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颌面部手术进行皮内连续缝合与间断对位缝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颌面部需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20例为颌面部择期手术。将随机的1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患者和随机10例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为A组,余下患者为B组,共分为两组。缝合皮肤时A组采用6-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B组采用6-0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结果1例患者伤口红肿,经抗感染治疗好转,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月随访,两组患者中,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无论何种缝合方法,瘢痕不明显;而1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为连续皮内缝合,6例为间断对位缝合),瘢痕均较明显,余7例患者瘢痕不明显。结论颌面部手术的疗效瘢痕大小与皮肤缝合方法关系不大,而与颌面部伤口与皮纹方向是否一致有关。

  • 标签: 颌面部手术 连续皮内缝合 间断对位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皮肤缝合法在面部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面部清创缝合术的83例患者分析,分组为A组(38例;应用间断外翻缝合法)、B组(45例;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对缝合效果分析。结果A组、B组患者伤口愈合优良率84.21%、97.78%,组间统计学差异大(χ2=4.911,P<0.05),A组、B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2±1.6)分、(8.5±0.7)分,统计学数据有差异(t=4.925,P=0.000<0.05)。结论皮下间断缝合法用于面部清创缝合术中,对患者美观影响小,且伤口愈合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面部清创缝合术 不同皮肤缝合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诊外伤伤口处理时采用传统缝合方法与医用胶粘合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为实验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急诊外伤患者展开分析,按照均匀分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传统缝合方法应用于对照组中,将医用胶粘合应用于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缝合方法相比较,医用胶粘合在处理急诊外伤伤口时所取得的患者满意度显著较高,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外伤伤口 传统缝合 医用胶粘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助产会阴切口的皮内连续缝合与经皮间断缝合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钳助产分娩的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间断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7±7.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7±8.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2.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1.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钳助产会阴切口临床治疗中,经皮间缝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皮内连续缝合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钳助产 会阴切口 皮内连续缝合 经皮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皮内缝合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分层缝合法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皮内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03±1.0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1.48)d、16.36%(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皮内缝合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 缝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和连续套锁缝合进行比较,研究出更好的缝合方式。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6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连续单层缝合的方式,共29人,B组为连续套锁缝合的方式,共31人,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上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术后一年的月经不调与切口假腔发生率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连续单层缝合比连续套锁缝合相更有优势,操作简单,使产妇在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恢复快,值得在手术过程中推荐使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铁路及周边区域往往作为消极的城市肌理断裂带出现。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这一区域产生了多种复杂的功能性需求。本文从开发模式、投资模式、设计策略三个方向分析如何在满足功能的同时,缝合城市肌理,塑造可持续发展的高铁站区域空间。

  • 标签: 城市肌理 高铁站区域 城市缝合
  • 简介:摘要随着今年来剖宫产术在妇产科应用几率不断增加,与之对应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增加。在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处理时频繁的换药与清创消毒处置对于患者而言不仅十分痛苦,而且方法繁琐费时费力增加护理成本。目前业界在应对有关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方面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新式切口缝合方式。以剖宫产腹壁横切口新式间断缝合拆线法与皮内连续缝合拆线法为代表的新型缝合方式在美化切口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出现。

  • 标签: 剖宫产术 美化切口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膜外横切口单层缝合与常规分层缝合在开腹化脓性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70例行右下腹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采用腹膜外横切口单层缝合(观察组)或常规麦氏(或横)切口分层缝合(对照组),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右下腹腹膜外横切口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应作为化脓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标准方法。右下腹切口的分层缝合法应做为单纯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 常规分层缝合法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与常规分层缝合法在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术后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观察组采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层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24h下床率、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切口感染率、术后7d出院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及术后7d出院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下床率及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分层缝合法相比,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能够显著减少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性阑尾炎 腹膜外单层缝合 分层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从来我院急诊外科就诊且实施外伤清创缝合术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通过为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00例患者中99例恢复良好,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但经过护理后恢复也不错。结论针对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创伤感染等发生概率,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有价值。

  • 标签: 急诊外伤 清创缝合术 综合护理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伤的病人清创缝合术的护理。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加护理要点采取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一级愈合率。结果实验组的一级愈合率为82.14%,焦虑评分为(39.16±8.25)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急诊外伤者的病情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其一级愈合率,也能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

  • 标签: 急诊外伤 清创缝合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宫腔纱条填塞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恶露恢复正常时间、子宫复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式治疗产后出血,可有效止血,且操作简单,利于产后子宫复原,且对生育功能无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宫腔纱条填塞法 产后出血