为118.12、15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8039.5、8052.0,均P=0.000)。住院高龄老年患者不同贫血程度在ADL(H=20.5,P=0.000)、CSF-09(H=29.7,P=0.000)、疾病数(H=16.2,P=0.001)、疾病负担(H=20.7,P=0.000)、指数(H=12.6,P=0.006)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衰弱、在住院高龄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贫血预示了更严重的生活能力受损、疾病负担、衰弱程度,应重视高龄老年人的贫血、衰弱及慢性疾病的管理。

  • 标签: 贫血 高龄 共病 衰弱 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